APP下载

PBL教学模式在研究型城市规划课程中的应用

2020-10-12庞瑞秋刘生军吴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评价方式

庞瑞秋 刘生军 吴文

[摘 要] 新时期我国城乡规划正处于向国土空间规划转型;城市研究也在大数据环境下发生变革。我国高校城乡规划学专业为适应这种变化,适时的调整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该文系统阐述了PBL教学模式在研究型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包括:整体的教学过程设计、课程评价方式等环节,并提出了课程结束后教师的反思。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城市规划课程;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方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东北大学PBL教学法研究与应用项目(NEUJX04305)

[作者简介] 庞瑞秋(1974—),女,内蒙古开鲁人,博士,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PBL教学创新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等研究;刘生军(1977—),男,吉林延吉人,博士,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等研究;吴 文(1988—),男,辽宁沈阳人,博士,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和城乡规划与设计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246-02    [收稿日期] 2020-07-09

一、PBL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1.PBL教学模式内涵。PBL最早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并应用于医学教育[1]。PBL内涵: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Oriented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2.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学者对PBL教学模式赋予了不同的解释:Barrows等认为PBL是一种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沃尔顿(Walton)认为PBL是一种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中,完成既定学习任务与挑战的方法。总之,PBL是一种教学模式,核心内容具备四个特征:(1)学习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学生通过解决各种问题获取知识、学会方法、构建和完善自己知识体系;(2)学习内容:学生为了解决问题或完成项目,需要跨越单一学科,寻求其他学科支撑,导致学科的交叉和融合;(3)学习形式:以小组为基本单元,通过合作、交流,分享知识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合作沟通能力;(4)学习主体:学生根据问题或者项目,完成研究,学生成为独立的思考者与学习者;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退居为引导者。

二、新时期城乡规划学专业的转型

1.城市研究在新数据环境下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大数据为城市研究、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新的数据支撑;同时,通过人的活动、移动和交流方式等行为模式的跟踪和引导,改变着城市空间[2]。(1)城市研究在空间尺度上的变革[2]:不同尺度的空间研究具有相同精度的数据支撑;传统数据由于收集方法的限制,定量研究精度随着城市和区域尺度的扩大而下降,影响定量研究的结论。但在新的数据环境下,数据精度不再受空间尺度影响。(2)城市研究在时间尺度上的变革[2]:由静态断面到动态连续;传统数据来源抽样调查,以静态为主;随着智能设备普及,城市研究数据呈现动态连续性;为城市研究提供连续的动态数据支撑。(3)城市研究的粒度变革[2]:以人为本;新数据环境提供的数据精确收集到不同城市居民的行为特征与规律,通过对个体的行为、移动路径、交流方式等行为的跟踪、引导,为个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城市空间。

2.城乡规划体系向国土空间规划转型。我国城乡规划正处于由传统城乡规划体系向国土空间规划转型和过渡。为适应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需求,规划从业者必须承担协调社会、文化、土地和空间耦合关系中的“总指挥”[3]。反观城乡规划教育必须重视建设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协同能力。(1)国土空间规划是多学科交叉的平台;“空间规划”是传统城乡规划的核心,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主体,需要在传统城乡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和多层次的整合与提升。因此,“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需要规划师统筹和协调土地、经济、生态等学科的知识作为支撑。(2)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多种能力的集成;“五级三类四体系”的国土空间规划在横向统筹涉猎的专业领域更广、在纵向体系从空间管控到实施管理更深入,因此,要求规划从业者具有更强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对多类、多层次、多部门的专业规划的协调能力。

三、研究型城市规划课程PBL的教学设计

为适应城乡规划转型的需求,高校城乡规划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同时,也对学生的能力结构进行系统的建设。由于PBL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復杂、实际的问题,学习和挖掘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研究型城市规划课程的教学中对其进行PBL模式探索。

1.研究型城市规划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研究型城市规划课程设计基于真实案例情境,利用大数据,研究城市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意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的目标与PBL的模式高度契合。因此,教学团队拟对本门课程进行改革,从课程主题、学生选题、研究方法到评价方式都采用PBL教学模式。

2.PBL教学模式整体教学过程设计:(1)课程设计前期:界定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概念与原理,包括课程选题范围、课程内在逻辑以及最终实施效果预判。(2)课程设计阶段:设计针对性、变通性和可操作性问题;本门课程设计主题:以“小街区模式与小区制模式对比研究”,调研分析所在城市样本为1000米矩形边长范围内的小街区与大街区各一例,比较分析两种模式的优劣势,完成调查研究报告。为未来城市设计提供选择依据。课程设计的具体方向和研究方法,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和老师商讨后最终确定。(3)课程检视阶段:检视设计主题是否涵盖课程的概念与原理、是否具有逻辑性以及挑战性;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书本,还有网络资源。本课程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知识体系,对各种资源进行搜集、筛选,获取和利用对课程设计有效的数据和资源。在本门课程中学生运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调研完成样本街区的街区结构/用地功能绘制(结合Google Earth)、业态POI散布点(借助街景地图)、对用地按照建筑高度分级进行斑块划分、赋予用地、斑块、业态相关字段信息分析。(4)课程追踪阶段:在PBL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检测问题是否满足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与教师的反馈意见对问题进行修正。

3.課程的评价方式:PBL教学模式最终目的是评估学生对项目和问题的理解、知识体系的建构、实际问题的解决、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针对城市规划课程设计,拟采用以下几种方式结合。(1)情境评估:通过学生的过程表现,评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小组陈述:项目进行中或结束时,每个小组所作都要对学习或者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相关陈述或者提交报告,以作为评估依据;(3)电子学档:学生最后提交自己的作品、小组汇报的文件以及教师的反馈和评价意见等进行存档。

四、课程结束后的反思

1.案例选择的多样性:选择具体的案例时针对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是否覆盖相对应知识点,同时,是否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引起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兴趣,启发学生对案例及相关知识点的思索。

2.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理解能力、知识储备不同,以及对问题综合把控能力的差距,教师努力寻求各种方法和途径,以期调动学生进行思考、探究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各方面得能力得已锻炼。

3.教师的角色定位: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适时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诱导学生拓展思维;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把握讨论方向,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系统全面的发表观点。

参考文献

[1]许东,王雪英,刘春香.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127-128.

[2]龙瀛,毛其智,等.城市规划大数据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3]杨贵庆.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未来规划师卓越实践能力培育[J].规划师,2020,36(7):10-15.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l in the Research-based Urban Planning Course

PANG Rui-qiua,b,LIU Sheng-juna,WU Wena

(a.Jianghe Architecture College;b.PBL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Center,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 110819,China)

Abstract:In the new period,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ystem in China is transforming into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Urban research is also changing in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In order to adapt to these changes,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major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have adjusted their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odel.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odel in the course design of research-based urban planning,including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 design,course evaluation method and other links.Finally,it puts forward the teacher's reflection after the end of the course.

Key words: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l;urban planning course;design of teaching process;evaluation method

猜你喜欢

PBL教学模式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PBL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与探索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