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消费差距收敛可持续性研究
——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省际面板数据

2020-10-10陈昭旭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城乡居民

陈昭旭

(青岛大学商学院 山东青岛 266100)

城乡消费差距定义

(一)相对差距收敛条件

为了能量化研究城乡消费差距的收敛条件和持续性,令Xt表示城镇居民在第t年的人均消费水平,令xt表示农村居民在第t年的人均消费水平。用Rt表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差距(Relative gap),定义其为Xt与xt的比值,即:

若初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Xt大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xt,则有相对差距Rt>1。根据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的定义,如果相对消费差距收敛,则后一年的相对消费差距需小于前一年的相对消费差距,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对差距会逐渐趋近于1,城乡居民达到同样的消费水平。因此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收敛条件为:

式(2)为根据相对差距的定义得到的收敛条件,其较为直观但经济意义不强。将Rt的定义式(1)带入式(2)可得收敛条件为两边同时乘以xtXt-1并约分得然后同时减去1得再通分得其中: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用Gt表示;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用gt表示。最终,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收敛条件变为:

式(3)中的变量为消费水平增长率,较式(2)中的变量更加具有经济意义。式(3)的经济含义为:当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大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时,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收敛,最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会趋同。

(二)绝对差距收敛条件

同样,令Xt表示城镇居民在第t年的人均消费水平,令xt表示农村居民在第t年的人均消费水平。用At表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绝对差距(Absolute gap),定义其为Xt与xt的差值,即:

若初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Xt大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xt,则有绝对差距At>0。根据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的定义,如果绝对消费距收敛,则后一年的绝对消费差距需小于前一年的绝对消费差距,最终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对差距会逐渐趋近于0,城乡居民达到同样的消费水平。因此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收敛条件为:

将At的定义式(4)带入式(5)可得收敛条件为Xtxt<Xt-1-xt-1,不等式左边乘以Xt-1再除以Xt-1,同时右边乘以xt-1再除以xt-1,可得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Gt,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gt,代入后可得Gt Xt-1<gtxt-1。等式两边同时除以Gt xt-1并约分可得正好是t-1期的相对消费差距Rt-1,代换后最终得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收敛条件为:

式(6)的经济含义为:当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小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之比,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收敛,最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会趋同。与相对差距收敛条件相比,绝对差距收敛条件比较苛刻。首先,相对差距收敛只要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大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而绝对差距收敛要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大很多,因为Rt-1>1;其次,相对消费差距收敛是绝对差距收敛的先决条件,在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相对差距收敛,Rt-1会变小并趋近于1,最终会满足绝对差距收敛条件(6)式。

城乡消费水平与差距

(一)消费水平变化

在全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虽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仍然较大,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消费水平相对差距在缩小。表1为2013-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及增长率。由表1可知,城镇居民2013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8488元,2019年人均消费支出为28063元,累计增长率为51.79%,年均复合增长7.20%;农村居民2013年人均消费支出为7485元,2019年人均消费支出为13328元,累计增长率为78.06%,年均复合增长10.09%。由此可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差距出现收敛。

(二)消费差距变化

由图1可知,逐年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对差距持续缩小,但绝对差距持续扩大。在相对差距上,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2.47倍,2014年下降为2.38倍,此后继续逐年下降,到2019年下降为2.11倍;在绝对差距上,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比农村居民高11003元,2014年高11585元,此后一直上升,到2019年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高14735元。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持续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基数远高于农村,因此在当前阶段还很难实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绝对差距的收敛。以2019年为例,当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gt为9.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Gt为7.5%,二者之比为然而该年度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Rt=2.11,也就是说在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收敛必须有其经济含义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是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2.11倍,这是很难实现的。要实现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收敛,必须等相对差距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后才能实现(如保持增长率不变,当城乡居民消费相对差距下降到1.33倍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收敛可持续性检验

(一)检验方法

虽然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绝对差距正逐渐扩大,但只要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高于城镇,那么其相对差距就会收敛,最终绝对差距也将收敛。因此,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差距收敛的可持续性十分重要,本文将以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成对数据T检验方法对相对差距收敛的可持续性进行统计检验。另Dt=Rt-Rt-1检验的原假设和备选假设为:

若原假设成立则表明在第t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差距收敛,若各年度均有原假设成立,则表明相对差距收敛具有可持续性。上述假设的T检验统计量为:

表1 2013-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增长率

图1 2013-2019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变化

T检验统计量中,SD表示在第t期Dt的方差。若原假设成立,T检验统计量应该取一个较大的负值。

(二)数据整理

2012-2020年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本文选择在此期间内的城乡一体化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省际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每年根据31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可求出31个省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其汇总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2013年我国31个省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为2.31倍,均值的标准误差为0.06;2014年我国31个省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为2.25倍,均值的标准误差为0.05;2015年我国31个省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为2.19倍,均值的标准误差为0.05;2016年我国31个省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为2.17倍,均值的标准误差为0.06;2017年我国31个省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为2.13倍,均值的标准误差为0.05。数据分析发现我国31个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逐年下降,而均值的标准误差基本不变。

根据各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及均值的标准误差,绘制出的2013-2018年省际城乡消费相对差距均值概率分布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在最右边,各年分布随着年度向左推移,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在最左边。图2直观地显示了我国31个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对差距的均值逐年下降而均值的标准误差基本不变的事实。

(三)检验结果

本文以2018年为例,说明成对数据T检验统计量的计算过程,其他年度计算过程相同。首先,以2018年31个省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相对差距减去2017年对应省份的相对差距¯¯,得到31个Dt的数 值,计算出这31个Dt的平均值为=-0.0413 ,其中为负表明大部分省份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相对差距收敛,即Rt<Rt-1。在计算出这31个Dt的标准差为SD=0.0756,故根据公式(9)有成对数据T检验统计量为:

该T检验统计量对应的累计概率值为0.0028,即在3%的水平下Dt显著小于零,等价于在3%的显著水平下Rt<Rt-1。

各年度成对数据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检验结果显示:2014年与2013年相比,在1%的显著水平下有Rt<Rt-1;2015与2014相比,在1%的显著水平下有Rt<Rt-1;2016与2015年相比,在2%的显著水平下有Rt<Rt-1;2017与2016年相比,在1%的显著水平下有Rt<Rt-1;2018年与2017年相比,在3%的显著水平下有Rt<Rt-1。因此可得出研究结论为: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相对差距在收敛,并且收敛具有可持续性,预计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相对差距将继续稳定地、持续地收敛,但由于相对差距仍维持在2倍以上,要实现绝对差距收敛还需要漫长地等待。

表2 2013-201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相对差距汇总统计

图2 2013-2018年省际城乡消费相对差距均值概率分布

表3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相对差距收敛性成对数据T检验结果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城乡居民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溢出效应的作用及优化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