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20-10-10张云海吴丹邓梦华马明远

中国全科医学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中枢性降温组间

张云海,吴丹,邓梦华,马明远*

本研究价值:

(1)笔者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而应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输注4 ℃液体治疗中枢性高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为静脉内物理降温治疗提供理论参考及临床依据。(3)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经济实用,利于基层医院普及应用。

中枢性高热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后出现的临床症状,常见于脑血管疾病、脑创伤、肿瘤及脑部手术患者。高热可造成脑血流量增加、代谢增快及脑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组织损害并由此引发呼吸循环障碍、凝血功能异常、水电解质紊乱等,甚至增加死亡率[1]。由于中枢性高热是非感染性发热,因此给予抗感染治疗并不能取得较好效果。临床上多采取物理和药物两种降温方式,但反复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可能造成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等不良反应,而冰敷等降温效果并不十分确切。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廉价、安全且易操作的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070586.4),用于中枢性高热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5—2019年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9)、普通静脉降温组(n=32)和应用降温装置组(n=32)。本研究经佛山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枢性高热诊断标准[1]:脑血管意外发病前至少1周内无感染;脑血管意外发病后24 h内出现高烧(≥39 ℃);除外感染性发热(包括血液、痰和尿培养结果阳性)。(2)年龄≥18岁。排除标准:(1)严重出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2)观察期间使用了糖皮质激素及解热镇痛类药物;(3)未能完成观察及观察资料不完整。

1.3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促醒、呼吸机支持、肠内外营养、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症处理。治疗过程中若具备急诊手术指征则给予开颅减压、脑室引流等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采取冰帽、冰毯及冰敷双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体表物理降温方法,冰毯接触部位包括胸腹及四肢背侧,冰毯与躯体间隔单层被单。普通静脉降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输注低温液体(包括0.9%氯化钠溶液、葡萄糖注射液、人工胶体等静脉注射液,置入冰箱中降温至4 ℃,使用前取出液体并检查液体是否存在结晶等异常情况,确保安全后用棉套保温以静脉注射;若需要在输注过程中加入其他小剂量治疗液则现用现配)。应用降温装置组则使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见图1)输注低温液体[2]。三组患者均测定肛温,即将肛温探针插入直肠深10 cm,动态监测温度变化,观察期为48 h。

1.4 观察指标

1.4.1 安全性指标 检测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48 h后的凝血功能指标。采集三组患者3 ml静脉血,以3 000 r/min的速率离心15 min,离心半径15 cm,通过西门子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A7000检测纤维蛋白原(Fb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观察寒战、心律失常、皮肤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

1.4.2 疗效指标 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评估治疗1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GCS评分内容包括睁眼反应(4分:自动睁眼,3分:呼叫睁眼,2分:刺痛睁眼,1分:没反应)、语言反应〔5分:正常交谈,4分:言语错乱,3分: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2分:只能发音,1分:无发音〕和运动反应(6分:按吩咐动作,5分: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4分: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3分:异常屈曲,2分:异常伸展,1分:无反应),3个方面的分值相加即为GCS评分。电话随访患者28 d病死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l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多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对照组29例,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2±14.8)岁;治疗前GCS评分3~11分,平均(5.4±2.4)分。普通静脉降温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7.7±16.7)岁;治疗前GCS评分3~13分,平均(5.5±2.5)分。应用降温装置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3.9±13.3)岁;治疗前GCS评分4~14分,平均(5.4±2.3)分。三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 意 义(χ2=0.84,P=0.66;F=0.58,P=0.94;F=0.024,P=0.98)。

图1 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示意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new low-temperature intravenous infusion device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FbgC=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PLT=血小板计数

组别 例数 FbgC(g/L)APTT(s)治疗前 治疗24 h 治疗48 h 治疗前 治疗24 h 治疗48 h对照组 29 3.17±0.86 3.21±0.76 3.22±0.99 37.03±9.76 38.34±8.67 36.72±7.19普通静脉降温组 32 3.47±1.16 3.19±1.04 3.29±0.67 39.05±9.37 36.58±7.29 38.14±8.97应用降温装置组 32 3.26±0.98 3.21±0.84 3.34±0.89 37.36±8.69 37.99±9.14 38.18±8.22 F 值 F交互=0.49,F组间=0.77,F时间=0.38 F交互=0.39,F组间=1.33,F时间=0.71 P 值 P交互=0.57,P组间=0.96,P时间=0.78 P交互=0.73,P组间=0.98,P时间=0.39组别 PT(s)PLT(×109/L)治疗前 治疗24 h 治疗48 h 治疗前 治疗24 h 治疗48 h对照组 13.61±2.44 13.64±2.27 14.11±2.38 185.30±25.78 180.47±29.36 191.22±30.24普通静脉降温组 12.98±2.22 13.97±2.35 13.88±2.38 179.16±29.73 188.34±37.58 187.47±31.24应用降温装置组 13.77±2.23 13.94±2.52 14.17±2.61 189.39±23.67 183.65±30.25 184.39±28.57 F值 F交互=0.42,F组间=0.38,F时间=0.55 F交互=1.43,F组间=2.67,F时间=2.94 P值 P交互=0.68,P组间=0.73,P时间=0.90 P交互=0.31,P组间=0.56,P时间=0.75

