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润匠心”的影响与意义:新媒体时代以女性为例

2020-10-09马凌云

时代人物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品读书香;书润匠心

作者简介:马凌云(1970-),女,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学位,副教授,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应用文写作理论与教学、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人们日常学习阅读中接触到的信息不断增加,接受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读书的重要。为了更好地保障广大民众每年能有一定的阅读量,2013年国家已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立法计划,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也是全民阅读日,法律介入引导民众进行阅读,可见其意义重大。

阅读是一个人开拓眼界,提升自我的最佳途径。古往今来,凡是在学问和事业上有所成就者,几乎没有不喜欢读书的。阅读好书犹如聆听长者智慧,开阔眼界,增长见闻,使之成为儒雅有内涵的人。

多数人认为,自己记忆力不够好,往日看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并非如此,用心阅读过的文字依然潜藏在心灵深处,潜移默化中滋润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随着岁月的积淀,读过的书会呈现在气质里,展现在谈吐上,蕴含在胸襟中,当然也可能显露在雅致的生活和优美的文字。

视野所及,心之所止

雄鹰翱翔天际,山河大地尽收眼底;青蛙坐井观天,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大。眼界,决定一个人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未来。“红顶商人”胡雪岩有一句至理名言:“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你的眼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国外,就能做外国生意”。眼界高远,才能从容大度,涵养性情,顶天立地,所谓“眼界高时无碍物,心源开处有清波”[1]。

眼界,是最大的财富。无论男女,不喜欢读书,眼界会狭小,灵魂可能苍白,与“雅致生活、诗意人生”难有缘;而爱读书的女人,则是这样的:

年近不惑的陈果,学养丰厚、智慧超前、胸藏沟壑,活得风情万种;

已过四十岁的翻译官张璐,十年九次担任总理记者会翻译,以知识作底蕴,以专业为基准,美成一道独具韵味的风景线;

已过不惑之年的董卿,喜爱读书,美丽常驻;主持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仪态大方、干练从容;唇齿间,既有诗词的芬芳,也有怡人心脾的知性力量,高深内功征服了台下的观众。

经典作品虽不是美容食品,但能滋润女人;不是化妆品,但能让女人容光焕发。爱读书的女性,通过与作品对话,明辨了自己的长短,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既不自大也不自卑。借助书籍读透了生活的道理,领悟了人间真谛;读懂了人生的意义,故能积极进取[2]。

品读书香,诗意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让人们懂得天地之高、乾坤之大,明白个体只是沧海一粟,所以,经常阅读的人不会禁锢在小天地,不会自苦于小情绪,而是永远乐观向上,勤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在繁琐的家务中,都能品出生活的甜美与人生的诗意。

这样说可能有人不解,每天忙工作与家务,忙老人与孩子,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读书?生活是复杂多变的,应学会变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有精读、阅读、泛读等,听读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无论是在公交车或地铁里,还是走路散步时,或者忙于家务时,都可以打开手机、戴上耳机去品读书香,慢慢欣赏。在“学习强国”里有读书频道、网络视听、新闻联播等,可以看、可以听;有文艺、有自然、有历史、有慕课等,其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也可以在微信里选择“有书”、“读书有范”、“喜马拉雅”等小程序纯粹的听书,哪怕在做饭烧菜也不误欣赏自己喜爱的经典美文,手机放在围裙口袋里,带上耳机……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一部部经典好书,一篇篇精美短文,在专业人士的阅读分享中,让听者感慨与动容。微信里“2020年最全书单——听书合集”,几乎包含了古今中外各类经典名著,是极致的文化盛宴,不仅富养精神,让灵魂充盈,还可以催眠,促进身心健康。与书为伴,清静恬淡;以书为友,不见烦忧。阅读中自由呼吸着书香中的新鲜空气,感受着生活的幸福、生命的美好。在刀光剑影的《三国演义》里,感受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情意绵绵的《红楼梦》里,感悟纯真情爱的真谛,在英雄传奇的《水浒传》里,感受兄弟情深,在神话故事的《西游记》里,读懂坚持不懈,定能取得真经。所以说,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女性,一旦喜欢上阅读,妆容、姿态之美,不以为美,那种经过书香浸润由内而外化的美——独特、幽深而鲜亮。

