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赤峰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
2020-10-09祝凤娇张雪
祝凤娇 张雪
摘 要 近年来,农产业和互联网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智慧农业理念由此诞生。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背景,分析赤峰农业发展现状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发展模式,提出赤峰智慧农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 赤峰 智慧农业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伴随互联网+战略的深入践行,农业生产和互联网技术产业不断结合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开始形成,即智慧农业。该农业发展模式凭借互联网技术力量,真正落实了传统农业于生产时期的精准管理、智能决策以及自动化控制,令农业生产环节更为科学,各要素使用率更高效。同时,在销售阶段延伸信息渠道以及流通渠道,供给个性化服务,令传统农业生产、供给与营销联系更加密切,农业整体生产水平、经济效益以及农产品质量均获得明显提高。在此背景下,探究赤峰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发展模式,提出赤峰智慧农业发展路径,对赤峰农业发展与转型升级将带来积极影响。
1赤峰农业发展现状
赤峰地区在内蒙古农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著有当地品牌“阿旗绿豆”、“敖汉小米”以及“林西荞麦”等。然而,在享受赤峰当地近些年农产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亦面临诸多困境,如发展模式陈旧、结构单一等问题,这些均是限制赤峰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与生态的和谐统一,真正落实智慧农业发展,是现如今赤峰农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发展模式
在环境压力巨大、资源匮乏以及人口众多的当下,赤峰地区农产业发展应积极变革传统模式,坚定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在落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可达到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目的。为有效解决农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可树立智慧农业发展理念,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促使赤峰地区农产业摒弃传统粗放式的生产模式,迈向智能化、集约化与数据化方向发展。智慧农业以现场部署的传感设备为依托,动态化检测农作物全过程生长数据,施肥与灌溉等相应生产决策亦不再过度依赖以往经验,而是根据农作物具体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农作物实际需要多少养分与水分便输送多少,因此在智慧农业发展中,生产决策由以往凭借经验向依靠数据“说话”的方向转变。
3“互联网+”背景下赤峰智慧农业发展路径
3.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
互联网+战略环境下,提倡以互联网思维为基准发展农产业,加强互联网技术于农产业领域的渗透,落实对于传统农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农业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农业生产调节供给科学理据,比如,大数据中心展厅作为智慧农业有效展示的窗口,亦是赤峰地区农产业发展现状的缩影。这一大数据展厅有诸多因模块组成,包括绿色生态互动投影长廊、大数据采集与信息处理系统、电子沙盘以及精准灌溉实地模拟等。生态互动投影长廊所呈现的是由墙壁和整块地面所组成的自然虚拟世界。在投影池塘当中不断游动的小鱼,可智能识别脚步声,小鱼会迅速躲开人走到之处。随着相关人员走进大厅的脚步声,在墙壁上虚拟的庄稼由种子萌芽开始生长,直至成熟,生动形象的电子沙盘内包括赤峰3D地貌模型以及墙面3D投影。二者融合可视化与动态化讲述了赤峰地区八千余年的农产业文明历史以及现阶段区域生态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同时亦展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在解决目前农产业发展问题方面发挥的作用,另外也为相关人士呈现了农作物生长的全过程。
3.2建设精准灌溉基地,推进农产業转型发展
近年来,互联网+战略深入践行,智慧农业被提出,赤峰地区据此建设了精准灌溉基地,通过土壤水分监测仪时刻监测土壤水分改变状况,动态化监测农作物耗水规律、活动根系以及气象生态环境等各项信息数据,综合实施人工智能化处理,落实对于自然生态的深度感知。借助智慧型气象站收集、储存、传递气象信息数据。同时,收集和农作物生长密切关联的气象参数,如大气压力、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相对湿度、雨水含量、风力速度以及风向等,同时把监测信息数据及时传输至远程服务器当中,为当地农事科学管理以及气象监测服务供给科学决策的有效依据。在赤峰这一常年干旱、降雨量少的地区推广智慧农业,对提升农牧产业生产质效,减少经营成本,推动农民增加收益,缓解资源矛盾,加强农产业科技水准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赤峰地区农产业转移具有现实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问题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积极推动农产业迈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对国家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智慧农业凭借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以及互联网技术等,重视农产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赤峰作为内蒙古农产业支柱,积极打造赤峰智慧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建设精准灌溉基地,推进农产业转型发展,有助于促进赤峰乃至内蒙古农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俊仙.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模型的我国“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水平分析与路径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04):289-293.
[2] 杨生秀.基于加权变异模糊评价方法的“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4):354-360.
[3] 叶霄,曾静,杨晓,张小军.“互联网+”环境下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0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