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融合视角下的皖江圩田农业遗产保护开发研究*
2020-10-12陈麦池
陈麦池 汪 婷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此前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形成的内涵更丰富、系统更全面的战略目标。2018年9月编制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涵盖“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并特别强调“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
《规划》坚持“乡村全面振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以“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避免千村一面,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比姆斯特(Beemster)圩田是荷兰最早围海开垦的圩田,199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阿夫鲁戴克大堤”成为象征荷兰“圩田精神”的国家地标。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农业景观,安徽省皖江地区的圩田遗产亟待科学系统的研究、保护和开发。
1 圩田及圩田农业遗产
圩田是中国古代将江、河、湖、海沿岸周边的陂塘、沼泽、滩涂、河道等洼地筑造成长堤短坝进行排水后形成的水利田的一种土地利用形式。圩田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西南和皖江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两湖平原,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两淮及江东称之为圩田,浙西称之为围田,浙东称之为湖田,两湖平原和长江中游称之为垸田,另有垛田、架田、柜田、坝田等称谓。
长江中下游地区圩田开发很早,起源于春秋末期太湖地区的塘浦圩田,以及三国东吴皖江地区屯兵垦殖的大官圩。当涂县大公圩被誉为“江南第一圩”,现有30余万亩圩田,在长江下游圩田开发史上具有较高的典型性[1]。上述水利田在开发程度上有所不同,如柜田开发规模较小,围田自发式开发,且较低级,而圩田在开发技术上则体现了较高农技含量,并与水利灌溉系统有机结合,所以在学术上此类水利田统称为圩田[2]。
圩田是古人为排除水患、振兴农业,将浚河、筑堤、建闸等水利工程措施统一于农业耕作中的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洪排涝、协调灌溉、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圩田因此成就了江南“鱼米之乡”,是中华民族治水智慧的集大成,在农业史和水利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从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等层面考量,圩田农业遗产综合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作为古代劳动人民农田开发遗产,圩田是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
1.2 作为一种田湖林草相融的次生湿地,圩田是我国典型的乡土生态景观
圩田作为次生湿地,水陆边缘效应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圩田、堤坝、水网构成的生态环境,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及其他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圩田因其显著的水乡地貌形态构成了以河湖及农田为基底的生态圈,成为乡土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有的已发展为湿地型旅游景区,如2009年被录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西溪湿地,即是较为典型的基塘圩田型农田湿地[3]。
1.3 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耕文明,圩田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圩田景观是水网地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典范,具有很高的乡土文化价值。圩田遗产既包括圩田景观、圩堤遗址、传统水利工具等物质遗产,也包括管理制度、治水技术、相关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构成完整的圩田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2013年成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总之,圩田不仅极大促进了圩区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提高了水乡生态环境效能,而且所衍生的“圩田景观是一种文化和历史表达的结果,因当地自然环境、知识技术与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4],是极具水乡特色的农业遗产和文化景观。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古代智慧的农业遗产,圩田具有极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与美学价值,需要进行农业经济学、水利学、历史学、社会学、景观学和地理学等复合角度的综合系统研究。
2 皖江圩田农业遗产回顾及现状
皖江圩田开发历史较为悠久,“滥觞于三国之际,迅速发展于两宋,全盛于明清”[5],具有兴修历史长、开发规模大、名人参与多、农业景观美等特点[6](表1)。圩田使皖江地区农业发达,“圩田的兴筑使富饶的皖南青弋江平原,江北巢湖流域成为稳定的粮食产区,是芜湖港主要大宗出口货源粮食生产的腹地”[7]。皖江早在东吴时即圈圩筑堤,如芜湖万春圩、当涂大公圩和宣城金宝圩等。现今大公圩耕地约20 667 hm2,堤长78 km;万春圩耕地约5 333 hm2,堤长29 km,均发挥着巨大的生产和生态功能。沈括所撰《万春圩图记》论述万春圩,晚清《官圩修防汇述》详尽考证了大公圩,成为我国圩堤工程论著的重要文献。
被誉为江南首圩的大公圩是中国著名的古圩之一。一代诗宗杨万里巡察“江东水乡”时描述道,“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 “年年三月桃花水,如律流归石臼湖”(《圩丁词十解》),游广济圩赋诗曰,“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过广济圩三首》)就为后世治水实践继承的圩田联并技术而言,“大公圩联并之早,圩垾之多,垾工之完备,这在全国堪称首屈一指”[8]。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教授认为,大公圩是江南社会治水史上的宝贵遗产,是朝廷组织增修的“国家工程”,其范围之大,生态之美,为国内圩田绝无仅有[9]。
以宋代为例,皖江涌现出诸多著名圩田,如芜湖县的万春、政和,当涂县的大官、广济,宣州的金宝、惠民等,当涂县的一五圩,和县的十四连圩、老西圩、郑浦圩,繁昌县的保大圩,无为县的下九连圩、临河圩,庐江县的石大圩,枞阳县的永丰圩,安庆的广济圩,望江县的合成圩,铜陵县的东西联圩,贵池县的大同圩,东至县的广丰圩,众多小圩联合成大圩。另有合肥濒湖圩田四十里(《宋史·叶衡传》),今肥西县即存淮军故里圩堡群。