书香家庭,利于成长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课堂,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中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童年时代,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比较大,也喜欢模仿父母。母亲乐观向上会感染孩子,母亲求知欲强,紧跟时代步伐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母亲爱学习,坚持阅读,孩子自然喜欢读书。

读书是一个让人拓宽思维与更新自我的方式,读书让我们接触的是另一个世界,认识的是人生另一种可能性,时常读书就不会被当下的苟且和困难所牵绊,会跳出自己思维的局限,有正确的理念,坚定的方向,这些可以传递给孩子,并影响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人生格局,在不知不觉中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让书香浸润每个家庭,讓阅读走进孩子心灵深处,既增进亲子沟通,又促进家庭和谐,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阅读在家庭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涵养良好家教家风。家风是家庭的灵魂,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好母亲传承好家风,古时孟母三迁,培育出一代圣贤,欧阳修母亲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培育一代文宗。好母亲在孩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家人无法代替的,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3]。

心怀匠心,静待花开

每个行业,都有严谨专注、精益求精,令人肃然起敬的气质与灵魂,也许这就是“匠心精神”。“师者,匠心也”。身为平凡的教书匠,用几十年的春秋,用宠辱不惊和不忘初心的虔诚,在自己的园地里,在三尺讲台上为同学们用心耕耘。

要做好一名“教书匠”,就得掌握一手好的“匠艺”,在教学上要有娴熟的技能,在知识上要有能让学生信服的学识素养。多读书,读好书,如蜜蜂般博采众长,让书籍浸润心田;在书本中翱翔犹如隐居山林田园中,能避开世俗的喧闹与纷争,独享一份精神的盛宴与快乐;听书同样可以沐浴书中的阳光雨露,可以在处理家务中,亦可以在公园漫步时……让我们行动起来,在有限的旅途中,让忙碌的灵魂来一次别开生面的隐居,在“归隐”中提升自我,为更好地驾驭课堂积聚丰富的知识力量。

人生好比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份精力,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在将来内化为无形的财富,知识财富虽看不见,但它隐藏在你的言谈举止里,展现在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在学生的收获与成长中。

读书,可以让我们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借鉴别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读书,能让人成为有文化的人,成为有品位的人,成为能够欣赏美的人,自己也能成为气质美人。努力坚守心中的执念,立足岗位,悉心灌溉,怀揣匠心,奋力拼搏,静待每一朵花的绽放!

巾帼盛世,扬帆远航

站在新起点,满怀豪情,畅想未来,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期待新作为。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将围绕“凝心聚力决胜小康”的具体要求与举措,充分展示女性半边天的新风貌。

人生天地间,多读好书,让心田永不干涸,让心中充满绿意。在我们的“田地”里,用心耕耘,引领我们的学生阅读经典和佳作,在故事和语言间汲取养分,启迪智慧、美化生活;陶冶情操,涤荡灵魂。知识成就未来!有一座高山叫“书山”,有一条捷径叫“勤奋”,愿亲爱的孩子们走着捷径勇攀山顶。

教育是一段富有诗意的修行,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紧密配合。父母自身综合素质高,孩子的修养就好;营造阅读氛围,建设优良家风,引领孩子成长,是每一对父母放在首位的课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每个家庭对精神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母亲如何看待问题,将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而孩子的未来直接影响我们民族的未来,女性喜欢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就是提高民族素质。所以说,母亲多读好书利在当下,功在未来!

实践证明,無论家庭还是社会,女性的功劳都是伟大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领导岗位,在各条战线上奋勇前行,顽强拼搏。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广大女性不愧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不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不愧是撑起特色中国伟大事业的半边天!新时代巾帼不让须眉,新媒体让女性的力量不能小觑。

参考文献

[1]林晓清.“红顶商人”的魅力——论《胡雪岩全传》的思想艺术成就[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

[2]互联网:http://www.ijiandao.com/2b/baijia/351009.html长相年轻的永远是这几种人,有你吗?

[3]王廷君,古秀兰.学校和家长在家风传承中的角色定位[J].基础教育论坛,2019(36):35-36.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交互式动画在傩戏艺术中的应用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