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嘉绒藏族服饰及其刺绣技艺的现状调查
2020-10-09欧江宇
欧江宇
摘 要:嘉绒藏族作为藏族的一个特殊支系,主要分布在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的大、小金川流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战争频发、移民众多,致使多民族聚居于此。在藏、羌、彝、汉等多个民族长期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嘉绒藏族独特的服饰文化。其服饰当中的刺绣融合了多个民族的传统技法与配色技巧,表现出了与其他藏区不同的特点。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丹巴嘉绒藏族服饰刺绣技艺存在的社区背景、嘉绒藏族的服饰元素、刺绣工艺及其传承情况等进行了整理与记录,旨在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嘉绒藏族刺绣技艺。
关键词:丹巴;嘉绒藏族;服饰;刺绣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7-0-02
一、丹巴嘉绒藏族服饰刺绣技艺存在的社区背景
嘉绒藏族主要聚居在“藏彝走廊”,以墨尔多神山为中心的大、小金川流域,包括马尔康市、小金县、金川县、丹巴县等地。其中丹巴县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雪山脉与邛崃山之间,境内最高海拔5820米,最低海拔1700米,一般高差为2000到3000米,可谓是峡谷深邃,峰峦叠嶂,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1]沿河形成的自然的通道,自古便是民族迁徙的走廊。丹巴在唐代之前曾先后属于蜀国、西羌、嘉良夷管辖。唐贞观年间,西藏的吐蕃王朝向东扩展,丹巴县境被吐蕃侵占后属吐蕃管辖。县境居民在长期与各民族的移民、士兵交往的过程中,相互融合,最后形成了在语言、服饰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嘉绒藏族。直至民国时,取丹东、巴底、巴旺三土司音译汉文首字为县名,始建丹巴县。如今丹巴县城年平均气温为12.7摄氏度,属青藏高原季风气候,日照充沛,但夏季也比较凉爽。丹巴作为嘉绒文化的核心区域,正是由于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才使得多民族迁徙与交流成为地域常态,其服饰款式与刺绣图案便是当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气候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服饰当中不仅蕴含着嘉绒藏族人民的审美追求与民族信仰,也展现了其兼收并蓄,美美与共的民族气度。
二、丹巴嘉绒藏族服饰及其刺绣技艺概况
如今,嘉绒藏族服饰可以分为日常民族服饰与节庆民族服饰两类。男性与儿童通常只有在一些重要场合或者在过节的时候才会穿着民族服饰,这使得嘉绒藏族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更具仪式感与民族性的文化载体。
节庆民族服饰又被称为盛装,较平常穿着的民族服饰更为华丽,也更加复杂。通常,女性头戴绣花头帕,将发辫盘在头上,并在发辫上装饰珊瑚或绿松石制作的饰品。过去嘉绒藏族女性会用自己的头发制作发辫,近些年由于真发发辫太重,多数人已经改为用假发制作发辫了。除华丽的头饰外,嘉绒藏族女性还会佩戴诸如银耳环、银项链、珊瑚项链、嘠乌等配饰。女性上装着立领及膝上衣,下着配百褶裙,腰间系手工编织并镶嵌银饰的花腰带,肩披四方形披风,其中上装的领口与披风的边缘处均有刺绣图案作为装饰。男性一般头戴毡帽或狐皮帽,上身穿白色长袖衬衣,外套无扣大领右襟长袍,腰束手工编织的宽毛带或宽皮带,下着长裤,脚穿长筒靴。传统男性装束还要在腰上挂藏刀,系火镰等工具与饰品。
在丹巴,因为男性与儿童平时很少穿着民族服饰,故当地嘉绒藏族的日常民族服饰主要以成年女性的服装为主。这种嘉绒女性的平常着装被当地人称为“三片”,即包括一片“头帕”,一片系于身前的“窄围腰”以及一片系于身后的“后围腰”,“三片”上面均以刺绣图案作为装饰。在丹巴县城里,也随处可见将民族服飾“三片”与汉族外套混搭穿着的中、老年女性,他们所穿着的“三片”上的刺绣图案也是不尽相同的。据了解,“三片”当中目前销量最好的是头帕,头帕不仅可以用来遮阳,还是当地女性主要的饰品。很多爱美的嘉绒藏族女性都拥有好几款不同绣花图案的头帕,在搭配不同的衣服时轮流佩戴,而且,相较于价格低廉的机绣头帕,她们更喜欢价格偏高的手绣头帕,其认为机绣的花朵死板,配色单调,不好看,而手绣的花朵则活灵活现,气韵生动,这也体现出了当地女性对美的追求。由此可见,刺绣技艺在嘉绒藏族女性服饰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了解到,嘉绒藏绣目前常用的针法主要包括打籽绣、挑绣和滚针绣,以绣一朵杜鹃花为例,通常用打籽绣针法绣花心,用挑绣针发绣花瓣和叶子,用滚针绣花的枝干。十字挑花的针法由于相对复杂,且耗时较长,已经很少用了。
三、丹巴嘉绒藏族服饰刺绣技艺传承的方式与特点