然而,受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迅猛冲击,当今皖江圩田面积锐减,圩区的生态环境、湿地景观、乡村肌理、文化风俗等遭受严峻威胁,圩田景观的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正在逐渐消失。而史料显示,皖江圩田的迅速扩展,在改变滩涂旧貌、促进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因自发性围垦盲目与水争地,湖面缩小河床变窄,致使圩区泄洪排涝能力降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水患加剧、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10]。
因此,以史为镜,必须科学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退垦还湖、疏浚江道、平垸行洪等,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维系统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这是皖江圩田保护开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1]。此外,“皖江地区圩田遗产非常著名,但对遗产目录的申报显得滞后”,皖江圩田农业遗产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管理严格,各类项目申报却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保护开发力度较为薄弱[12]。
7.牛腺病毒病。40℃以上高热稽留,食欲减少,腹泻,粪便带血及黏膜块,眼鼻分泌物增多,咳嗽,呼吸次数增加,引起出生犊牛的肺炎及肠炎,可致母畜流产,重者死亡。
3 皖江圩田农业遗产保护开发意义
《规划》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长江中下游地区切实稳定粮油生产能力,优化水网地带养殖布局,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品生产”,并且“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特色产业驱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挖掘文化遗产,彰显文化品位,统筹规划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强化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13]。对皖江圩田农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有必要立足圩田自然人文肌理,编制圩区建设规划,引导特色产业、文化复兴、生态环境和农旅融合等,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图1)。
表1 皖江圩田农业遗产简表
3.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集中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综合提升田水路林村风貌,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图1 圩田农业遗产保护开发路径图
古代皖江在圩田规划和建设中,道法自然和人水和谐的生态智慧得以体现。按照《规划》要求,“探索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模式,修复和完善生态廊道,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建设健康稳定田园生态系统。”可利用圩田圩堤的空间结构和系统构成,根据当今乡村振兴的建设需求,进行圩田农业遗产生态空间的再生,重构基于多样选择的“人-水-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关系[14]。
然而,不适当和过度的圩田开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泥沙淤积导致河湖床增高,与水争地导致湖泊萎缩湿地减少,圩区洪涝灾害加剧,人与自然关系失调。因此,推动圩区乡村振兴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遵循《规划》中提出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保护和恢复乡村河湖、湿地生态系统,积极开展农村水生态修复,连通河湖水系,恢复河塘行蓄能力,推进退田还湖还湿、退圩退垸还湖。”加强圩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以退圩(田)还湖(湿)恢复湖河防洪功能,改善水生态系统。如当涂县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当涂)经济带的实施方案》,实施大公圩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生态护坡25.3 km,清淤疏浚河道141.4 km。拆除围网养殖后,大公圩生态得到修复,石臼湖成为中国国家重要湿地。
《规划》提出,“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营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生态空间,延续人和自然有机融合的乡村空间关系。”传统圩田生态空间实现了鱼米饮食和雨洪调节的高效能,并以此提升圩区径流调节、生物多样性和滨水聚居审美等生态系统服务,体现水乡野趣的圩区湿地风貌是一种人与自然长期作用形成的生态景观,构建生态、生产、生活高度融合的整体生态系统[15]。
3.2 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是现代农业的产业振兴,而现代多功能性农业,以农旅结合为基础,借助特色小镇、生态农庄和乡村民宿等,发展创意农业、立体农业、体验农业,实现现代农业的三产化,贯彻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16]。《规划》提出,“鼓励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支持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因此,皖江圩区应做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圩田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及其他乡村特色产业体系。
正如《规划》所强调的,皖江圩区既要推进高标准圩田建设,又要培育特色农渔品牌:“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实现精准化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同时“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如“中国河蟹之乡”“葡萄之乡”大公圩大陇乡坚持生态优先,发展高效水产、特色水果、绿色水稻和乡村旅游的“3+1”模式,积极发展“一蟹两虾”和土著鱼开发,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建设生态型农业乡镇。同时,借助“大陇葡萄”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开发葡萄酒和葡萄饮料,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举办葡萄节,开展“印象大陇”摄影大赛、采摘垂钓,以及跳五猖、唱民歌、放鱼鹰等文娱活动。并大力建设韩村村、塘桥村、南柘村、龙潭村等各具产业特色、圩田景色优美的美丽乡村精品村,以及十潭连珠、广义圩水系、北圩夹湖等圩区景观带。
