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田园女权现象研究

2020-10-09洪亚军

时代人物 2020年14期

洪亚军

关键词:女性权利;群体极化;晕轮效应;自我服务偏差;从众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伴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还有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权利意识,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以及眼界,他们不再将需求局限于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民群众对自身合法权利的追求,也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可喜体现。在这种环境下,许多权利的需求被提出,近几年,女性和男性的平等權利尤为受到关注,伴随而来的田园女权现象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到了许多人。

田园女权及其主要案例 

田园女权一词常见于知乎、微博等主流网络媒体之中,一些极端的女权主义者通过各种言论打压男性,认为女性如今获得的权利远远不够,要实现真正的女性独立就必须打压男性固有的权利,通过在网络媒体中的相互对战,男性把这些只想追求享受权利,而不想承担任何责任的精致利己主义群体称为田园女权。田园女权极端仇视男性权利,在讨论问题时往往把枪口指向全体男性,同时认为那些为家庭和婚姻牺牲个人利益的女性是女性的耻辱,并且由于互联网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她们言辞暴戾,在夸大中国女性生存环境恶劣程度的基础上,强调女性个人利益至上,对真正的女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国近几年的田园女权事件层出不穷,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姜逸磊孩子冠姓权事件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民可以更加方便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因此网络成为了田园女权战斗的主要阵地。田园女权的网络暴力行为不计其数,他们组成一个集体,发现不同的观点就一拥而上,从不同的方面对当事人进行打击侮辱,这些打击侮辱最后往往变成了单纯的网络暴力,否定个体的个性,意图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但争取的根本不是男女权利的平等,而是推开一切责任义务的单纯权利争取。近期最出名的田园女权事件莫过于微博博主姜逸磊孩子的冠姓权事件。

2020年5月10日母亲节,微博短视频博主姜逸磊,也是就网民熟知的papi酱,她的一条微博引起了轩然大波。事情的起因是母亲节当天,papi酱更新动态,发出自己做了母亲的消息并祝福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表达自己做了母亲的喜悦,事情的转折点在于一个普通的微博用户“恩和”。微博用户“恩和”转发并评论了papi酱的微博说,“papi酱生娃过后变得好疲惫啊,但是孩子还是随父姓!”言语之中表达了对孩子跟随父亲姓的不满,评论经过点赞转发,迅速吸引了大量田园女权的围观,暴怒的田园女权者纷纷前来声讨,认为papi酱以独立女性自居,生孩子是对女性独立的一种侮辱,同时孩子跟随父亲姓的消息,更是刺激到了他们敏感的的神经,一时间,papi酱的微博被田园女权攻占,大骂papi酱人设崩塌,是现代独立女性的耻辱。评论中不乏“生孩子随父亲姓的女性都是母驴”“明明这么优秀的一个女性,走上了驴的道路”等人身攻击的评论。事件持续了几天之后,伴随着田园女权情绪宣泄的结束而告一段落。

王默默鼓动女性离婚事件

王默默是抖音短视频平台上一个拥有超过三百万粉丝的视频博主,她所发表的视频大体上都是在讨论中国人的婚姻问题,如“婚姻中谁管钱才合适”“我结婚要了多少彩礼”“婚后你老公为什么会变”等诸如此类的短视频。由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给人们带来了相应的压力,对于生活的琐事及矛盾,每个人都想找到突破口和宣泄的地方,同男性一样,如今女性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王默默的这些视频一出,迅速引起了广大女性的赞同,收货了大量的粉丝,但是真正引起热议的是一条名为“离婚率高,百分之七十是女性提出的”短视频,她在视频里抛出了一个“只要女人还在生孩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惊人观点,并且鼓励女性离婚,寻找自己的价值。这条视频经过网络发酵,引来了田园女权和网友的骂战,最后伴随互联网信息的高速更新,事件逐渐淡出了讨论。

离婚冷静期通过及军人婚姻法律条款事件

离婚冷静期指夫妻双方申请离婚的时候,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离婚。其目的是为了减少那些因为冲动而离婚,对以后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这条消息在微博上遭到了田园女权的大肆攻击,她们认为这条法律严重损害了女性的权利,女性应该拥有婚姻自由的权利,并认为此条法律的通过是历史的倒退,是女性权利的严重灾难。而另一条法律更是点燃了田园女权的怒火,法律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应当征得军人同意,但是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田园女权怒不可遏,直接把矛头指向了男权社会,认为女性权利的实现,必须要以女权社会为基础才能达成。这些极端愤怒,带有不良情绪的言论在网络发酵,最终因为网络信息的快速更新而再一次逐渐消失。

案例分析

群体极化与姜逸磊事件中的田园女权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者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在同一倾向的观点中,经 过群体讨论形成的群体态度,往往比个人原始态度的平均值更趋向极端化,根据群体极化假设,群体讨论会使群体的态度倾向朝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更大。

