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的培育途径

2020-10-12杨艳玲葛长涛于淑兰

山东化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双能双师校企

杨艳玲,葛长涛 ,于淑兰

(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2737)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2019-2020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文件里屡次提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4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文件中指出: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2019年5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提出,要经过三年左右的培育和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文件中指出:聚焦课堂“主阵地”,实施教学提质升级专项行动,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

“双师型”教师是对从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而“双师型”的内涵体现存在多种说法,如表1所示。

表1 “双师型”的内涵体现类型

图1 对“双师型”内涵体现的认同度

对潍坊职业学院在岗教师进行调研(见图1),52.8%的教师认同“双能力说”。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来说,“双能力”是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双能教师体现了高职院校师资双向跨界的特色,即“双能”教师可由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双能”教师不仅应具备双证,更应突出以能力建设为本位,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具备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又能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

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潍坊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立足教师“双能”培养、全面提升教学创新团队的“双师”素质。

1 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1.1 教师“双能力”的强化增强,有利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石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岗位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高精设备操作、工艺运行与管理等领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团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不断追踪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具有先进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学内容对接产业发展,为服务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不断增强毕业生核心竞争力。

1.2 构建团队协作共同体,有利于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赢

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一般实行双带头人,由教学名师、行业企业领军人才担任团队带头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共育、共享人才,形成协作共同体,企业深度参与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有利于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了校企融合。

1.3 教学创新团队的构建,有利于凝练转化优质建设成果,提升专业影响力和美誉度

《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要总结、凝练团队建设成果并进行转化。目前,高职教育中还存在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急需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以真实生产项目为主线实行模块化教学,构建模块化教学创新团体,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教师通力合作,在教材、教法、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较多优质建设成果,提升了专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2 目前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始于2019年印发的《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建设时间较短,可借鉴的经验较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制度上,应系统制定系列制度,对创新团队的建设起到有效的引导、指导、规范、督促和激励作用。二是团队凝聚力上,教学创新团队一般以完成不同的课程或模块教学作为分工依据,成员可能会因工作调整而变动,另外,兼职教师在团队建设中的参与度不高,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互动少,教师之间的合作观念不强,团队凝聚力和认同感不足。三是校企互培共聘师资上,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企业兼职教师到职业院校任教的路径仍然不通畅,校企之间缺少具体的激励措施促进教师/员工在学校和企业间双向流动。

3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的培育途径

3.1 界定创新教学团队教师的“双能”标准,引领教师发展方向

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普遍存在培育目标不明确问题,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首先要明确界定“双能”标准。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根据高端化工产业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需求,构建新时代教学创新团队教师的“双能”标准。“双能”教师的能力培育目标细化为表2。“双能”标准要依据不同的课程模块,依据技术职务级别分层分类进行细化制定。以双能标准为引领,整体规划,制定与高职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教师培育体系。

表2 “双能”教师的能力培育目标体系

建立健全“双能”引领的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校企共同商讨明确兼职教师的责任和待遇,将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在单位职位晋升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学校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制定教学团队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加强对教育教学业绩、教研科研、社会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的考核。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职务)评定、绩效分配、评优评奖、重点培育的重要依据,体现优绩优酬,实现多劳多得。

3.2 建立健全“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制度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双能型”教师认定、教师出国研修选派、外聘兼职教师管理、专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创新团队社会服务管理等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和提升团队工作质量。实行项目负责制,实施由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主管、团队负责人总协调、专业骨干教师具体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积极引导、支持核心教师牵头自由组合形成专业发展团队,从教育教学需要出发开展相关教科研活动,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意识,形成团队建设合力。制定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完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3.3 模块化教学设计与运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团队协作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创新团队人员组成,明确团队教师职责分工与承担的建设任务,如图2所示。

图2 教师职责分工与承担的任务

团队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专业模块化教学组织与实施,分享教学改革的经验做法,分析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团队成员全面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开发等全过程;定期集体备课、协同教研,保证教学设计顺利实施;根据模块教学设计进行课程结构再造和教学流程重构,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新教法,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通过这种不断的模块化教学探讨和实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教育教学能力。

3.4 校企双元共建教学资源提升公共课教师、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协同创新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以校企共建开放共享的优质课程资源为抓手,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使模块化教学项目逐渐融入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使教学组织过程更加贴近企业岗位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融合,提公共识课教师、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协同创新能力。各模块教师的协作工作示例见图3。

图3 各模块教师的协作工作示例

以岗位育人为中心,创造机会增加专、兼职教师接触和交流,建立专兼职教师的互联共提升机制。一是以学徒岗位成才为纽带,引导校内、校外的指导教师“结对”,共同研讨学徒培养方法,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二是落实校企教师/员工的双向流动机制,流动人员在校、企均有特定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兼职教师在学校不仅要完成一定的授课任务,还需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教研活动,提升教学能力,专任教师在企业需深度参与技术研发、车间生产,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三是鼓励专兼职教师合作申请横向课题、合作开发对社会开放的培训项目,提升协作能力,打造校企共享的优秀团队。

3.4 外引内培、分层次多举措助力提升团队教师的“双能”

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由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青年教师组成,构建培养体系时需分类注意培育途径的选择,强“弱”提“优”,在培训、项目参与上要有侧重点,建立每个团队成员的教师发展规划,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提升团队教师能力。一般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担任团队带头人,通过国(境)内外培训与交流保持先进的职教理念,通过主持高层次课题、技术攻关项目锤炼更加扎实的实践应用能力。对于骨干教师来说,除了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外,更应注意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企业一线,学习行业内先进技术,同企业科技人员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承担企业技术创新、关键技能改进等任务。对于兼职教师来说,在选聘时就需把好关,把具有丰富化工生产、研发及管理经验的现场工程师、技术技能人才聘为兼职教师充实进教学创新团队,这样兼职教师的能力提升重点就集中在教育教学能力上,可通过专门的教学能力培训、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资源建设等途径来提升。对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实施教学基本功培育、专业实践技能培训的“双培”,搭建学校和企业行业的实践锻炼“双平台”,为教师提供分阶段、立体化、渐进式培训。整个创新团队以专业育人和项目建设为中心,逐渐激发教师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意识,逐渐形成团队协作共同体,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4 结后语

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是落实教师、教材、教法之“三教”改革的重要内容,打造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能有效保证专业教学过程实现项目化、模块化、案例化,使实践教学过程更贴近企业生产过程,可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双能双师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双能CT血管成像虚拟平扫对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价值
第二代双源CT双能扫描模式对胰腺癌的影像诊断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