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农村学生日常卫生意识,保证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基础
2020-10-09杨杰
摘要: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卫生习惯是最重要的行为习惯之一,而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需要有合格的卫生意识。介于农村在教育、经济、观念等方面较城市而言相对落后,对农村学生开展卫生教育、培养卫生意识就相对困难。
关键词:农村学生;日常卫生;乡村振兴;策略
在日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对农村学生开展卫生教育、培养卫生意识日渐成为亟需人们解决的问题。对此,学校、乡村社区等方面都应及时做出改变。本文针对于增强农村学生日常卫生意识提出相关策略。
一、增强农村学生日常生活卫生意识的意义
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养成的日常习惯和行为意识会对一个人日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更有益于学生成长为振兴乡村所需的人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人才振兴才是推动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增强农村学生日常生活卫生意识的策略
1.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农村环境良好氛围
随着人民群众健康和卫生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公共环境的卫生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经的乡村由于牲畜数量大、村中缺少统一的粪便存放地等原因,加之村民卫生意识薄弱,使得曾经的乡村许多地方公共环境情况堪忧。农村学生从小在这种氛围下成长无疑是会其日常卫生意识的提高造成很大影响。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情况逐渐在乡村中变的销声匿迹,这要归功于乡村卫生宣传的大力支持。乡村社区通过对村民进行基本卫生健康知识普及,使村民逐渐意识到树立正确卫生意识的重要性。
例如,乡村社区可以采取定期制作并悬挂卫生知识条幅的途径,或者入户进行卫生知识普及,以提高村民们对卫生意识的重视,并自觉践行卫生行为。学生在现今改良氛围的环境中成长,受到身边优美乡村环境的熏陶,讲卫生意识就会油然心生。改良乡村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步,在改善乡村环境的同时增强农村学生日常卫生意识,既有效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前进,又为人才振兴打下了坚实及基础。
2.注重言传身教,促进学生养成卫生习惯
学生时期是形成健康行为的关键期,尤其是儿童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农村家长普遍卫生意识较低,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的同时家长也应该进一步学习健康卫生知识。教师家长以身作则,以自身为典范,主动带领学生践行健康卫生行为,从日常小事做起,促进学生养成卫生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在校每周定期对学生的衣着、学习用具等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情况合格的同学进行鼓励表扬,对检查情况不合格的同学也不能一味指责,要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健康卫生指点,也可以多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家校双方形成合力。家长平时要带领孩子每天按时洗漱、定期沐浴、洗衣服等日常基本卫生活动,鼓励督促孩子独立完成对自己日常衣物及用具的清洁工作,培养孩子的勤劳独立、讲卫生意识,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打下良好的日常行为基础。
3.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讲卫生积极性
开展相关卫生知识普及活动是提高学生讲卫生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学校或乡村社区要立足于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在政府政策、经济的支持下开展相关卫生活动。针对农村家长和学生普遍卫生知识了解程度低、卫生意识薄弱的情况,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的责任,乡村社区也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全社区卫生知识讲座承担起提高村民卫生意识的责任。通过学习和社区的大力宣传,使学生置身于重视卫生的环境中,学生在理解讲卫生的利害之后会自觉践行。
例如,学校或乡村社区可以定期开展卫生知识讲座,通过专业人士讲解促进学生理解树立卫生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因为不讲卫生容易引起的相关疾病,并告诉学生预防及治疗小妙招。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卫生知识比赛,树立一定奖项鼓励学生踊跃参赛,学生在积极准备参赛的同时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询问老师等途径获取相关卫生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讲卫生意识,提高自己讲卫生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人才振兴对乡村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与学生日常卫生意识的培养对其的未来发展又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增强农村学生日常卫生意识需要来自于全社会的助力,学校、社区通过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农村环境良好氛围;教师、家长注重言傳身教,促进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学校开展相关活动,提高学生讲卫生积极性。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人才,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没有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增强农村学生日常卫生意识作为保证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基石,无疑是可靠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石建明.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J].新课程(上),2019(11):221.
[2]吴平.人才振兴居于乡村全面振兴的突出位置[N]. 中国经济时报,2021-04-26(003).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高桥小学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