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油松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

2020-10-10韩园园

新农业 2020年16期
关键词:油松树苗成活率

韩园园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吕梁 032100)

油松是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由于土壤供水不足,导致人工林存活率较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吕梁山区的油松人工林成活率仅为53%。研究分析影响油松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对于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相关试验,土壤含水量、树苗失水量、树苗质量和栽培技术是影响油松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1 试验过程

试验材料选自2年生的油松幼苗,分成4组,每组20枝。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含水量对苗木吸水的影响

将2年生油松幼苗放入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第5 d称重。若土壤中含水量大于10%,会促进幼苗吸收更多土壤中的水分,土壤含水越多幼苗吸收水分越多。当土壤含水量接近10%时,幼苗仅从土壤中吸收少量水分。据测试,土壤含水量为10.89%时接近激活幼苗的临界点。土壤含水量必须超过造林成功所需的苗木生长水分临界点。

2.2 晾晒时间对苗木吸水的影响

准备2年生的油松幼苗,共4组,每组20枝,对其称重后进行不同时间的干燥晾晒,然后放入含水量19%的土壤中栽培。栽培5 d后,分别取出称重。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幼苗失水量逐渐增加,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经过60 min干燥的树苗栽培后第5 d其吸水量仅为0.02 g;干燥90 min的树苗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反而流失0.03 g水分,可能导致造林失败。因此,必须尽量缩短育苗后树根暴露于空气的时间,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3 伤根窝根对造林成活的影响

本试验以4块面积各约0.27公顷(约4亩)林地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根系统损伤和巢根对幼苗生长和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7株死亡幼苗中,有41株死于巢根,占38.3%;66株因根伤死亡,占61.7%。在根系受损的幼苗中,根腐病占59.9%,根系损伤造成造林率下降的原因,首先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根系腐败。根系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幼苗生长和造林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保持一定的土壤含水量是幼苗成活的关键。为了保证幼苗生长水分需求,造林地需要保持至少10%以上含水量;土壤水分不足,很难实现理想的造林成活率。在苗床上生长的松树幼苗,其水分含量会随着土壤含水量变化而变化,在苗木出苗前应科学灌溉。须根表面积大,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要做好根系保护,运苗时尽量减少根系暴露时间以免失水较多。幼苗的品质是影响植树造林效果的内部因素。弱苗、小苗、受害根苗、顶芽等不良苗对植树造林质量有很大影响。为了保证造林质量,必须选用优质苗木,栽培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猜你喜欢

油松树苗成活率
移栽树苗
小牛壮壮栽树苗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巧栽树苗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三棵桃树苗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