2.2 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见表1)。

2.3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三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寒战发生率、皮肤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应用降温装置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reatme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2.4 降温效果比较 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静脉降温组治疗2 h的肛温高于对照组,治疗4 h及48 h的肛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降温装置组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预后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1周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应用降温装置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三组患者降温效果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ooling effec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表3 三组患者降温效果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ooling effec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与普通静脉降温组比较,c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 h 治疗4 h 治疗8 h 治疗12 h 治疗24 h 治疗48 h对照组 29 39.7±0.7 39.1±0.8a 38.9±0.8a 38.4±1.0a 38.1±1.0a 37.9±0.4a 38.9±0.7a普通静脉降温组 32 39.8±0.5 39.5±0.6ab 38.1±0.5ab 37.5±2.5a 38.3±1.2a 37.9±0.6a 37.9±0.7ab应用降温装置组 32 40.0±0.7 38.6±0.6abc 36.8±0.6abc 36.4±0.5abc 36.1±0.7abc 36.6±0.6abc 36.7±0.6abc F 值 F交互=18.37,F组间=26.70,F时间=17.81 P 值 P交互<0.001,P组间=0.004,P时间<0.001

表4 三组预后指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prognostic indicator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3 讨论

中枢性高热多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导致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后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中枢性高热多属稽留热,患者长时间处于高热状态会致使脑内蛋白变性,血管功能受到直接损害,加重脑缺血、缺氧和脑水肿,从而进一步损害脑组织,并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3]。研究显示人体温度每降低1 ℃,脑组织的基础代谢率降低6%~7%,同时颅内压下降5%~6%,而及早有效的降温措施可以减少脑组织和重要器官损害,提高患者生存率[4-5]。

中枢性高热患者以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厥冷为特点,体表冰敷物理降温不但效果不佳,还会导致寒战和皮肤冻伤等并发症的发生[6]。与传统降温方法比较,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具有降温快速、精准和可调控等优势[7],然而由于其设备昂贵及治疗费用高,难以在临床中普及推广,故静脉低温输液成为临床常用的降温方法。静脉低温输液的降温机制是由于血液中水的比热大,因此能通过输入低温液体吸收体内大量的热量,从而使体温下降;另外,低温液体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定点,调整受控系统的活动,维持体温的恒定。有研究报道,静脉输注低温液体治疗中枢性高热患者有效率达100%[8-9],且其对人体应用安全性高[10]。临床上常用的静脉低温输液方法是将输注溶液预先放置冰箱内冷冻至4 ℃,使用时用保温袋包裹后输注,但是临床实际应用发现,低温液体需经过较长的输液管路再到达人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而较难以实现4 ℃输注,且用于维持输液管道温度的便携式恒温装置也有待进一步改进[11]。笔者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高效、廉价、安全且易操作的静脉输液装置,该装置采用良好的保温材料制作,通过放置冰水混合物维持箱内温度恒定在0 ℃,最终输注液体经过充分热交换后出端液体温度维持在 4 ℃左右[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在治疗后体温均有下降,应用降温装置组治疗4 h后体温波动在正常范围,而其他两组体温波动较大。应用降温装置组治疗2、4、8、12、24 、48 h肛温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而普通静脉降温组仅在治疗4 h和48 h低于对照组。表明与传统物理降温方法相比,应用降温装置具有良好的降温效果。与此同时,应用降温装置可快速使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体温下降至正常,减少了因长时间高热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应用降温装置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提示及早控制中枢性高热患者体温可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这与相关亚低温对脑损伤起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一致[12-13]。凝血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是低温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异常,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应用降温装置组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考虑为中枢性高热患者四肢微循环差,长时间应用体表物理降温措施会进一步加重局部微循环障碍,导致皮肤缺血而受损。应用降温装置组通过静脉滴注低温液体降温,降温效果好,减少了体表物理降温的应用,其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三组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间无差异,其原因考虑与样本量偏小/颅脑疾病患者病情重以及预后影响因素多有关。

综上所述,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具有快速且稳定的降温效果。同时,该装置降温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降温治疗。

作者贡献:张云海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进行论文的修订;张云海、邓梦华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吴丹进行数据收集及整理;邓梦华进行统计学处理;马明远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中枢性降温组间
针药并用对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痛觉和感觉阈值的影响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局部血流及微炎症反应的影响观察
动物降温有妙招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国产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评价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