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患者服用中药,会增加化疗药物的毒性吗?

2020-10-10刘苓霜编辑长歌

科学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骨髓健脾毒性

文/刘苓霜 编辑/长歌

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常规西医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作为我国独特的肿瘤治疗方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被患者和学术界广泛认可。但经常有患者或家属存在疑问:化疗期间能不能服用中药?服用中药会增加化疗毒性吗?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是可以服用中药的,正确的中医药治疗不仅不会加重身体负担,反而有“减毒增效”作用。

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的目的

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的目的在于扶助正气,维护自身抗病能力。

化疗是指利用细胞毒性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有静脉注射、口服、浆膜腔注入等给药方式,是肿瘤治疗传统、常用的方法,对许多肿瘤具有明确的疗效,但也带来一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反应,以及肝、肾、心脏毒性,骨髓抑制等。

中医将化疗对人体的损伤归为“药毒”范畴,化疗期间应用中医药的目的在于“减毒”,即通过中医药治疗减轻化疗一系列不良反应,尽可能保持机体各系统功能正常,增加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确保治疗方案顺利进行,而非借中药之力攻杀肿瘤。所以,此阶段忌用药性峻猛、偏颇的药味,而是以和胃止呕、健脾理气、益气养血、补益肝肾为主要原则进行治疗。同时,许多扶正的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瘤作用,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药物对肿瘤病灶的控制,即所谓的“增效”作用。

化疗期间应用中医药治疗的作用

◆ 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

化疗后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脘不适、胸闷痞塞、腹泻或便秘、舌苔白腻、脉濡滑、胃肠功能紊乱情况,运用健脾理气、和胃降逆、健脾化湿等方法治疗,选用平胃散、二陈汤、温胆汤、黄连温胆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姜茹半夏汤等方加减,对减轻因化疗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效果明显。

◆ 保护骨髓升高血细胞

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机制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临床非常常见,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少华、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细软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影响化疗的顺利完成和疗效,甚至并发感染和出血,危及生命。中医治疗以补气养血、补肾生髓为主,升高血细胞水平,普遍应用于轻、中度骨髓抑制的患者。例如,相关文献证实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枸杞子、黄精、生熟地、阿胶、白芍等可减轻骨髓抑制程度。

◆ 减少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伤

有资料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等均可增加心肌血流量,调整心肌代谢,促进损伤心肌的修复,可有效缓解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清热利湿、疏肝健脾的中药具有保肝作用,如茵陈蒿汤可治疗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以补益肾精的六味地黄汤加减,可治疗化疗后的肾功能损害。

◆ 增强化疗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单味中药人参、太子参、北沙参、绞股蓝等能降低肿瘤S期细胞的比例;柴胡、葛根、麻黄的活性成分柴胡皂苷、葛根素、麻黄碱能逆转肿瘤细胞耐药;姜黄中的有效成分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加对5-FU/DDP化疗的敏感性。

如何正确使用中医药

化疗与中药的联合应用需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把握好用药的时机,选择合理药物,按药典掌握好用药剂量,注意药物间配伍,治疗中定时监测肝肾功能,做到这些环节,中药不但不会增加化疗的毒性,反而有减毒增效作用,使化疗顺利进行且更安全有效。

化疗反应越大,效果就越好吗?

化学反应大,说明效果好,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化疗都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因人而异,有的出现恶心呕吐,有的出现口腔溃疡、脱发,有的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大。同一种方案,有的反应轻,有的反应重。这些都是个体差异造成的。

另一方面,不同的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各有特点,如阿霉素等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明显、顺铂有肾毒性、奥沙利铂对周围神经影响较大、紫杉醇一类药物会产生明显的过敏反应,这些都是由于化疗药物不同作用机制造成的。

可见,化疗不良反应的大小与疗效并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患者个体因素和不同的化疗药物的选择有关。而化疗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抗药性。

猜你喜欢

骨髓健脾毒性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赞美骨髓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RGD肽段连接的近红外量子点对小鼠的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