《规划》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诸如兴化“千垛之乡”的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千垛菜花风景区及旅游节,杭州西溪湿地5A级旅游景区的“三堤十景”,均是圩田遗产农旅联动开发的典型代表。在皖江圩田农业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基本原则,既要发掘当地特色圩田农业遗产资源,又要围绕重点乡村旅游项目精心打造,不仅注重圩田农业自身的产业发展,而且要发挥现代生态农业多功能性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规划》进一步指出,“推进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和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农字号特色小镇,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培育特色商贸小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皖江圩区可尝试推进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工商、旅游和房地产等产业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如南京溪田田园综合体,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和综合治理,深入发展“农业+n”多元化产业链,建成茶乐园、七仙山茶艺馆、七仙玫瑰园、七仙福田、林中木屋、垂钓中心等产业链景点。
3.3 圩田农业遗产的乡村文化复兴
《规划》强调,“加强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挖掘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当前皖江圩区独特性景观如聚落、庙宇、宗祠、陡门、古涵闸等遗产要素损毁和消逝,对圩田农业遗产资源尚未做好搜集整理,圩田历史遗存修缮保护有待提升,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普遍缺乏圩田的遗产保护意识。因此,要建立圩田展示区或村史馆,把本地的圩田历史、圩村变迁、农耕老物件等集中展示,充分挖掘圩田文化乡土记忆,对圩田元素进行文化提炼,彰显美丽乡村之魅力。
在乡村景观建设方面,《规划》提出,“充分维护原生态村居风貌,保留乡村景观特色,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重现原生田园风光和原本乡情乡愁。”在皖江圩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振兴中,使圩田聚落的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水乡风情融入其中,鼓励乡村史志修编,实施圩区非遗传承发展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既是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也是促进乡村文明复兴的有效途径。”[17]乡村旅游所展示的正是农业和乡村文化,游客所关注的也是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正契合乡村旅游的核心关注点。皖江圩区农业遗产中的田园景观、传统农具、生产习俗、传统技艺、农事风俗、节令传唱、圩田农谚等,非遗名录中的许多民间传统技艺,如制茶、酿酒、榨油、制酱、制糖、做饼、做糕点等,均有较强参与性,开发这些民俗类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展现传统节庆文化魅力,通过参与演艺,展现皖江农业遗产的传统民俗。
4 皖江圩田农业遗产保护开发路径
借鉴兴化垛田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经验。兴化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垛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立兴化垛田传统农业文化研究会,并根据老人口述和流传资料,抢救性组织编撰《神奇垛田》《垛上杂谈》等图书资料,整理和研究了垛田传统农业的历史变迁、发展现状、内涵与外延,基本构建出垛田传统农业的理论框架。相关部门积极做好垛田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走访调查,全面普查,重点挖掘,搜集整理出大量垛田农业非遗项目。此外,组建“垛田乡书画摄影协会”,创作《垛田印象》《歌声洒满三十六垛》等歌曲。
4.1 皖江圩田的“生产—生态—生活(文化)”三维复合系统
建议由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招标或委托立项省级重点专项项目“皖江圩田遗产研究”,系统科学地调研皖江圩田的“生产—生态—文化”三维复合系统,对皖江地区圩田展开普查、勘探和测绘,针对其形态、遗址、档案、景观、技术、民俗进行调研,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汇总编纂《皖江地区圩田史研究》,为未来圩田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基础性的研究支撑。
4.2 圩田农业文化遗产申报
对标比姆斯特圩田,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和省市,推动申报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文化遗产。应积极联合省内的马鞍山、合肥、芜湖、安庆、宣城等市,并联合江苏和浙江等省的相关地区,对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评定标准,开展皖江圩田农业遗产的可行性论证、支撑性方案和阶段性申报。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展览、节庆、教育、培训、大众传媒等多种手段,宣传和普及圩田农业遗产,提高公众对圩田农业遗产的知晓度,增强遗产保护意识与圩田推介自信度。要及时宣传和报道国内外圩田农业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和具体实践,持续总结和推介适合皖江的有效措施,营造圩田农业遗产保护开发的良好社会环境。
4.3 规划建设“中国圩田文化博物馆”
在江南首圩—大公圩科学选址,规划建设“中国圩田文化博物馆”,通过实物、模型、图片、文字、声像、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圩田的营造工程、历史人物、文献典籍、水利科技、圩堤景观、农耕文明、风俗民情等圩田遗产,建成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以动漫形式,展示古丹阳湖原貌、围垦与变迁历程及古镇、古码头、防汛抗旱等。
4.4 规划开发圩田文化旅游区
在皖江各圩区科学选址,规划开发主题各异、精彩纷呈的圩田文化旅游区。具体为,(1)在肥东县十八联圩,选址建设“中国的比姆斯特”,以田园景观、村落农舍、水道桥梁和风车磨坊等为主体,共同营造“东方荷兰”圩田景观。(2)依托中国国家重要湿地石臼湖、大公圩和“大公圩水乡生态旅游区”等重要景观基地,规划开发圩田文化旅游区。对标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充分挖掘大公圩特有的水系、村庄、圩田、民俗四大元素,选址规划建设“皖南西溪”。
5 结语
皖江圩田农业水利遗产,蕴含着宝贵的水利遗产、生态环境、农渔产业、农耕文化和农业景观等综合价值,亟待整合性保护和多元型开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期,有必要加强皖江圩田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战略目标。
本文运用乡村振兴、人地关系、“三生”融合、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基础理论,提出推动“三生”融合的生态环境保护、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复兴、生态旅游规划等保护开发对策,将构建以乡村振兴为发展导向的皖江圩田“三生”空间规划体系,包括生态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文化规划等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并制定科学系统的支撑体系,以保障其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