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构成课程的教学革新研究
2020-10-09容恒晨
容恒晨
关键词:系统性知识;实践对接
当下,各国CBD(中央商务区)建筑、历届世博会场馆、重大体育场馆的外观以及标志设计(2020东京奥运会标志)都在向艺术设计领域的学习者们昭示着这么一种现象:那就是以一种基本形态、围绕着某个特定空间、运用一定的形式美法则进行重复构成而产生的一种视觉层次、律动感已然成为近期以来最为流行而时尚的艺术设计手法。
这种流行现象之所以在全世界开枝散叶并广受欢迎,其实是与人的生理习惯与情感喜好分不开的。而设计这些外观造型奇特、形式感强烈、结构鲜明的手法却与基础构成课程有着极为直接的关联性。如任课教师在学生接触这门课程之初就开始引导他们与这些大量而鲜活的设计案例相结合,必然会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其记忆深刻度。
国内关于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各艺术院校开展的专业基础构成课程改革并没能抓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与突出问题展开针对性的探讨。即使有些院校的课程改革方向思路较为正确,但还是没能抓住重点并从中解析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概念,其结果就是无法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理论,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失去掌握未来发展动向这扇大门的钥匙。
事实上,作为一门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应首先让任课教师明白以当前社会需求为中心展开教学的必要性,其次才是满足学科未来发展的需求。正所谓“学以致用”!而时下流行的诸多世界最前沿设计应用的成功案例,无不都在向教学改革者们指明了课程改革的方向。通过仔细分析这些成功的设计应用案例,专业人士会不難发现它们有着这么一些共性:基本都是先从大自然归纳总结出一些基本元素(往往以几何形居多),再让这些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形式美法则以及相应的美学原理、最终围绕着特定的空间进行的一种重复构成。
龙胜梯田、桂林山水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经典名胜,离不开它那种构成式的形式美感给人们带来的生理上的视觉层次感、及至于心理上的冲击力。比如龙胜梯田就是以一陇陇的弧线块面形态作为基本形,围绕着三角锥体样式的山丘这个空间进行有机而多变的重复构成,当这种重复达到一定的数量,映入人们眼帘的将是极为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而桂林山水则是以一座座弧线轮廓的山体形状作为基本形,在人的视觉范围内形成由近及远、千层万重般的重复,外加一条贯穿其中流动的漓江,使得整个风景壮观而不失灵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原有课程授课内容存在的问题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全国其它高校相关专业教学现状,可以发现这些课程的上课内容以及模式无外乎:简单地而笼统地介绍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基本概念;不结合应用实际或者只结合一些肤浅的缺乏代表性的应用案例、直接就各种类型的构成形式进行分类讲述;只结合一些局限性较大的领域进行案例分析,缺乏能与各具体设计专业应用相联系的实践案例分析与应用对接考量。
课程授课内容的具体革新办法:
首先要改革过去那种没有把握好时代脉搏、脱离现实情况的授课内容。比如正式授课前要首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有赖于在上这门课之前让学生明白学来何用、具体目标是什么?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其往下学习的知识更容易被记住。如若没有目的性、联系性地学习,其结果往往就是水过鸭背、学完就忘!
其次要变革的是原来笼统、模凌两可地阐述关键概念的解释方式。例如“构成三要素”在以往的相关设计专业书籍中其对于点线面如此重要的概念以及定义解释非常笼统而含糊,使得许多学生无法准确、透彻地理解其真正含义。导致后续的学习、实践往往会与前面的知识产生脱节而无法产生系统性的效用。譬如关于点与线的概念许多教材是这样介绍的:点在几何学上,只有位置,没有面积,没有任何形态和大小。但在构成设计的造型中点必须有形态、 大小、位置等视觉特征。至于面积多大是点,要根据画面整体的大小和其它要素的比较来决定。点在构成中具有集中,吸引视线的功能;通常在有效的视觉范围内、点越小,点的感觉越强;点越密集、则凝聚力就越强。而传统关于线的描述则被笼统归纳为没有粗细之分,只有长度和方向。但构成设计中的线在画面上是有宽窄、粗细和长短之分的!
再次是要变革构成课与各设计领域应用实践对接的授课内容,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尽快修正自己的知识缺陷,提高设计创意实现的成效,从而方便学生今后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尽早解决与企业单位日常工作习惯接轨同步的问题。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基本都是大类招生,往往在上完这门课程以后才开始分专业,此后学习各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有,因此、很有必要在安排授课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特点,安排符合各专业特点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务必要增加一些结合专业特点、满足专业设计要求的考核内容,让学生能真正深入地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奥妙所在,也有助于其今后在电脑设计阶段就能提前充分地考虑到是否能实现、制作周期以及成本控制等现实问题,最终实现工作效率与成本节约的双赢局面。
经过多年专业基础构成课程的教学实践,尽管之前仍存在着诸如实践场所以及实践条件、设施不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困扰,但成果也是显著的。最近指导了多届大一学生顺利完成了结合专业特点的专业实践,大大提高了其具有跟企业相关工作直接并轨、顺利胜任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相信今后本校的有关专业学生仍然能继续在未来就业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并赢得工作先机。
参考文献
[1]吴向阳,汤娜. 二维设计构成与表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罗高生.二维构成[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