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2020-10-09刘军
刘军
关键词:人工智能;人力资源;管理
现在的社会和以往不同,存在更多不确定因素,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时代的变化,使得新的职业不断出现:带货主播、电竞、网红、直升机操作手等,这些岗位都是依托于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得以迅速蹿红,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这些岗位的出现,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工智能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最早由麦卡锡提出。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以后得到迅猛发展,并迅速成为当今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根据功能情况,可以将人工智能分为三种,分别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其中弱人工智能往往只能进行单一行业的认知和操作,比如常见的国际象棋等。强人工智能则可以达到人类智力水平,能处理一些实际问题。超级人工智能往往具有独立的思想和意识,其智力水平往往超出常人。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很多环节开始代替传统人力操作,由于人工智能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统计能力和计算能力,因此人工智能往往能够取得更好更稳定的工作效果。这有助于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人工智能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
人工智能只需要合适的编码就可以高效地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并且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业务中,人工智能可以满足HR更高的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那些简单的、偏事务性的工作被人工智能代替以后如筛选简历、电话邀约面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越来越趋向于战略方向,工作内容则会趋于复杂化,即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逐步走向战略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型。
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
业务导向。人工智能,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加速市场的变化和营销模式的更新,更加加速企业发展,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紧贴这种变化,培养适应这种适应变化的企业发展人才。隆平高科隆平商学院黄院长提到:“在人工智能时代,HR要更加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本身的价值,并不是简单的提高自身绩效,而是为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服务型的工作,不仅要服务公司内部,还要服务公司的外部客户,这就需要同公司的业务部门通力合作了解公司业务的主要内容与岗位要求等,才能做好服务工作。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人工智能的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力资源管理已被重新定义了。BIM率先使用三支柱模型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所谓的三大支柱也称为人力资源的三驾马车,包括:人力资源专家中心(COE)、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SSC)、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
学习能力。四家企业的高管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了“学习能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備被研发出来,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也有不少的应用,如MR眼镜—情景虚拟培训、Saas学习平台、北森大数据测评等,可使用的工具越多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才能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工具,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实现自身抱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发展创新与社交的意识和能力。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其主要作用在于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而得到对象的准确观察结果。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不是简单的数据分析,很多情况下还需要结合对象实际情况应用良好的社交能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促进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达到最佳效果。
专注判断性工作,做到精准定位。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就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有效控制,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环节和内容中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被用于生产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强化单位的建设发展,有必要根据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建设和管理,同时注重对人工智能进行控制,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注重利用人工智能完成相应的工作,进而减少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某些环节不能简单依靠人工智能,需要主管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APP的应用使得员工招聘的形式更加多样,大大丰富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机器人以及5G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从传统的繁杂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救出来,集中精力从事管理性质工作,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同时人工智能的使用,无疑会把人力资源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企业的不断重视以及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能更好的为企业、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邓欣.人工智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市场,2019(34):112-113.
[2]赵志伟.论人工智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