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洛阳龙门站为例探析中小城市高铁片区开发策略
2020-10-12桑利艳
桑 利 艳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和发展带动了更多城市的发展,成为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城市依托高铁站地区发展的情况也将更多,许多中小城市也被纳入了全国高铁网络,我国中小城市经济发展落后于大城市,由于所处交通位置等因素的差异,未能有效的进入经济辐射圈的范围,所以此类中小型城市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刺激城市的发展,而高铁站点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是中小城市推动自身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机遇[1],而高铁站不单承担着城市交通功能,其站点周边用地的开发将会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 国内中小城市高铁站周边土地开发存在的问题
中小城市的高铁站一般建在城市新区的近郊区,高铁的建设将带动地区的发展,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很多中小城市的关注重点都在高铁站点的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了对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的合理安排,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1)功能定位和开发规模脱离城市背景,中小城市在高铁站点周边开发过程中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一味追求高大上的排面,造成片区开发不合理的后果;
2)土地结构比例失衡,中小城市高铁站点片区居住用地比例较高,形成大规模的房地产化,沦为房地产项目,而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用地比例较低;
3)开发建设的时序混乱,许多中小城市的前期规划与现状开发差距较大,片区存在大量闲置用地,部分已开发的住宅或者商业设施空置率高,土地利用效率低[2]。
3 洛阳龙门高铁站现状概况及现存问题
洛阳龙门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位于洛阳市区的南部片区,不仅是集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门户,对促进洛阳城市经济和带动周边城市群具有重要作用,若不能合理开发龙门高铁站的周边用地,将会造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而洛阳龙门高铁站周边土地开发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3.1 土地结构比例失衡
根据洛阳市2011年—2020年城市中心区用地规划可知,由于城市跨越洛河自北向南发展,该阶段高铁站周边的规划主要在其站点北侧,站前布置是一条景观绿地带,规划建设是以绿地为中心轴线,两侧对称布置用地依次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见图1),但现状情况为大面积商业用地被居住用地替代(见图2),旅客出站一眼望到头的是高楼林立的居住区,而商业氛围严重缺乏,造成高铁站周边旅客体验感极差。如果城市高铁站点空间城市功能匮乏,就无法与城市形成良性互动,况且洛阳龙门高铁站是洛阳轨道交通规划的重要站点,商业潜力无限,应充分利用商业氛围提高土地价值,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3.2 部分片区开发尺度较大
洛阳龙门站北广场以交通集散为主,由于中小城市客流相对较少,模仿大城市高铁站的开发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自身实际情况,其站点周边街区开发尺度较大。首先,站房被周边密集的高层居住楼环抱,形成了单调的城市界面和单一的空间格局。其次站前大面积景观绿带虽然有利于维持城市整体协调性,但是大尺度空旷的绿地和两侧缺乏经济活力的商业氛围所形成的景象,类似于简·雅各布斯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面所批判的暴力犯罪区——即在大面积的城市绿地和高档住宅所组成的片区,缺乏城市多样性和小尺度空间所吸引的人流和“监视的眼睛”,易滋生暴力犯罪事件,应在城市开敞空间的营造与土地适度开发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合理开发。
3.3 城市特色风貌缺失
站前用地开发单一,缺乏多种功能用地结合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由于现实开发中站前绿带两侧规划的商业用地被居住用地取代,并且居住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较高,密集的居住组群对站点地区公共空间造成巨大的压迫感,景观体验感差,磨灭了洛阳传统城市肌理和特色建筑环境格局,站点辨识度较低[3]。洛阳是著名历史旅游城市,而龙门高铁站及周边环境并未体现出洛阳作为古都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韵味和城市特色风貌,不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
3.4 城市空间结构保持了良好的整体性
客观来说,洛阳龙门站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该片区的路网格局设计主要采用的是方格网式,延续了洛阳北部片区的城市道路交通格局。除此之外,龙门高铁站作为洛南新区的重要节点空间,规划强调用地的轴线统筹作用,以一条城市轴线协调区域的整体空间结构,洛阳龙门站作为城市重要的空间节点,其站前绿化带也成为了城市轴线的一部分,该轴线在市区范围内由南向北依次串联了龙门高铁站、市政府、歌剧院、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新区博物馆以及洛北城区的天子驾六博物馆、火车站等城市重要空间节点,既维持了城市的整体性,又形成了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
4 中小城市高铁站点周边用地开发的对策
4.1 注重多元功能的土地混合开发
4.1.1依托已有产业进行开发
中小城市的高铁站大都建在近郊区,由于城市新建片区经济内力不足,即使配备了商业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但是主要人口规模仍集中在已发展成熟的老城区,新建片区承担着因缺乏足够的经济内力不足以支撑整个片区的风险,故而需要依托该片区已有产业并逐步拓展关联产业来持续稳定地支撑新建片区的良性发展。比如龙门高铁站首先以该片区特色旅游业龙门石窟风景区为支撑,安排了旅游产业用地,用来着重打造与旅游相关的服务设施,其旅游业所带来的稳定的客源和相关产业可支持片区发展,其次规划利用洛阳重工业资源方面的优势,预留与工业相关的用地,可以加强高铁片区与城市间的互动,促使该片区具有更强劲的经济内力。
