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的早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分析

2020-10-12彭顺英李琼珍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526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9期
关键词:孕早期三体绒毛

赵 花 黄 芳 彭顺英 何 凤 李琼珍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526000

不孕不育症在临床生殖学上比较常见,近年来发生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出一定的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繁衍生息[1]。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受精卵的着床率,进而提升临床妊娠率,但是该辅助性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就是活产率比较低,临床妊娠后潜在的流产率比较高[2]。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辅助生殖技术临床成功妊娠后,流产率约为10%~20%,并且绝大部分发生在孕早期[3]。诱发孕早期流产的因素比较多,但是对于借助生殖技术获得临床妊娠后发生的孕早期流产,是否与辅助生殖技术有关,临床并未明确,因而有着较高的探究价值[4]。为此,本研究纳入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孕早期流产孕妇,针对辅助生殖技术所致流产和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孕早期自然流产孕妇200例进行研究,根据受孕类型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0.74±4.56)岁;孕周6~14周,平均孕周(8.12±1.34)周。B组年龄26~41岁,平均年龄(30.81±4.62)岁;孕周6~14周,平均孕周(8.06±1.31)周。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年龄18~45周岁;(2)孕周6~14周;(3)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5)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质病变;(2)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3)合并感染、解剖等疾病;(4)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史;(5)精神和认知异常,难以配合完成调查研究。

1.2 方法

1.2.1 绒毛组织提取处理:取流产清宫绒毛组织100mg,使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采用Qiagen QIAamp DNA Mini对全基因组DNA予以提取。利用凝胶电泳技术对提取到的绒毛组织DNA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所提取的绒毛组织DNA浓度在30μg/L以上。

1.2.2 绒毛组织培养及染色体分析:提取到的绒毛组织放置无菌玻璃培养皿中,使用双抗清洁组织将组织中的血块进行清理,同时绒毛肢一并挑出并剪碎,放入离心管进行离心处理,将上层清液分离,留取下层清液加入胶原酶和胰酶,保存于保温箱中。对绒毛的状态进行详细观察,待出现散开现象后,将母牛血清加入其中,并放置在电子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予以观察,若发现成片状细胞后,再次换新鲜培养液,加入秋水仙素,放置恒温培养箱培养4h。取出并去除上层血清,放入水浴箱2h,之后将标本取出,再次离心处理,将上层清液去除。调成细胞悬液,放在Leica 电子显微镜下进行阅片,该工作由科室2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

2 结果

2.1 两组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的比较 A组染色体异常率为54%(54/100)高于B组的51%(51/1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671>0.05)。

2.2 两组染色体异常类型情况的对比 在染色体结构异常、数目异常等方面,A组和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0.05)。见表1。A组数目异常方面,三体42例,双重三体6例,X单体4例,三倍体2例;B组数目异常方面,三体40例,双重三体5例,X单体4例,三倍体2例。

表1 两组染色体异常类型情况的对比[n(%)]

2.3 两组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流产次数染色体异常情况的比较 A组和B组在不同年龄层次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既往不同流产次数绒毛染色体异常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生殖技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逐渐成熟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为不孕不育夫妇提供了另一种怀孕手段[5]。但是同自然情况下一样,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并不能保证顺利分娩生育,依旧有一定的流产概率,概率一般为10%~20%。因此,对于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辅助怀孕的夫妇而言,必须做好可能在孕早期流产的心理准备,以便减轻流产发生后带来的痛苦。

表2 两组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流产次数染色体异常情况的比较[n(%)]

研究表明,孕早期自然流产的诱发因素比较多,大致可以分为胚胎因素、母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而胚胎因素中最为常见的因素是染色体异常因素[6]。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孕早期自然流产的胚胎因素中,因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流产率占到了总数的1/2以上[7]。由此可以看出,染色体异常与孕早期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但是关于辅助生殖技术所致孕早期流产染色体异常的研究比较少,其间的关系需进一步探究。本文结果显示,A组和B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辅助生殖技术不会增加妇女染色体发生异常的风险。进一步分析A组和B组绒毛染色体异常情况发现,数目异常为主要的异常类型,并且三体最为常见,但相互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之所以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较多,可能是因为双亲之一的配子形成时,某一染色体不分离,使得该染色体增加或减少1条,三体性或单性染色体严重干扰胚胎的发育,致使流产出现[7-8]。年龄是否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尽管临床有见报道,但并不明确。本文针对不同年龄与染色体的异常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A组年龄≥35周岁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低于B组,而<35周岁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高于B组(P<0.05),表明了高龄与染色体异常率有关。但是分析A组和B组不同流产次数的染色体异常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流产次数与染色体 异常检出率之间无关。

综上所述,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并不会增加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率,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与流产孕妇的年龄相关,与孕次不相关。

猜你喜欢

孕早期三体绒毛
猫笔
孕早期睡眠时长与午睡频次对妊娠糖尿病的影响
孕早期保健指导
吹绒毛
帮你孕早期留住胎宝宝
绒毛栗色鼠尾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标准化超声切面筛查孕早期胎儿结构畸形的临床意义
基于7.1 m三体高速船总强度有限元分析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与21三体综合征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