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草莓”:新时代 新方向 新发展
2020-10-11张世皇
张世皇
本文关于长丰县草莓产业销售存在的问题加以探索,并根据时下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长丰县素有“中国草莓之乡”的美誉,地处安徽省合肥市北部,居合肥、淮南、蚌埠三市之间,交通便利,地势较为平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常年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富,是国家无公害草莓生产示范基地。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院组建团队深入长丰县主要乡镇的草莓基地进行调研,了解“莓农”的收入状况及生活水平,并利用电商专业知识与长丰草莓深度融合,助力“莓农”增产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华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安徽三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团体严格按照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指示要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经过十多天的讨论研究,最后决定组建6人志愿者团队由团支部书记担任指导老师,赶赴合肥北部长丰县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1
■长丰草莓享誉全国
长丰县下辖14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长丰县自1983年引种草莓以来,种植规模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底,草莓的种植面积已达1.4k㎡,其中水湖镇和左店乡的草莓种植面积尤为突出,草莓已然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据了解,现在当地草莓的主要品种是“红颜”,该品种草莓果实色泽鲜艳,体大而多汁,远销日本、韩国以及热销国内的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大中型城市。长丰县高度重视“长丰草莓”品牌的创建和推广,先后荣获了“中国草莓之都”“中国设施草莓第一县”、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荣誉称号,并在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近年来,长丰县不断多维度拓展草莓业的产业链,提高草莓行业的附加值,从而推动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目前,当地已规划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草莓第一、二、三产业:第一产业主要就是草莓的批发与市场销售;第二产业是以草莓为主的食品、饮品加工业,例如草莓酒、草莓果脯等产品;第三产业是以“互联网+草莓”为主线展开的农村电商和观光旅游业。
■莓农收入增长较慢的原因
长丰县建县于1965年,取“长治久安,人寿长丰”之意而得名,然后在拥有草莓这一经济作物的优势下,于前几年才脱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目前全县共8.5万户农户17.8万农民种植草莓,以此受益脱贫的农民达33.2万人。长丰县草莓行业发展至今,在技术上实现了以新品种为载体的技术突破,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对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销售渠道单一,主要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方式
由于当地草莓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以传统的销售方式为主,例如:农户到市场零售、通过当地草莓交易市场销售、外地商户上门收购、卖给村里的销售大户等方式,很多莓农依然“提篮”售卖,农村电商运用缺乏所形成的销售难是阻碍草莓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瓶颈,阻碍了长丰草莓在市场上的辐射能力以及进一步发展。在本次调研时填写的105份调查问卷中有97份为有效问卷,经分析后,有近45%的人认为现在比较棘手的问题是销售方面的问题,其中26%的莓农认为销售渠道还不够完善。就以今年为例,由于疫情影响,按照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的指示和要求,长丰县部分乡镇施行了封路,而此时恰值草莓上市季节,因此对草莓的外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产业链较短,第二、三产业效益较低
在长丰草莓55亿元的产值中(2018年数据),绝大部分是第一产业即传统的种植销售所带来的产值,草莓加工业以及配套的旅游业等第二、三产业产值相对较低。每年5月之后,很多草莓尾果都烂在地里,对草莓尾果的利用率极低,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虽然目前有草莓酒、草莓果干等食品和饮品,但是产量较少,草莓加工行业几乎空白。此外,长丰县以草莓为主导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每年草莓上市季节,草莓手工创意不足,草莓大棚农事体验缺乏,草莓采摘游、购、娱、食、宿、行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除了采摘草莓外没有其他的配套项目,游客的体验度不高缺乏体验感,因此未能有效增加游客的二次消费。
(三)市场定价混乱,草莓价值得不到提升
几十年来,长丰草莓以其独特的口感而享誉全国,畅销海内外。但是在长丰县草莓市场内很多莓农零售和批发时价格受到市场限制,仅草莓季刚刚开始的时候价格较高,大量上市时则低价贱卖。每年三、四月份,草莓价格相对较低,大约每斤10元,大部分利润被外地草莓经销商赚取,造成利润未能留到本地。
(四)扶持方向不明朗,帮扶政策急需完善
据了解,近年来长丰县政府不断赴外地招商引资,先后前往湖北、海南等地的多家龙头企业进行考察,考察期间,很多企业表示有意向落户长丰,但是由于部分政策和条件不够合理,目前长丰县出台了各类扶持政策,每年在草莓产业上的投入达上千万元,但多在农业机械设备提升上给予支持。在种植技术上,标准化生产理念方面缺乏培训,据当地莓农讲述,政府也曾多次举办培训会,但是由于自身文化素养和年龄的局限,无法在几次培训课之后产生可观的效果,未能真正起到培训的作用。
■小草莓,大产业
(一)农村电商助力长丰“莓农”
“互联网+草莓”这虽然不是一个创新理念,这就意味这仍和行业都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上强调,要将“互联网+农业”提到日程上来,农村电商的营销模式可以使运输成本降低,为农产品的营销开辟渠道。就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考察时强调:“电商不仅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而且还能助推乡村振兴,大有可为。”网络直播带货已经日趋成熟,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特别是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方面的高校毕业生。根据部分网络销售平台的买家回馈以及长丰县当地草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经验来看,“互联网+草莓”在运输方面仍然需要改进,需要考虑三方面因素:第一,包装成本;第二,运输途中的保护效果;第三,运输时间。因此引进专业性人才对于长丰草莓销售渠道的拓展至关重要。
(二)延长草莓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时指出:“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草莓作为农产品,季节性明显,每年的春季前后草莓大量上市,一年仅此一季,如果不延长产业链,那么草莓所创造的利润将非常有限。前文已经用数据说明草莓上市后的售价,因此草莓的第二、三产业应运而生。其中草莓的第二产业就是以草莓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和饮品加工业,目前当地大型草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已经和合肥的部分企业达成合作,主要生产草莓果干、草莓酒、草莓果酱等产品,但是大多利润被加工厂赚取,因此需要引进企业落户长丰,让农户参股从而兴建地方特色加工企业;第三产业就是以草莓为主的旅游业和服务业,数据显示,旅游业对长丰县GDP的贡献率不到三成,然而近年来,农家乐等大中型城市周边的农家乐自驾游备受欢迎,因此长丰可以利用草莓采摘的独特风格吸引周边消费者前往体验,积极打造长丰草莓嘉年华,将草莓大棚内的土地划分成小块,让游客自己种植,来年就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草莓,极大的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同时也能提高回头率,有利于长丰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的本质是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稳定的市场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当地政府应该出台政策保护莓农的利润底线。同时也要制定严格的草莓投入品市场监管办法,明确规定草莓种植生产的全过程不可以使用投入的品类,确保市场上购买的草莓可以放心食用。
(四)政策惠农
古人云:天时、地利、人和。这个观点在农业上的表现更加明显,农作物的收成毫无疑问主要受天气和土质影响,那么农作物的销售就需要“人和”—惠农政策。要加大县、乡级财政的扶持力度,每年的草莓产业预算资金应当合理变动,制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引导莓农进入良性循环,营造长丰草莓业欣欣向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