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合组经过与历史意义

2020-10-09伍小东姚远

关键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伍小东 姚远

摘 要:基于抗战时期的历史档案,梳理了国立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合组成立的历史经过。地处后稷教民稼穑之地武功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与抗日战争期间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合组是现代农业文明的一次重要融汇。在强大的师资力量支撑下,国立西北农学院办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卓越,成为当时国内惟一的独立农学院,并在合组后逐步形成扎根西北、融汇世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抱负,成为当代兴学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关键词: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图分类号:F3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20)02-0153-08

作者简介:伍小东(1982-),男,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西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史。

我国向以农立国,以重农著称。农业高等教育亦为国黉国脉所系。因此,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我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农科大学——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相继更名为北京農业专门学校、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与1934年在后稷教民稼穑地、我国古代农业发祥地武功创建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经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最终合组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的历史过程实现了中华农业文明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交融,因而,彰显出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地处黄河流域的陕西,向称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我国农业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神农氏炎帝在宝鸡姜水一带“尝百草”,黄帝游牧和农耕于黄河上下游,后稷教民稼穑于有邰(今陕西武功一带)等传说。然而,发源于京师的北平大学农学院得地利之先,吸取西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中国传统农业,形成现代农学高等教育高地。然而,有关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西迁合组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的研究,一直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仅见有相关的史料整理和零星的研究工作[1-5],鉴于此,本文以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和陕西省档案馆的相关档案为基础,详细梳理了国立西北农学院成立的历史脉络和重大事件,以期全面还原这一重要历史过程,进而对国立西北农学院成立的重要意义进行述评,以展现其在中国近代农业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奉令西迁:临大联大时期的农学院

北平大学西迁长安的酝酿始于1935年12月28日,时任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向国民政府行政院提出北平大学迁陕的请求[6]。随后,邵力子又与国立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洽商迁陕事宜,并向国民政府行政院提出国立北洋工学院迁陕的建议[7]。就此,邵力子开始与两校校长徐诵明和李书田“妥商详细办法,逐步进行”。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曾派农学院院长刘运筹抵陕考察,但陕西地方财政拮据,仅能提供校舍,不能提供经费支持,遂暂时搁置。

全面抗战爆发后,教育部令国立北平大学(以下简称“平大”)、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西迁古都长安,合组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以下简称“临大”)。临大农学院的办学地点设于西安通济坊,开设有农学、林学、农业化学、农艺、农业生物、农业经济6个学系(后3系仅有四年级),临大开学后,调整为农学、林学、农业化学3个系,有学生133人,有教师31人(见表1)。

1938年4月2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迁校汉中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北联大”),农学院办学地点设于沔县(今勉县)武侯祠,3个学系的设置未变,周建侯继续担任院长。

由于迁校合组更名等原因,1938年5月3日西北联大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决议,毕业生“由原三校院发给毕业证书”,其中,1938年北平大学农学院138名毕业学生中有国立西北联大毕业生40人,1939年北平大学农学院145名毕业生中有国立西北联大毕业生32人(见表2),均发给北平大学农学院毕业证书。

1939年5月15日出版的《西北联大校刊》16期载有“应行毕业各生志愿请领国立北平大学毕业证书办法”(图1),此办法经1939年3月30日举行的联大第67次常务委员会通过,要求志愿请领国立北平大学毕业证书的学生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须为教育部分发或经本校核准之借读生、试读生或转学生;二是须呈交原校之成绩单;三是须本校训导处评定其操行在乙等以上者;四是须未经其原校开除或曾受记过之处分者。这些条件除附相应证明之外,还要“备文呈请平大办事处审核”[8]。同时,办法还规定,虽然具备以上4条规定,但不具备以下条件者,仍不能发给北平大学毕业证:一是其在原校肄业之学程、学分不足平大学分制各学院所规定之学程之单位者;二是其原校之成绩单列有不及格之科目者;三是其原校之学程与平大所规定之学程相差过远者;四是其他平大认为不能发给平大毕业证书之情形者,其他不清晰者则以《二十五年度国立北平大学一览》之规定为准。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虽然处于战争年代颠沛流离的状态,西北联大各学院仍旧按在北平时期的教学制度办学,办学标准丝毫未降低。如同西北联大常委、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所说:“洵为国家百年教育至计”“庶不使学生因数量之增加致素质之降落,影响学风殊失教育意义,总之,战时教育不应邃失平时教育模型”[9]。这足以看出,虽然处于战争时期,但联大对于学生的培养没有丝毫的松懈,从学校对学生培养的重视程度也就能推断出当时学生的学习水平,否则毕业将是一道过不去的门槛。

