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宏印翻译研究综述

2020-10-10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典籍教授理论

王 琳

(陕西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王宏印是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的主要学者之一,他致力于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与翻译理论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主要对王宏印的翻译研究情况进行进一步梳理,以展示其研究进展,为其他学者进行典籍翻译提供参考。

一、文化典籍翻译研究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为梳理数据的来源。经过检索,截至2020 年4 月20 日,以王宏印教授为第一作者的有关翻译的期刊论文共38 篇。笔者按照其主要研究方向,将所得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如表1 所示。从表1 可以看出,王宏印教授的翻译研究主要包括文化典籍翻译、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翻译家和翻译教学5 个方面,其中以文化典籍翻译的研究为重中之重。

表1 王宏印各研究方向文章数量汇总

文化典籍翻译研究是王宏印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很多学者对“典籍” 二字的认识不够,尚不清楚典籍包括哪些内容。针对这一问题,他在《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概念、理论与技巧》一文中对中国文化典籍进行了分类,就典籍翻译中几个突出的英文翻译问题进行讲解。[1]王宏印在《典籍翻译:三大阶段、三重境界——兼论汉语典籍、民族典籍与海外汉学的总体关系》中指出,中华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围绕着典籍翻译和传播,形成了三大历史阶段,相应地形成了三重文化境界,即以汉族汉语汉字和汉文化为基点的奠基时期、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为特点的扩张时期、以海外汉学为代表的晚近外传时期。相应地,便形成了以汉族圣贤文化为中心的古典时期的我族中心主义、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征的多元文化互补民汉交融时期的多族共和主义、晚近以来以海外汉学与国内国学交互传播为标志的世界主义境界[2]。王宏印教授还对典籍翻译的理想译者以及理想翻译途径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不管是外国学者青睐的“顺译”还是国内学者推崇的“逆译”,一个理想的译者不应该“闭门造车”,而应该“借船出海”,更体贴、更全面地融入原作,这样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在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整体研究的基础上,王宏印教授对民族典籍进行了个案研究,其中包括对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包括《集体记忆的千年传唱:藏蒙史诗〈格萨尔〉的翻译与传播研究》《追寻远逝的草原记忆:〈蒙古秘史〉的复原、转译及传播研究》等。王宏印教授在《意明笔透 法障不参:〈石涛画语录〉英译问题探讨》中对艺术类典籍的术语界定、命词遣意、文章构架及行文风格等阐明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了“不似之似似之” 的艺术表现追求[3]。

王宏印教授对典籍翻译有了清晰的认识后,以汉族文化圈翻译为中心,将典籍翻译拓展至少数民族个案研究,为典籍翻译提供了具有借鉴价值的材料。

二、翻译理论研究

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定义,现有一种说法:中国学术界内一切有关翻译的理论都属于传统翻译理论系统。很明显,这样的总结过于泛化,难以细致地体现翻译理论的本质和特征。王宏印教授认为,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是中国翻译学建设发展的根柢,必须系统总结,夯实基础,进而发扬光大。王宏印教授在《中国传统译论研究与翻译学建设十大问题》一文中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阐述,深入研究传统翻译理论的本质,提出了中国译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供讨论。[4]

王宏印教授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囿于传统理论研究,而是力图创新,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现代诠释。他认为,认识到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精神意义和不足之处,并不代表就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目前,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完整认识以及现代化的阐释道阻且长,首要任务是认真梳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力图从中发掘重大理论价值[5]。

王宏印教授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现代化阐释虽然是尝试性的,但对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产生有助推作用,为翻译学系统构建添砖加瓦。

三、翻译批评研究

王宏印教授的翻译批评研究主要聚焦在文学翻译批评方面。例如,王宏印教授在《试论文学翻译批评的背景变量》中对文学翻译批评进行了动态研究[6]。他指出,翻译不是在真空状态下发生的,它是有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衬托的,并带有历史演进特点,为人类文明的交互传播服务。他提出,文学翻译批评应该考虑的变量主要包括三点,即文化态势、互动方式和介入机制,并切实结合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进行评介,将文学翻译批评的讨论引向了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学术问题争论。

关于文学翻译批评的标准,王宏印教授在《参古定法,望今制奇:探询文学翻译批评的评判标准》中提出了6 个标准,即译文体制与原文体制是否一致,译文是否像原文一样富有韵味且有可读性,译文是否具有译入语的文学特色,译文是否体现译入语(或译出语)的文化特色且和谐融洽,译文在思想上是否符合原作本意,译文行文风格是否与原作步调一致[7]。这些标准为文学翻译评介工作提供了衡量标准,为翻译批评的客观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翻译家研究

王宏印教授的研究方向还包括对个别翻译家的研究。例如,王宏印教授对林戊荪先生的《孙子兵法》和《论语》两部典籍英译作了解读和评说,分析了林戊荪先生典籍英译的学术研究和艺术效果,肯定了他对中国翻译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诗歌翻译家查良铮也是王宏印教授研究的翻译家之一。在《不屈的诗魂,不朽的译笔:纪念诗人翻译家查良铮逝世三十周年》一文中,王宏印教授赏析了查良铮先生俄语和英语的诗歌翻译,探讨了查良铮先生的诗学所追求的价值,并客观评论了查良铮先生诗学的局限性[8]。

此外,王宏印教授还研究了其他翻译家,如戴乃迭、聂华苓等,介绍了他们的代表作品,并对他们的成就和影响进行解说和评述。

五、翻译教学研究

作为一名老师,王宏印教授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对于翻译博士的培养,王宏印教授也提出了新的理念与规范。王宏印教授在《学术规范内的发现创新:翻译专业博士生培养的主导理念与规范做法》中特别强调,不能单纯地将考博看作考试,考博应该是一个发现人才的过程,应该把考试内外、前后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课程教授不仅要夯实基础专业知识,还要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9]。同时,王宏印在《探索典籍翻译及其翻译理论的教学与研究规律》中阐述了对培养博士生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包括研究方向、课程设置、治学方法等[10]。

结语

中国的翻译事业有自身的特点,学者要通过系统研究掌握其特点并且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对翻译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思考与研究,不仅要研究中国文化典籍翻译,还要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翻译理论系统,再经过翻译批评的筛选,选出经得起考验、有助于翻译事业发展的作品,并适当运用到翻译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培养翻译人才。有了高素质的翻译人才,翻译事业的发展就能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良性循环是翻译事业源源不断向前发展的助推剂。王宏印教授的翻译研究就较好地推动了这一良性循环各环节的发展,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翻译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典籍教授理论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刘排教授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