4.1.2以合理的强度分圈层式开发
因为城市发展情况不同,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高铁片区用地的开发是有区别的,小城市的高铁站区大多建在新区,建设初期基础薄弱,周边产业和人口尚未成熟,尽管站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应兼顾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不宜进行高强度开发,可参考圈层开发模式制定片区开发强度,可以合理地引导片区不同圈层的强度开发[4]。中小城市的圈层可简单分为核心圈层和拓展圈层,核心圈层要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配置一定的商业商务及服务设施用地,但要适当控制规模,并配置一定的居住用地以保证片区人流稳定,拓展圈层可适当布置一定的产业及住宅以支撑片区持续稳定发展[5]。
4.1.3公共职能混合开发
由于中小城市的高铁站处于城市边缘,原有城市功能较为单一,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需要注入新的城市功能加入来强化,应避免站点周边土地功能的同质化,这样不利于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难以提高片区活力[6]。中小城市应充分利用高铁站辐射带动作用的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合理布局高铁站点周边产业,避免片区产业布局单一化和大规模房地产化,应建立以商务办公、餐饮、旅馆、零售及住宅等为主的多元化功能空间以满足多种人群的需求。
4.2 建设以开敞空间为主导的城市空间
4.2.1营造具有特色的景观格局
传统火车站的建立主要考虑的是交通集散功能,较少考虑其他功能,城市在不断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重视和更多感官追求的提升,高铁站地区的景观空间布局也正在改变,城市建设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品质的提升,绿色开敞空间是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城市重要的弹性空间。进行高铁站点的规划开发时,可结合高铁站前广场营造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在营造优美的景观空间格局同时,可通过视线廊道来控制建筑高度,形成有序列的景观格局[7]。
4.2.2挖掘地方文化,塑造城市门户形象
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下中小城市的城市发展倾向于照搬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易造成城市千篇一律的风貌,缺乏城市个性,甚至是历史遗迹的埋没和城市文化的流失,这种现象己经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因此,高铁站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我们在规划高铁站地区用地时,在完善高铁站地区功能布局、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用城市文化做指导,利用文化元素来丰富城市形象,既能体现建筑的特色性、多样化与协调性,又能表达城市自身的内涵与精神,提升城市门户形象以及人们对于城市的归属感。
4.3 以人为本,营造舒适的街区环境
4.3.1主导小街区开发模式
中小城市的城市规模相对较小,街区尺度应与其匹配协调,在高铁站地区规划应主导以小街区开发模式进行用地划分,街区规模一般以3 hm2~5 hm2为宜。首先,小街区土地资源宝贵,规划用地紧凑,而居住用地的小街区可充分利用底层商业来兼顾经济效益,既提高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也利于多个小街区之间的可达性,适宜的步行空间更能吸引人流,能更好地带动该地区的活力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其次,小街区空间形成的高密度路网也有利于高铁站前交通的疏散,以及承担主干道的交通压力,很大程度能提高高铁站地区的交通通行能力。
4.3.2营造适宜的步行空间
中小城市的高铁站由于在新区近郊开发,地理位置不突出,其规模又较城市普通地区开发要大,容易形成空旷、没有活力的空间,而步行可以带来稳定的人流,步行体系若结合高铁站的广场、绿化景观,可以提高良好的景观环境和富有生气的网络体系,可以营造舒适安全的慢行步道。与此同时,步行带来的稳定人流是商业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步行空间与站前商务商业服务设施的结合,将有利于激发该地区活力。
4.3.3把握开发建设时序,预留远期发展用地
中小城市高铁站的开发要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相关规划和实际发展情况,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推进高铁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建设,做到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成功一片[8]。城市的发展是综合性的、长期动态的发展,相比较大城市高铁站点的完善成熟而言,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潜力大、可塑性更强,应综合考虑远期规划并预留用地,依托高铁站点周边进行开发,未来城市发展将更加综合和多元化。
5 结语
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的高铁站点的开发建设虽然只是开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高铁站区由过去相对单纯的对外交通集散地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共交通与服务功能,高铁站点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是中小城市高铁站片区的开发切勿模仿大城市高铁站点开发方式,应根据城市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开发,成为城市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源,除了具备良好的交通疏散条件外,还需要合理的开发强度、开发规模以及开发方式,以保证高铁站周边片区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