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路径研究
2020-10-09毛萍
毛萍
关键词:大数据;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现实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何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如何更好地创新体制机制保障新的社會阶层人士合法权益,让其积极参与到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之中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大数据时代下关于做好新的阶层社会人士统战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重思想建设,轻实际调研。为更好地开展统战工作,相关管理部门侧重于以开展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为主,着重打造思想领域建设体系,正面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保持健康向上。但在关注思想领域建设过程中,却忽视了开展前期的需求调研、中期的关注和兴趣调研,后期的跟踪反馈调研,导致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而且许多思想教育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和政治性,难以真正激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内心的共鸣。
重整体发展,轻需求差异。相关管理部门为促进其发展空间不断创造条件和舆论氛围,在为其制定目标、措施中更多注重整体发展,以团队协作、团队研发等形式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统筹推进,进行资源整合。却忽略了阶层内部的不同个体间发展的系统化和精细化,特别是关于不同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需求方面没有进行权衡,导致许多愿景只能停留在表面。
重经济意识,轻服务意识。很多地方把精力和关注重点放在抓效益和经济发展上,尤其是对民营和外资企业推动经济建设方面,致力于其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经济效益,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但却忽略了对民营和外资企业内部需求的配套服务以及在市场经济调节作用下,对企业内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尤其是管理阶层进行有效的沟通,加强培训学习等,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民营和外资企业存在的发展困境没有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优惠、法律咨询、税收减免等服务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在发展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导致后劲不足。
重目的结果,轻方式创新。在实际操作中,更多关注的是诸如企业内部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员是否创造有效价值和利润;自由职业人员是否实现个人成长与发展;新媒体从业人员是否抓住社会焦点,引领正能量;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是否对社会建设发挥带动效应等。但忽略了对团结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方法的创新,没有形成常态化培训学习机制,开展专项调查研究,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大数据时代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路径研究
加强“大数据统筹+教育调研”双结合,建立协调有序的引导工作机制。一方面建立“新兴媒介+思想教育”激励引导机制。开设专题博客、论坛等,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教育内容、形式、载体以及对象进行明确细化,采取因材施教、差异化教育。另一方面要建立“技术分析+动态反馈”调研机制。借助大数据平台,搭建大数据技术分析库,建立系统化分类模块,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摸底调查,加强动态管理。对于新的阶层人士的需求、诉求变化进行数据调整,加强数据整理与反馈,对所提的零散意见,进行全面有效整合,及时做好资料支撑。
实现“共性联动+个性定位”双统一,建立扎实有效的联动责任机制。一方面,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保障机制。从活动组织上,设立论坛交流主题,每季度开展座谈对话;从激励措施上,对于做出重大贡献或者表现突出的,设置“优秀先锋践行者”等,给予精神及物质奖励;从办公场所上,开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站,为更好开展统战工作提供保障;从考核体系上,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纳入年终考评体系。另一方面,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互动机制。根据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进行统筹细化,设立台账,逐一梳理解决。搭建信息对接平台,便于更加合理、公平、公正地维护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权益,提升统战工作效率。
推动“效益优先+服务配套”双互补,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运行机制。一方面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直通车”大厅。建立专项服务通道,为四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提供政策解答、法律咨询、税收减免、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保障。对面临发展困难的,及时解决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对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带来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对于发挥了重大带动作用的,要作为重点扶持对象进行对接,不断扩大机遇,从而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劳动、工作和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助力“智能对接+大宣传格局”双融合,建立团结和谐的联谊联席机制。一方面创新工作方法,密切联系。开设智慧统战+专项服务系统。借助智慧城市系统,开设对接热线。建立联席联谊活动机制,从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内容开展等进行明确规定。全面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合川共建家园”意见收集制度、“互助友爱传递温暖”帮扶制度等,加强团结互助。另一方面树立“微平台”+大宣传格局。大力开展大数据与微平台专项培训班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论坛、微博以及电子政务等方式,提升微平台使用技能,简化使用程序。与此同时,建立“统战e+人”微信公众号、“社会阶层人士之声”QQ群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传递信息资源,更加迅速、了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动态,实现效率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蒙本曼.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社会阶层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9(03)
[2]王立新,毛建国,狄正华,刘晓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6)
[3]陆巧玲,李传兵.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问题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