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探究

2020-10-09唐建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孤独症师资培养儿童

唐建荣

摘 要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特殊教育人数在不断增加,特殊学校中的残疾儿童类型不断扩展,孤独症、情绪与行为障碍、多动症、学习障碍等多种类型的残疾儿童的出现和残疾学生教育形式的变化向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尤其是社会上孤独症人群的逐渐增多,孤独症儿童教育引起了我国特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的开展孤独症儿童教育,这对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的提高孤独症儿童教育水平,培养专业人才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就目前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如何培养孤独症儿童教育的师资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的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促进孤独症儿童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孤独症 儿童 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其专业化水平也日益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以社交沟通缺陷以及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發育性疾病群,社会上孤独症儿童的日益增多,孤独症不仅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而且也引起了特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以社交沟通缺陷以及刻板行为为主要表现的发育性疾病群,患病率超过1%,对孤独症儿童的治疗从1943年开始至今一直是世界性难题,随着融合教育理念对特殊教育事业地不断渗透,并基于医学界将孤独症定义为精神残疾范畴这一事实,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手段逐渐呈现出跨学科、精细化、规范化的特点,目前国际上对孤独症儿童的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教育康复,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教师成为了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主力,如何健康、有效地发展孤独症教育事业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孤独症儿童通常被安置在幼儿园、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中。这些儿童所受教育的质量直接对他们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其中教师能力有限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孤独症儿童相比较正常儿童更加需要良好的教育条件,用来补偿他们先天性的不足,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孤独症儿童难与社会交流沟通,往往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排斥,我国现行的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政策是“随班就读”,这一政策解决了一部分轻度孤独症儿童到普通学校读书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随班就读”执行中,就读学校推诿不接受、老师歧视不重视、其他正常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反对歧视现象频发,“随班就读”也经常演变为“随班混读”,特教老师在面对孤独症儿童时,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感到有些不足。面对逐渐增加的孤独症儿童和社会上相关机构对这类特教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培养擅长孤独症儿童教育的人才是我国特殊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培养高水平的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1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发展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数量激增,但是还不能满足孤独症儿童接受康复教育的实际需要。同时,孤独症教育训练的师资也面临着严重不足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连同多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意见要求,坚持质量数量并重。为提高特殊教育教师队伍质量,要制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准入制度,探索建立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加强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拓宽专业领域,扩大培养规模,满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可见,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的热点问题。而目前我国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却面临残酷的现实困境。

1.1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普遍不足

目前培智学校或孤独症康复机构从事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人员,绝大多数入职时缺乏孤独症儿童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甚至缺乏教育教学的一些基本素养。虽然一些教师具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背景,但他们不了解孤独症。也有少部分教师在职前就了解孤独症儿童教育的相关知识,但缺乏教育教学能力,不能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

1.2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师短缺及队伍稳定性不足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和孤独症康复机构对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人才具有迫切的需求,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相关的人才储备明显不够,专业背景适合的教师供不应求。这也是有经验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流动性较高的主要原因,直接的后果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在教师职后专业培训上进行长期投入,从而限制了人才质量的提升。

1.3孤独症儿童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体系不健全

一名合格的孤独症儿童教师在岗培训至少要一年,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培训完就离岗,人员的高流动性也影响机构对教育康复人员培训的积极性。而且我国培训专门儿童孤独症康复人员的机构不多,教师接受系统化的培训机会很少,主要是通过参加康复机构举办的专家讲座、远程培训等形式接受相关培训,少部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外派到大型的较完善的康复机构接受进修形式的培训。由于资金、教师数量等各方面的原因,难以开展系统的在职培训,从而造成教育人员能力不足,影响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效果。

1.4孤独症儿童教育的师资培养模式存在缺位问题

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高等院校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多以综合化的特殊教育通识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针对特定残疾类型的课程较为宽泛,常见的课程开设方式是分残障儿童类型开设如:《智障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听障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视障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等。有的院校将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有的作为选修课程,试图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几类主要特殊儿童的教育知识,提高就业适应性。但是,由于对各类型儿童的教育知识掌握得不够精细,学生在工作中难以对某个特定残疾类型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或康复,需要继续接受职后培训,职业适应期就相对较长。在现有的孤独症儿童教育职前师资培养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实践技能培养不足,理论脱离实践。有些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孤独症知识的课程只有一两门,只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孤独症,学生在毕业后是无法胜任孤独症儿童教育工作的。