二、再度联合:联大农学院与西北农专的合组

(一)教育部发出合组训令

1938年6月开始,西北联大校内就已经流传农学院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组的消息,至7月21日,教育部以5942号训令的形式(图2)对外宣布“自下年度起该校农、工两学院应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及私立焦作工学院,分别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农学院及国立西北工学院,业经电令知照”[10]。至此,国立西北农学院拉开了合组发展的序幕。

1938年7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再次以第6076号训令《令发该校工农两学院合并改组办法仰遵办由》对合组事件进行督办,文中指出:“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案查该校工农两学院自廿七年度起与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及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分别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及国立西北农学院,业奉行政院核定电知并分聘李书田、胡庶华、张清涟、雷宝华、王文华等为国立西北工学院筹备委员,辛树帜、曾济宽,周建侯等为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指定李书田为工学院筹备主任,辛树帜为农学院筹备主任各在案。该校工农两院之一切设备用具及学生成绩有关文卷等项均应分别造册移交两筹备委员会点收,原属两院经费亦应自本年度起停发,另由本部发给两院经费之百分之五约计2万元作为津贴该校行政经费之用,除分令外合行抄发两院合并改组办法各一份”[11]。(图3)

(二)对合组的反对之声

平津等地高校的西迁是国民政府调整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西迁高校从自身考虑对于战后复校的念头从未放弃,并且由于合组院校之间的复杂关系,当工、农两院被独立设置的消息传出后,工学院先有拟乘机恢复“北洋”之议,原北平大学农学院师生不觉复校无望,亦起维持现状之议。北平大学校长徐诵明为《国立北平大学1939年毕业同学纪念册》所作的序中也写到:“光复河山,重返北平,不失旧物,此心未尝一日忘也”[12],这表明北平大学复校的愿望也从未泯灭。此外,徐诵明、潘承孝等59人以《为农工两院教授聘书如不续送恐各教授他往语示》的名义还致电教育部,从侧面表达了对分校的反对意见。

1938年7月27日,西北联大农学院全体学生联名呈件《呈请维护西北联合大学组织完整,恳请诸公同心协力据理力争》反对农学院独立,文中表达了三方面的意愿:一是已经认同和接受了“西北联大”的这一联合体的模式,“既联合而负其使命”,它是一个“启发边陲”“使命綦重”“共存共荣”的健全组织;二是在联大体制内,原四校各发各的毕业证,四校仍然存在,战后复校有望,“希于抗战胜利之后重回故土”;最后一个意愿即战后复校,如同李书田的“北洋梦”一样是最为重要的[13]。教育部于1938年7月28日回电,意见也很明确:一是工、农两院的分立,是“调整国立各校院系计划和抗战建国纲领”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要“谋全国高等教育机关设置之合理”和“确立西北农工教育基础之计”;二是“农工两院设备简陋,不易发展,令与附近院校合并改组成独立学院,使人力物力集中办理”,使其更为充实;三是关于战后复校问题,“至北平收复后如有设立两院必要时,仍得照旧设置,此时勿庸过虑”[14]。从教育部的回电可以看出,这显然已经从国家层面拉开了“致力于发展西北教育既定方针”和“确立西北农工教育基础之计”的帷幕。

其实,早在教育部下发合组训令之前,西北联大及工农两学院就以经费困难的原因表达了不愿分校合组的实际意愿。1938年7月11日,西北联大常委、国立西北工学院院长赖琏和尚未正式成立的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就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农两院分出后的经费困难作了详细的申诉。但是,从随后的往来文件可以看出,教育部的态度是坚决的,西北联大工、农两学院的分出与重组是不容更改的。

