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内皮素-1及Tau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0-10-10彭月丽孙荣青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18期
关键词:脑损伤脑组织颅脑

彭月丽 孙荣青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疾病,在所有创伤性颅脑损伤中占据第2位,但致残疾、致死率居第1位。相关临床统计显示,中国每年出现颅脑创伤患者约60万,最终死亡占16%~18%,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1-2]。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所特有的一种酸性蛋白酶,其在脑组织的细胞中活性最高,是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酶[3-5]。研究显示神经内分泌组织相关的肿瘤患者血清NSE水平显著升高,NSE水平升高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疾病进展有较强的相关性[6],但与小细胞肺癌的脑转移及转移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尽管如此,其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很高,近年来研究发现NSE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生化标志物,在病情监测、复发预测及疗效评估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8]。神经细胞损伤后NSE可释放进入脑脊液,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其与脑水肿、脑外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密切联系。内皮素-1(endothelin-1,ET-1) 也可参与多种病理过程,如颅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是反映脑细胞功能的敏感指标。颅脑创伤后脑组织遭到破坏,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大量ET-1,引起机体血清中ET-1水平显著上升[9]。Tau蛋白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脑细胞中Tau蛋白的作用为促进微管蛋白的聚合、维持微管结构的稳定,已有研究报道Tau蛋白与创伤性颅脑损伤的病情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可对患者的预后作出判断[10-11]。

亚低温治疗具有脑保护的作用,是一种通过物理方式使患者的体温降到预期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研究报道亚低温治疗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血脑屏障、增加脑灌注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12]。本次研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血清NSE、ET-1以及Tau蛋白水平进行分析,探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07—2019-07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9~70岁,平均42.35岁。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20~70岁,平均42.37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颅脑损伤后24 h内入住医院ICU,如急性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颅脑术后;(2)头颅CT/CTA检查明确诊断为颅脑损伤;(3)GCS评分3~8分;(4)APACHE-Ⅱ评分<12分;(5)弥漫性脑损伤伴广泛脑水肿及高ICP者;(6)丘脑下部损伤或伴持续性中枢高热者。

排除标准:(1)年龄<18周岁或>70周岁;(2)合并全身衰竭期、低血压休克尚未纠正或伴严重心功能不良者;(3)严重多发伤患者;(4)合并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5)初步诊断脑死亡患者。

1.3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方式治疗,降低患者颅内压,采取脱水、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措施,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控血压以及抗感染治疗,对需要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使用医用自动调温水循环冰毯机、冰帽、药物,使患者直肠温度在4~12 h内降至35 ℃以下,维持在33~34 ℃。对于昏迷程度较为严重,同时伴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早期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维持患者呼吸,在低温过程中对患者体温、肌张力、血压、心率进行密切监测,低温维持5 d,使用自然复温法,每隔5 h复温1 ℃,12~20 h将患者直肠温度恢复至36~37 ℃[3]。

1.4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ET-1、Tau蛋白水平以及治疗半年后预后情况。采集治疗前、治疗1周后患者3 mL外周静脉血,离心处理后(速率:1 000 r/min,温度:4 ℃,时间:10 min),分离血清,保存于—20 ℃环境下,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NSE以及ET-1,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au蛋白水平。预后情况分为良好、中残、重残、植物生存状态以及死亡。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清NSE、ET-1以及Tau蛋白水平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SE、ET-1以及Tau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ET-1以及Tau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残、重残以及植物生存状态人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严重的脑细胞水肿,引起颅内高压,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颅内压过高是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13]。研究显示去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临床中也存在不少患者术后脑功能恢复不佳、远期预后不良的结局[14-15]。目前临床对该方法治疗颅脑损伤的条件、机制均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具有较为完整的方法以及理论基础。亚低温治疗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为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广泛地使用亚低温治疗[16-18]。亚低温辅助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机制包括:(1)减少NO合酶的活性,从而减少NO的合成,减轻NO的组织损伤作用[19];(2)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脑损伤后脑细胞的氧消耗,从而减轻脑损伤[20];(3)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脑细胞内乳酸堆积,减轻细胞的代谢性酸中毒[21];(4)增加神经元蛋白的合成,减少神经元坏死和凋亡,促进细胞间信号传导的恢复,同时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22]。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NES、ET-1以及Tau蛋白水平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NES,ET-1 and Tau protein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wo

表2 2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prognosis of thetwo groups [n(%)]

当患者颅脑受损时,神经髓鞘崩解以及神经元坏死,导致细胞质中NSE进入患者脑脊液中,通过受损血-脑屏障进入血液,使患者血清中NSE水平增加,所以在脑损伤的早期NSE水平迅速上升。随着脑组织病理以及生理的变化,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NSE水平降低或上升直到正常为止[23-25]。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是神经元损伤的标志酶,其在脑组织细胞中的活性最高,其次是外周神经及神经内分泌组织[26-27],所以其可作为反映脑组织损伤程度特异性的指标。当神经元受损时,NSE大量进入血液,患者血液中NSE水平迅速增高,血清中NSE水平越高,表示患者血-脑屏障以及神经元损伤越严重[28-29]。本研究显示,亚低温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NSE水平较对照组急剧下降,表明亚低温治疗可抑制内源性有害因子的产生,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组织营养代谢。

ET-1是一种多肽血管活性物质,且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细胞中,人体脑部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均能产生ET-1,当患者出现脑外伤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释放的循环儿茶酚胺类物质急剧增加,外周血管强烈收缩,刺激细胞合成与释放ET-1增加[29];另外,脑水肿增高了颅内压,脑灌注压降低,同时缺氧、缺血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产生ET-1,说明ET-1参与了脑损伤的发生、发展[30-31]。研究发现ET-1在脑血管张力调节方面起血管舒张和收缩作用,颅脑损伤的程度越重,血管内皮合成、释放ET增加,导致ET-1水平显著升高[30]。ET-1可促使脑血管痉挛,还可造成继发性脑损伤。ET-1水平的升高与颅脑外伤后血管紧张素、凝血酶的增多、内皮细胞分泌增加ET合成有关。因此,颅脑外伤患者血浆ET-1水平极度升高时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及死亡的风险增大。本研究显示亚低温治疗后颅脑外伤患者的血清ET-1水平明显降低,明显减轻脑损伤的程度,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Tau蛋白是一种小分子质量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轴突,对微管稳定性具有维持作用,促进微管形成,是重要神经支架蛋白。当神经受损时,Tau蛋白出现降解,其血清水平会增加,与患者脑神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颅脑外伤发生后,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轴索损伤,引起中枢神经轴索断裂,钙离子超载,氧自由基增多,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导致创伤性脑积水[32]。轴索损伤后轴突中的Tau蛋白释放增加,导致血液中Tau蛋白水平上升,随着脑水肿的加剧,其水平逐渐升高,因此血清Tau蛋白与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相关性。亚低温治疗通过物理方式使患者体温降至32~35 ℃,能够减少脑组织的能量消耗,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缺血的耐受力,降低内源性物质释放、产生,避免出现继发性神经元坏死、颅内压增高以及脑水肿等,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降低脑肿胀出现率[14-15]。本次研究中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程度有关。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清NSE、ET-1以及Tau蛋白水平,可能与减轻细胞结构的破坏、避免神经元凋亡、稳定细胞膜结构、促进脑细胞修复、提升脑血流的作用有关,表明亚低温治疗能够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脑损伤脑组织颅脑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JNK通路抑制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38MAPK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