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管理方法
2020-10-10刘勇
刘 勇
(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只关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是传统化工企业观念的陈旧思维。基于这种思维所进行的化工生产,往往会产生安全隐患,甚至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在国家发展绿色环保安全生产的背景下,化工企业要优先考虑生产安全性以及环保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化工企业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发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的理念,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塑造好公司的形象,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1 当前化工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蓬勃发展。但在整体经济水平提升的同时,各种环境安全保护问题也接踵而来。环境安全保护问题国家目前高度重视,对此我国也制定了相关法律,对新时代化工企业生产发展提出了明确规定,以下是目前我国化工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基础不扎实
我国部分化工企业常常会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而上层设备的构建,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持。资金不足会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充分满足现代化工安全生产的需求。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资金短缺影响更为严重,这使得生产设备不能全力运转。此外,容易产生其他安全事故,就导致了各种生产类问题[1]。
1.2 对安全环保的意识不高
在企业运转时,基层员工往往缺乏安全环保意识,企业上层领导也没有对基层员工进行相应培训,这就导致基层员工的安全生产标准达不到要求。一旦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不够强,就会使安全隐患逐渐增大,极其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目前已经占总事故量的七到八成。由于部分化工企业目光短浅,只是一味的提升当前的经济效益,而无法长远地看待生产问题,这会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够,要求仍使用传统的思维进行管理,这就难以进行绿色安全环保发展[2]。
2 化工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办法
2.1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为了更好地达到化工生产的安全目标,就需要整体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尤其是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导则管理要素标的完善制定(如表1所示)。对于生产线路的安全评估,企业人员的深度管理,这些都对提高企业安全意识有着重要作用。此外,生产材料也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还要进行环保性能评估,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选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原材料。对于设备和生产方面需要进行危险等级评估,在设备更新或工厂扩建时,尽量选择新型设备技术,为日后的安全生产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表1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导则管理要素标
2.2 关于设备以及物料的管理
化工生产的原材料大多有易燃易爆、腐蚀性等危险特点。在对原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或管理不当的现象就极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并且事故的危险性一般较其他类企业更为严重,会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可能由于机器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或是超负载运行,导致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影响化工生产安全,严重的也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所以对于化工生产设备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对设备进行严格管理,一定要保证质量合格。在生产设备的使用方面,需要挑选专业性较强,富有责任心的专门人员对设备进行学习使用,以此减少因为对设备不熟悉或操作不当产生危险操作行为。对员工也要进行严格筛选合理培训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生产线异常,需要及时上报情况,特别是对于化学类产品,需要有专门人员进行看管使用,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完整运行[3]。
3 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办法
3.1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在化工生产企业达到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应注重环境保护问题,尽量做到节能减排,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环境污染问题,单凭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应当进行大量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如图1所示)。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养,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水平。当企业领导和基层员工都有着较为强烈的安全环保意识时,就能够结合企业的资源,创新出独特的企业环境保护方法。比如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要的材料使用,以最高效率的生产和使用材料,这样的行为能够有效的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将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图1 环境保护宣传
3.2 加强环保设施的投入
增强企业整体环境保护意识,不仅仅是停留在意识层面,更要在化工生产设备上进行环保性改革,因此必定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对于实现安全环保的目标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结合化工生产技术的提升,才能够达到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二者融合的目的。化工生产原本对环境的污染就较大,安全性比较难保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塑造出良好的企业形象,还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企业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此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监督管理作用也至关重要。政府监察部门的不定期检查,一旦发现生产不合格现象,及时处理,从安全环保生产方面入手,企业和政府同时进行管理,能够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性得到有效保障。
3.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
在化工生产的全过程中,应当将安全环境保护教育贯穿其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教育。可以采用知识报告讲座,实践参观等形式,不定期的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将安全规范生产知识和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对企业员工的考核内容。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增强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安全生产防范风险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3.4 出台环境保护的相关策略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政府应当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让企业的生产发展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要严厉打击不合规的化工企业,对违反法律法规仍然进行开工作业的企业要严加处理,确保落实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可以邀请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定期召开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从而提高化工企业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也要及时整改,合理运用法律法规,争取做到生产安全环境保护同时发展的目标[4]。
4 结语
在国家可持续性发展的号召下,化工企业首当其冲,应当提高化工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无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基础员工,都应当培养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相应法律法规,遵循持续性发展理念,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从技术和设备层面提高安全环保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确保我国社会化化工产业的生产效益得到稳步提升,保证我国化工产业在世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