(三)筹备期间的历次筹备委员会

在反对合组的声音被教育部回电拒绝后,1938年9月2日,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在成都沙利文大饭店舉行了第一次会议,辛树帜、曾济宽、周建侯3人出席,讨论事项有:(1)除农艺、林学、农业化学、畜牧、农业工程5个系已决定设置外,添设园艺、农业经济、博物病虫害3个系;农业经济及园艺二年专科不必设置;(2)西北农学院经费应如何筹划案,请及时按原有校院经费尽数拨充以便完备以上各学系;(3)各主要职教员应如何拟定案,确定了各主要职务;(4)地点,武功为永久地址,沔县仍然保留[15]。

1938年11月9日,“西农”筹委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对西北联大农学院及西北农专如何接收案,推曾济宽、周建侯二委员及王恭睦先生为接收西北联大农学院委员;推周建侯、张丕介二委员及王泛月先生为接收西北农专委员,并派张远荫帮办接收事宜;接收西北联大农学院日期由接收委员决定,接收西北农专由11月10日开始。11月11日,第三次会议上讨论了新聘教员起薪日期、升级教员薪金,并确定校训拟为“勤朴勇毅”。11月26日,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举行谈话会,由曾济宽委员报告在沔县接收西北联大农学院经过。11月29日举行第四次会议。12月8日,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五次会议,讨论本院教职员学生工警等凡曾参加反三民主义、反国民党以及希图分散抗战力量之政治团体者,应如何办理,命其声明脱离案,应限于一周内分向本会办公室及训育处自动书面声明脱离并在西京日报登报声明脱离经过情形,否则一经考查证明呈经人告发查明属实时教职员解聘或解职,学生开除学籍,工警斥退等事项。12月14日举行了第六次会议。12月15日,筹备委员会向教育部报告了8月至11月底之前的筹备和接收等工作,表明接收重组工作已经大致完成[16]。12月28日,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七次会议,讨论本院接近战区,虽现状尚称安宁,但防备万一,应如何预为筹划案,议决将重要图书仪器及其他校产迁移于较安全地点存放,由处系组室场股主任开会决定之,建议教职员家属于新年后自动设法迁移。1939年1月5日举行第八次会议。1月23日举行第九次会议,讨论本院组织大纲修正问题。1月27日举行第十次会议,讨论本院驻沔办事各职员积极整理勉县校舍调查可以收容人数,如不敷全体员生工人住宿之用,应即计划简单临时校舍以备不虞案。2月8日,筹备委员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2月17日筹备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此后直至4月国立西北农学院正式成立再未召开。

就在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期间,地处陕南沔县武侯祠的西北联大农学院一度处境尴尬,原西北联大农学院院长周建侯即致函西北联大常委会,要求未正式成立前继续接受西北联大管理,联大则回复继续由院长主持(图4)。而此时,教育部已经停发了对联大农学院的经费支持,从这一回复也可知,国民政府对成立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决心和毅力。

此外,还发现了一份1938年10月18日,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向教育部呈送的一份关于聘任姜寿椿等6位职员的报告及履历表,教育部于1938年11月4日回函“均准照聘”(图5)。从此文件可知,虽然各方对于分校合组都有一些意见,但是,在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期间,各项日常的教师聘任等工作都在逐步的推进之中,这也为学校的正式成立做好了一定的铺垫。

(四)国立西北农学院正式成立

经过10个月左右的筹备,1939年4月,国立西北农学院正式成立。合组之初,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对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联大农学院、河南大学畜牧系等作了调整,成立农艺学系、森林学系、农田水利学系、畜牧兽医学系和农业化学系,以及农业经济专修科。1939年9月,教育部令辛树帜前往重庆负责党政训练班第四期教育人员训练班工作,改聘周伯敏为院长。1940年,从农艺学系中分出植物病虫害系和农业经济系。1941年,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农田水利学部。1946年,新增农业机械学系和农产制造学系。继辛树帜和周伯敏之后,章文才和唐得源曾担任院长。其中,1941年与经济部水工试验所合组成立的农科研究所农田水利学部“武功水工实验室”,开创了中国水利教育史上最早的研究生教育,李翰如、余恒睦、张灏、贾毓敏、李述斋、孙庚昌、熊运章等知名学者都是该部先后毕业的研究生。

