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战“疫”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2020-10-09刘鹏飞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文化;疫情
作者简介:刘鹏飞,男,汉族,山西朔州人,朔州市人事考试中心高级人力资源经济师,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经过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不断锤炼和融汇,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得到了迅速完善和不断突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抗击和防控战,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测”强化疫情防控统一领导,最大程度运用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夺取了战“疫”的决定性胜利。而反观西方好多发达国家,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疫情之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魏灵公》”,我国在面对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战“疫”,恰到好处地推动“家国”、“天下”最顶层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为疫情防控胜利夯实了基础
短短几天,全国上下就可以全民自行居家隔离;短短几周,我们就可以组织全国四万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短短几个月,我国新冠疫情就由“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震中”彻底扭转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全球防疫满意度调查评价中排第一的国家……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保障我国务工人员春节后返岗复工,国家制定了大量精细的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措施:积极开展防疫宣传和疫情防控,实施分类指导,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有效对接,加强部门协同,切实维护劳动权益,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及时有效地帮助务工人员解决了各类实际问题。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各部门和企业在国家的统一指挥下分头行动,成立各层级的疫情防控工作组,有序开展返岗职工隔离和排查工作,持续加强复工消杀防护和防疫物资准备,严格实施日常监测和信息上报,严密管控人员流动管理工作等等。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国家积极给予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同时,督促企业依法依规处理好务工人员因疫情不能提供正常劳动情况下劳动关系等突出问题。
“以人为本”从国家到行业,从行业到企业,从企业到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的优势彰显无遗。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资治通鉴》”,战“疫”期间的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与我国“稳就业”、“保就业”息息相关
特殊时期,必有特殊方法,我国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市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政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用人单位则科学有序执行着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就业和招聘等工作。为了促进就业和人力资源有序流动配置,我国全面推动网络招聘等线上服务。用人单位都充分运用“互联网+”、云平台等先进的科技信息平台,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务工人员招聘力度。国家也着重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等企业招用工进行倾斜,不断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公共平台免费替企业发布岗位供求信息,引导用人单位采取电子邮件、传真、视频等形式开展远程笔试面试和人力資源培训等非现场服务。各地开展的网上招聘活动,不但大幅降低了用人单位的成本,更加快速帮助用人单位找到自己所需的新鲜血液,有效的促进和保障了就业。我们在疫情期间不仅要招到人,还要用对人,留住人,避免人力资源的不必要流失。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战“疫”期间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直接影响到企业、行业甚至国家经济的未来走势
疫情期间,我国各地都限制了人员流动,人力资源培训的实施量锐减,于是国家实施了大量对企业线上学习培训费补贴政策,使人力资源培训由线下转为线上。补贴政策惠及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企业,包括停工期间参加各类线上职业培训的职工和劳务派遣人员,以及对平台、电商以及新业态企业等都享受到了高比例补贴,彰显了国家对在疫情中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重视程度。
面对疫情,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要“内外兼修”。一方面,“修炼内功”。疫情带给企业不仅是冲击,同样也带来了一次自我锤炼的机会。对人力资源进一步精准培训与开发,是企业产品迭代、系统升级、能力提升和渠道更新的机遇。尤其现在企业面对的客户专业度越来越高,企业要加强自身业务精细化和专业化学习,科学提升内部综合实力。另一方面,“精准出击”。客户面对疫情也同样遇到了不同的困境,这时需要我们精准帮助客户排忧解难,从而可以使客户能以旧带新,进一步得到发展。通过重新梳理客户资源,真正以“亲”这种方式抓牢和扩大自己的客户资源,为市场恢复繁荣做好充分的准备。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线上转型是一条捷径,但需要有线上的基因和特有的基础,在厘清自身业务模式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应理性、分步实施线上转型。
“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韩非子·主道》”,战“疫”期间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也应该更加科学和灵活
疫情之下,有条件的企业员工会在家远程办公,制定特殊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能更好提升他们的办公效率。决策层把自己的战略进行规划之后,把工作项目层层分解下去,直到与每个员工明确工作任务,让每个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完成这个工作。所有员工分工不同,但是都是为了完成项目这个统一的目标。对整个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过程所进行科学有效的追踪,可以让企业明确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从而促进企业及时做出调整以便更好达成目标。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员工的不断成长。
正常时期在单位办公的时候,每个员工都能很容易知道相互之间应怎样协作的。而疫情期间线上办公的话,则需要更多的线上沟通,加大沟通的力度,让员工感受到他不是单打独斗,而依然是团体作战。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来解决一些线上办公的协同问题,有效地推进了员工之间的相互协作。
“有功者赏,有能者言,劳大者禄厚,才高者爵尊。——《东周列国志》”,战“疫”期间的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关乎着众多的“家”的福祉
我国的企业在做好了自身防疫措施的基础上,虽然面临着各种包括人力成本在内的降成本压力,但我国的企业还是更多考虑了人力资源精简之外的其它环节,尽可能不裁员。企业充分发挥“家人”的思维,很好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都在不断探索弹性工作新方法开发灵活用工新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员工的工作方式势必要根据形势灵活改变。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合理安排员工居家远程办公,及时为员工解忧排难,充分保障员工的薪酬和福利及时足额发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战“疫”期间借力中国文化处理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劳动关系
“和为贵”,疫情期间国家制定出台了大量保障劳动关系有关的政策要求,如:《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后务工人员返城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规定里面不但明确了各部门和企业需要落实的责任,而且科学详尽的对具体工作做了规范,从而有力保障了国民安全有序地生活和工作,也保障了国家的和谐安宁。
中国文化是独特而多元的,比如我们的居家隔离文化、中医文化、防护服涂鸦文化、防疫标语文化——归根到底,文化是我们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底蕴。正是中国文化的积淀和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才推动了我们战“疫”的胜利,这个本质的优势是别的国家无法模仿,更无法超越的。中国文化浸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势必要为我们的战“疫”胜利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人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人力资源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Z].2020-02-20.
[2]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后务工人员返城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Z]. 2020-02-26.
[3]侯晓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18(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