在姜逸磊事件中,群体极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群体割裂,这也是群体极化的开端,微博通过大数据算法将人群割裂,不同的人处于自己习惯的网络环境里,微博的便捷性给了人们转发和赞同所支持观点的机会,为群体分裂提供了人员准备与信息传播的可能性,是群体割裂中个人表达和个性化表达的基础。第二部分,“信息内卷化”,这一部分不同的观点进行冲突、互相僵持,极化趋势可能升级。作为网络公众人物,网民对papi酱的关注度很高,同时由于微博的便捷性,田园女权与其他网民的辩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导致观点冲突频繁,“信息内卷化”的过程变短,走向极化的可能性更高。第三部分就是极化触发,关于papi酱本人是否是独立女性的耻辱以及孩子冠姓权的辩论伴随不同的分析或情感抒发,最终引发了群体极化,完成了从个人情绪到社会情绪的转化过程,田园女权不再单单攻击papi酱个人,而是将这种情绪扩大到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权利的要求上,形成了统一的极端观点。

这种带有网络暴力性质的群体极化过程,最终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情绪,田园女权也利用这一过程实现了观点的表达,形成了统一的极端观点,并且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对真正的男女平权造成冲击。

王默默事件中的晕轮效应及自我服务偏差

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就是指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以后,这种印象会影响我们对他其他特征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一致的方式去估计他所有的特点。从王默默早期的视频来看,她都在宣扬一些积极向上的观念,如孝敬父母、努力工作、爱护动物等,通过一系列的人设打造,吸引并赢得了相当一部分粉丝的关注和认同,粉丝由此形成了对王默默的良好印象,并且对她的观点有一定的认同度。网民通过网络并不能真正的接触到王默默本人,在前期通过树立良好的人设,网民会不自觉地联想她具有善良、真诚、诚实等特点,很容易受到影响。利用这个效应,王默默开始发布一些关于婚姻和家庭的视频,鼓吹女性独立,到了后期逐渐发展为鼓励女性离婚,认为生孩子是对女性权利的侵犯,只要女性还在生孩子,就没有真正的男女平等,主要是宣传田园女权的主要思想,也就是要求男女平等却要男性承担主要责任,以女权为借口追求女性收益最大化,极大的毒害了女性的思想。

同时王默默作为田园女权的代表性人物,她的言论反映出田园女权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抱怨与指责,她们认为一切的错误都是别人的,自己没有任何过失,这正是自我服务偏差理论所指出的内容。自我服务偏差,指的是人们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田园女权往往会把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和归因于丈夫的冷漠或者不作为,认为自己在委曲求全,承受了一切,自己做的事全都是正确的。实际上,导致婚姻破裂的因素很多,夫妻双方都占有一定的责任,这种完全把错误归因于外部因素,归因于他人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

法律批判事件中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其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离婚冷静期及军人婚姻相关的法律规定,在细节上完全保证了男女双方的平等合法权利,如果对于离婚有相关意见,国家还有起诉离婚的政策,这些政策是相辅相成且完全合理的。而对于这些法律规定的反驳与批判,一方面是因为田园女权人数的众多,许多持赞同意见的人,受到他们的攻击而不再发声,因此网络上出现了一边倒的形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点是网络信息复杂且更新速度极快,很多人根本没有仔细的研究和弄懂相关法律的内容,就急于表达,抱着别人说了往往也要说的凑热闹心态,进行评论,其实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正是从众心理在网络环境下的影响。多数人不加思索的跟随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进行评论,这也是田园女权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之一。

问题延伸思考

女性对于权利的追求是合理且正当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致力于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保证男女权利的平等,女性越来越多的对于权利的诉求与发声,正反映了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的进步,微博及知乎等平台对于极端女性权利追求者以田园女权命名是带有一定的贬低意义的,田园女权的极端要求,一方面是不完全合理的,但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当下女性所拥有的权利中的一些问题,反映出我们社会中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面对极端女权现象,我们要做的是深入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而不是一味的批判和否定。

同时,任何社会现象其都有其相应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能够进行解释,我们只有透过现象,深刻的挖掘剖析其社会心理学成因,才能很好的进行解决。网络田园女权现象的背后包含多种因素,从个人层面来讲,个体的知识水平及所处的环境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只有多学习知识丰富自己,才能不被错误的观点所左右;从社会的层面来讲,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及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需要时间,更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合理的范围内争取自己的权利;从国家的层面来讲,要尽快完善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净化网络和社会环境,只有所有人团结一致,才能更好的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所以,合理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剖析社会现象,会使得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白向学,罗章.网络群体极化机制及治理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0,6(03):57-58.

[2]余东芳,钟真群.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微”时代的现象、机制与意义反思[J]教育传媒研究,2019(04):80-81.

[3]潘云梦,卜建华,张宗伟.微媒体环境下当代青年网络暴力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33(06):47-53.

[4]范莉莉.社會心理学视角下网络舆论引导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04):13-16.

[5]周威特.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效应的管理策略[J]管理观察,2019(09):98-99.

[6]张赛宜.群体性事件形成过程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政法学刊,2018,35(03):1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