国立西北农学院成立后,在教学研究方面注重与西北的实际建设需要相结合,积极服务于农业、林业和园艺等事业的发展,在农作物育种、家畜品种改良、以及森林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并借助学校的农业推广处和农场、林场、畜牧场等积极向农民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和手段,以农民训练班、农民夜校、农产品展览会和新旧农事讨论会等形式普及农业知识,为民风开化和西北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所独立的农业院校,西北农学院形成了农艺、植物病虫害、森林、园艺、农田水利、畜牧兽医、农业化学、农业经济、农业机械、农产制造等完整的农业学科体系,具有从专科生、本科生到研究生,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完整的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奠定了西北地区农业高等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雄厚基础。

三、两源合流:合组成立的意义与影响

(一)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

国立西北农学院合组成立后,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教授和副教授的数量逐年增加,从1940年至1949年新增人数依次为:1940年13人,1941年4人,1942年13人,1943年21人,1944年24人,1945年10人,1946年17人,1947年18人,1948年34人,1949年11人。经统计,从1933年农专筹建之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继有254名教授和副教授在国立西北农学院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其中部分著名教授在所从事的领域开创了新的分支学科或极大的开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中科院院士、胶体化学、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虞宏正(1897-1966)教授创立新的化学分支学科——土壤热力学,创建中国科学院生物土壤研究所,他十分重视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结合西北地区气候和土壤的特点开展改良土壤的科学研究,为创造新型细菌肥料、微生物固氮、同位素农业、地方病与生化微量元素等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曾获13项国家奖励和45项省部级奖励[17]。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林镕(1903-1981)开拓了中国菌物学和真菌学研究,奠基了菊科、旋花科和龙胆科等植物系统分类,编著《中国北部植物图志》第一册旋花科和第二册龙胆科、《中国植物志》(菊科)三卷册,为开展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18]。著名农学家、作物育种学家汪厥明(1897-1978)创立中国生物统计学学科,在国内高校最早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他在《圃场试验误差及其估计理论》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农业试验技术基础理论,使用试验机差合理估计法开展研究,以此开启了我国试验研究应用统计之先河[19]。家畜育种学家路葆清(1899-1964)完成我国第一部家畜育种专著——《家畜育种学》,对西北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畜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还有刘慎谔、盛彤笙、沙玉清、沈学年、涂治、王绶等一大批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著名学者,他们学贯中西,用自己留学期间所学的先进理念和科学知识,为抗战建国和开发西北培养了大批的农业专门人才,肩负起领导中国农业建设的重大责任。

(二)形成科系设置最为齐全的全国惟一独立农学院

1.形成全国惟一的独立农学院。合组初期,学院设立了6个学系(农学系设有3个组)和1个农业经济专修科(见表3),基本覆盖了农业教育的几个重要方面。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在当时,国立的西南联大、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等著名学府都还没有农学院,而在国立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四川大学也仅是设置了二级学院农学院。进而使得国立西北农学院成为当时全国惟一的独立农学院,科系设置也是最为齐全,彰显出其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

2.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继1936年与北平研究院合办中国西北植物调查所以来,1939年5月,国立西北农学院再次与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水工试验所合办武功水工实验室,以此为基础,1941年7月25日,教育部批准成立农科研究所农田水利部并开始招收研究生,当年即招收研究生3名,是为全国具备此资格的10所国立大学之一(私立大学亦有南开大学等6所)。这种地方高校与中央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模式为西北地区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成为战时发展科学研究的一个强大支撑,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学科发展得到了较大提升。合组后的西北农学院,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师队伍持续扩大,专業设置由之前的6个教学组转变为6个学系和8个本科专业,涉及农、工、管理3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发展的专业格局。同时,与学科发展相配套的三大教学支撑条件——教学试验场、图书馆和实验室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农、林、果、牧等方面的教学实验场地面积达3 582亩,其规模之大居于当时国内农科学院之首[20]。合组之后的西北农学院,师资力量之强大,学科规模之齐全,办学规模之宏大,国内现有的农业高校无出其右者,显示出较高的办学地位和发展水平。