嘉绒藏族的妇女自古就有在服饰上绣花,来装扮自己的习俗。在丹巴,过去嘉绒藏族的女孩子到了12岁左右就要和母亲学习本民族服饰的制作技艺,包括刺绣,织花腰带,用牛、羊毛手工捻线,织毪子等,呈现出家族习得的传承性。多数民间美术技艺的传播,强调以艺术样谱为媒介,如年画、剪纸、刺绣都是采用画谱和花样得以流传的。[2]但嘉绒藏族刺绣技艺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母女、姐妹之间的口传心授,并没有以画谱作为传播媒介,花样也没有固定的模板,刺绣时完全是在绣布上随手、随心绣制,这也成就了嘉绒藏绣“随手绣,随心绣,张张不重样”的艺术特点。近年来,嘉绒藏绣的传承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不再拘泥于母女,姐妹之间的传承,政府、高校等机构也逐渐介入到了其传承生态之中。[3]有些生产刺绣产品的家庭作坊为扩大生产规模便成立起了公司,嘉绒藏绣也呈现出了根据市场需求而不断创新的特点。
笔者有幸采访到了甘孜州丹巴嘉绒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扎西拉姆,1959年出生的扎西拉姆便是从7、8岁起就在家中习得了刺绣的基本技艺,12岁开始正式和母亲学习刺绣。据她回忆,其母亲和外婆都是村里绣花的好手,新中国成立前母亲会帮土司、地主、富农等有钱人家绣头帕,以换取粮食、衣服等补贴家用。其母亲常常和她们姐妹说,不管是什么年代,把花绣好了都有吃的。扎西拉姆20岁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电影放映、会计等与刺绣无关的行业,但其由于对刺绣技艺的热爱,工作之余一直坚持绣花。她设计的刺绣花样较其母亲所绣的在构图上更为饱满、配色也更加复杂。退休之后,她就在家中绣头帕和围腰,目前其手工制作的头帕售价在五、六百元,据说是县里卖的最贵的。2016年,扎西拉姆注册了丹巴县嘉绒服饰文化经营有限公司,2020年又成立了甘孜州女王嫁妆藏绣服饰设计制作有限公司。由于她设计的花样新颖,源于生活,配色丰富,且手工精湛,故上门购买者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产品销路好带来的问题就是靠传承人自己无法大量制作产品,于是不敢对产品进行宣传,怕订单绣不出来。如今扎西拉姆有了十几个徒弟帮她绣花,这些徒弟在丹巴县巴底乡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嘉绒藏绣培训,是扎西拉姆老师亲手教出来的。但其徒弟现在的刺绣技艺还很难做到随心随手,需要找画匠绘制辅助图案,才能完成。当谈及其子女是否还愿学习刺绣技艺的时候,扎西拉姆对女儿的刺绣天分也是赞不绝口,她的女儿今年35岁,在学校任教,平时工作繁忙,但是也会抽空做一些刺绣相关的文创产品,而且绣的花又独具自己的风格,她对女儿的创新持鼓励的态度,并且非常希望女儿以后可以继续将“随心随手”的嘉绒藏绣技艺传承下去。笔者与同伴在采访扎西拉姆老师的时候向其讨教了嘉绒藏绣的技法,她用一下午的时间手把手地教我们绣了一幅作品,可谓是将自己的刺绣技艺倾囊相授。
综上所述,如今丹巴嘉绒藏绣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在家庭内部传承,二是通过政府组织的培训班让更多嘉绒藏族妇女掌握这项技艺,三是部分高校教师以课题的形式研究嘉绒藏绣技艺,从另一个角度记录、保护与传承嘉绒藏绣。其传承特点则表现为无艺术样谱,以口传心授为主,其藏绣图案本身并不具有本真性,其随着时代与市场的变化而不停地更新换代,这与现代服饰的潮流更替可谓是异曲同工。
四、结束语
嘉绒藏族服饰是一种文化符号,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嘉绒由于处于文化边缘地带,因此自身文化丰富且具多元文化特点,在文化的选择上也具有相对的开放性。[4]嘉绒藏族的服饰与其刺绣图案一直都在本土发生着自然“流变”,但不变的是嘉绒藏族人民对自然的歌颂,以及对美的追求。目前,丹巴嘉绒藏族刺绣产品以服饰类为主,购买者主要是当地人。其包具与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仍然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并未形成批量化生产,旅游文创产品市场还未被打开,目前嘉绒藏绣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如何将嘉绒藏绣技艺更好地与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相结合,以文创产品为载体,促进嘉绒藏绣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是值得我们共同探讨与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丹巴县地方志编撰办公室.丹巴年鉴2012卷[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2]潘鲁生,唐家路.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吉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3]胡嘉玮.基于施洞苗族银饰本土纹样的首饰再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李玉琴.嘉绒藏族传统服饰变迁述论[J].西藏研究,2007(02):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