2培养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的建议

2.1加强学科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为了适应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特教师资需求,特殊教育学科必须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加快课程和教材建设,设置功能齐全的实验室,加强跨学科合作研究,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缩小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儿童观,人生观。加强普通教师的特殊教育知识的培训。普校教师要继续从思想上重视特殊儿童的需要,将特殊教育理论和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并附诸行动,《特殊教育概论》教学的形式也需要不断的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

2.2健全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我们需要构建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教育模式。国家应加强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特教师资的培养力度。各地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时,要把孤独症师资培养纳入培养计划,加大专门师资的培养力度。特殊教育学校、孤独症康复机构等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培训体系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并加大免费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途径,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关部门应建立统一的儿童孤独症康复人员培训机制和公正有效的评价机制。

2.3完善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体系

我国目前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培养仍然依赖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纵向体系,在培养目标上多以培养特殊教育的“通才”为主,未凸显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的特色。建议在传统的综合与通识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细分,增加与不同残疾类型教育康复相关的内容,特别将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的人才培养作为重点目标。对通才的培养则注重知识面与适应面的宽厚,强调综合化培养,不单独分类型设置,通才的培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融合教育。建议在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层次上进一步细化结构,或者在教育康复学、康复治疗等相关专业上拓展孤独症儿童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此凸显出孤独症儿童教育人才所需具备的基础条件,按需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此外,对孤独症儿童教育的师资培养应逐步进行规范。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规范特殊教育行业角度作出了重要突破,但不同障碍类型儿童教育对教师的任职要求不同,建议相关部门从具体层面进一步规范孤独症儿童教育从业人员的任职要求。可以尝试建立孤独症儿童教育的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对从业者进行上岗前认证,以便提高孤独症儿童教育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提升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4改革孤独症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孤独症儿童教育的师资短缺与目前缺乏有效培养模式有关。在现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下,孤独症儿童教育的师资培养重在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和应用性。首先是在现有的教育康复学或特殊教育课程中增加孤独症儿童教育专业课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实行“3+1”式培养,3年的基础教育学、心理学、特殊教育、康复等基础课程,1年以孤独症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主。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总体协调和控制,或区域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使区域高等院校教育康复专业人才或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都有所侧重。二是在现有的教育康复学或特殊教育课程中适当增加孤獨症的相关课程,而实习、实践以孤独症儿童教育康复为主。建议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康复学或特殊教育专业根据地缘优势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凸显孤独症儿童教育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三是在普通师范课程体系中增加孤独症儿童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近些年来,一些普通师范院校都陆续开设了特殊教育课程,以便使毕业生在普通学校承担教学工作时能了解特殊儿童,更好地胜任随班就读工作,但课程深入度不够,学生学到的特殊教育和孤独症儿童教育知识有限。考虑到部分学生有进一步了解特殊儿童的需求,可以在普通师范教育中开设相关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在师资方面,可以聘请熟悉自闭症儿童教育的专家或者是特校教师来授课。

2.5强化社会服务的功能强化

社会服务功能是特教师资培养工作的领域扩展,涉及建立教学科研基地;结合实际与教育行政部门沟通,提出特殊教育发展的建议;将特殊儿童的家长培训纳人师资培养体系;开展特殊儿童咨询服务;在社会工作者培训中纳人特殊教育知识等。值得强调的是,满足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发展特殊教育学科,关键在于政府的重视、社会的支持和更多优秀人才的参与。

3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孤独症教育必将健康深入的发展。目前我国孤独症教育专业设置的时间不长,随着相关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和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对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发展完善。近年来我国对孤独症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相关的研究工作在不断地深入进行,这使我们对孤独症的认识也越来越完善,采取的应对措施也越来越合理。相信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有力保障下、在广大工作者的协同努力下,我国孤独症的教育水平会不断地进步,孤独症儿童教育质量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雷江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 曹凡林,刘未玲,于素耘.上海市特殊教育师资的需求及其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3.

[3] 王佳佳.辽宁省孤独症教育师资需求的现状和趋势分析[J].新西部,2004.

[4] 王姣艳.自闭症儿童教育师资培养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17.

[5] 董俊秀.浅谈自闭症儿童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

[6] 顾定倩,王雁.对高校特教学科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5.

[7] 王辉,方长春.我国特殊教育师资职前培养模式研究的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2006.

[8] 魏轶兵.特殊教育院校孤独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7.

猜你喜欢

孤独症师资培养儿童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