(三)形成了扎根西北、融汇世界的办学抱负与思想

虽然地处西北地区,但国立西北农学院的办学思想和抱负并未局限于此,而是具有面向世界办学的远大目标,既能扎扎实实立足西北,又能放眼于国内外科技一流水平,办学水平“堪与美国著名之农科大学标准相同”[21]。这主要得益于学校中一大批留学归国的师资骨干,学校每一个系组的主任都有国外著名高校的留学经历,甚至连农场、林场和畜牧场的主任都是由留学国外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据统计,1937年至1949年之间,在国立西北农学院合组和发展的过程中,前后共聘请教授158名,其中82人具有国外留学背景,占到教师总数的52%[22]。他们通过购买国外期刊和翻译论文著作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通过与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交换标本和种子加强国际合作,并且亲自出国考察和进修,学习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知识,这些对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大西北的农业科技发展,无疑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著名水利学家李仪祉长期与德国导师爱理斯(Ehlers)等人保持密切联系,先后与恩格尔斯(Hubert Engels)就黄河泥沙模型试验的修改及实践进行了细致的交流,与奥利弗托德(Oliver Todd)合作修建了陕西关中地区的泾惠渠水利工程。著名育种专家王绶培育的大麦品种在美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并被定名为“王氏大麦”,1945年获得美国与加拿大大麦分类奖。著名昆虫学家周尧一生扎根西农,主编的《中国之昆虫》以中、英、意、拉丁文等文字刊登“纯正的与应用的研究报告”,并将《昆虫通讯》等期刊交流到了英、美、日、意等国,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此外,还有数十人次出国考察或进修,水利专家沙玉清派赴英、法、荷、德等国考察水利。他们都是国立西北农学院扎根西北、融汇世界办学的优秀典范,也正是这样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扎根在祖国偏远的大西北,在战争滋扰和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为西北乃至全国的农林畜牧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联芳.西北农业大学校史(1934-1984)[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1-280.

[2] 中国农业大学档案馆.中国农业大学史料汇编(1905-1949,上下卷)[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1-1056.

[3] 姚远.西北联大史料汇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1-794.

[4] 王建领,郑惠姿,姚远,等.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档案史料选编[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1-1 464.

[5] 姚远.衔命东来:话说西北联大[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8:1-517.

[6] 行政院关于邵力子请将北平四所大学迁移一所进陕致教育部函(笺函第二九八号)[Z]//国民政府行政院民国档案.1935年12月28日.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35.

[7] 关于邵力子提议将国立北洋工学院西移事致教育部笺函(笺函第三二九号)[Z]//国民政府行政院民国档案,1936年1月3日.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936.

[8] 西北联大.应行毕业各生志愿请领国立北平大学毕业证书办法[J].西北联大校刊,1939(16):7.

[9] 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童冠贤、李蒸、徐诵明、陈剑翛、李书田呈教育部函[Z]//西安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国立西北大学档案,1937年11月6日.西安:陕西省档案馆,67-5-292,1937.

[10] 教育部训令(汉教第5942号)[Z]//教育部国立西北大学档案,1938年7月21日.西安:陕西省档案馆,6753061,1938.

[11] 教育部训令(汉教第6076号)[Z]//教育部国立西北大学档案,1938年7月27日.西安:陕西省档案馆,675306-4,1938.

[12] 徐诵明.国立北平大学一九三九年毕业同学纪念册序[M].汉中:国立西北大学,1939:5.

[13] 呈请维护西北联合大学组织完整,恳请诸公同心协力据理力争[Z]//国立西北大学档案,1938年7月27日.西安:陕西省档案馆,67-5-306-2,1938.

[14] 教育部真电[Z]//教育部国立西北大学档案,1938年7月28日.西安:陕西省档案馆.67-5-306-2,1938.

[15] 國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Z]//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国立西北农学院民国档案,1938年9月20日.西安:陕西省档案馆,1938.

[16] 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关于报送工作报告事给教育部的函(呈字第137号)[Z]//国立西北农学院筹备委员会国立西北农学院民国档案,1938年12月15日.西安:陕西省档案馆,84-2-318,1938.

[17] 王治浩.中国化学家与化学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6-109.

[18] 钟科,胡晶.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生物学地学部[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64.

[19] 张仲葛.东莞扫市政协协编张仲葛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515-516.

[2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档案馆.民国西农纪事[M].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59-63.

[21] 熊伯蘅.校庆日告回校校友[J].国立西北农学院院刊,1947(7):2.

[22] 王哲,姚远.海外留学要素与西北农林师资结构的历史考察[C]//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八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内部资料.2019:398-408.

(责任编辑:马欣荣)

猜你喜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朔州市科技局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支教团:情暖寒冬,点亮微心愿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ESI学科发展分析
构建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娄钢绘画作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2016年全国大面积推广猕猴桃新品种“农大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