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学习要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

2020-10-09王新有

关键词:中国文化学习传承

王新有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一切都是围绕应试教育,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养成。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历史,还要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陶冶情操,使其能够形成正确地历史价值观,从而在滋润学生心田,丰富学生精神品质的同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这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历史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传承;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6-104-1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一切都是围绕应试教育。教师为了提高历史学习成绩,一味地要求学生抄笔记背笔记,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择手段地提高自己的历史教学成绩。只有自己所带的班级的成绩提上去了,就可以在各类评优选先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才可以提高自已的教学目标。细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身上暴露出那么多的问题,难道仅仅是因为思想品德课出了问题吗?作为初中历史课,就不该承担起这个任务吗?作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我也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比如说,我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有无数的优秀历史文化保留下来,而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学习、传承和发扬,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能够形成正确地历史价值观,进而达到滋润学生的心田,丰富学生精神品质,推动其精神性格全面发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远大教育目标,是我们学习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如何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中华民族的历史,实际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伟大而智慧的中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它是每个国民的精神财富,而对于一名中国公民来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在民族文化的宝典中撷取优秀文化,如汲取新鲜血液一样来滋养学生的身心,使他们自然健康地成长,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当中,鲁迅先生曾提到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不同的人,包括埋头苦干的,为民请命的以及舍身求取义的等等,尽管在古代很多人都是帝王将相的臣子、家仆,但他们的光辉,仍然是“正史”无法掩盖的,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翻开中国历史,从自有文字记载算起的夏商到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如鲁迅所说的“中国脊梁”式的人物,他们是我们仰望的英雄,是我们心中的勇士,也是我们敬仰的精神榜样,应该把他们的精神内化至我们的精神血液中,使其能够成为我们思想及行为的标杆。下面从五个方面去论说如何学习传承优秀中国文化:

1.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无数的优秀历史文化,而这也是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近代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遭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它能够坚强的走过来,并获得如今的地位,也是因为爱国主义。在中国历史的学习中,一定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爱国主义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与此同时,教师要收集一些有关爱国主义的英雄事迹,让这些生动鲜活的历史激励学生的思维与行动,而不是为了考试而简单的记录一个人名。

2.积极乐观的精神

清朝时期,受到闭关锁国的影响,中国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并遭到了列强的侵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们推翻了封建主义,并驱除了外辱,在经历了战火硝烟之后建立了新中国。伟大的祖国从站起来,富强起来,就是一代代仁人志士抗争的历史。不管是在在抗震救灾中,还是在抗击非典、脱贫攻坚中,都彰显了中华儿女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的战斗精神。通过这些历史事例,就可以很好的教育学生,教育他们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生活学習中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3.团结友爱

从小我们都听过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的故事,而我们也从这些故事当中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在中国历史中,每一次面临中国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华儿女都能团结起来,抵御外敌。例如,西安事变,实现了国共合作,共同御敌,最终获得了抗战的胜利。通过历史学习,可以很好地把团结友爱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

4.舍生取义,重视精神价值

舍生取义是孟子提出来的。这个义应该就是价值观。孟子在他的学说中指出如何有意义地生活。这个观点到现在也没有过时。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人人似乎都把金钱看的高于一切。导致金钱成为了人们追逐的首要目标,甚至思想和行为都会被金钱所支配,进而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使人们的精神追求出现了偏差。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必须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诚信重礼

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是礼仪之邦。文明富强使得周边国家都在不断地派人学习中国文化。古代的中国人一言一行都要合乎礼仪。可是当今有一些中学生,说谎话,说假话,不知敬畏,不懂感恩……要教育他们向古人学习,把古人身上优秀的精神品质传承下来,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

二、结语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老师不仅要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的讲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地历史价值观,滋润学生的心田,丰富学生的精神品质,让学生的精神性格得到全面发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舟曲县峰迭新区中学,甘肃 舟曲 746300)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学习传承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