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的风格

2020-10-09王文婷

艺术大观 2020年17期
关键词:书籍艺术设计

王文婷

摘 要:在20世纪初由于西方先进科学的引入,中国平面设计有了快速的发展,报纸、杂志、图书等方面大量的发行和出版,出版业的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平面设计的进程。在20世纪初中国平面设计在受到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浪潮、日本等国家艺术设计思潮的影响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20世纪初;平面设计;发展;风格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7-00-02

在中国的20世纪初期,也就是民国时期,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特别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入,我国的大众媒体逐步发展起来,平面设计有了飞跃的发展,出版设计类繁多,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设计理念的推动必定是有市场的推动。随着各类书籍报纸出版物增加,整个出版行业欣欣向荣。“有数据统计显示,从1912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段时间内,中国出版的中文书籍达到了12万种以上,发行的报纸、杂志和期刊等多达1万多种类,这还只是保守数据。”[1]

一、20世纪初期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平面媒体只能是纸质传播的媒介,如我们熟悉的书籍、报纸、杂志等等,值得提出来的是随着当时城市商业经济的快速繁荣,市民文化的发展,同时社会变革的加剧促进了商业美术的飞跃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消费,越来越多的平面商业广告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作为商业美术的月份牌也开始盛行起来。除了商业平面广告,还有商品包装、装潢设计和纺织图案的设计也开始流行,对于当时的市场来说,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和新的思想文化的碰撞,平面媒体的发展可谓是空前的繁荣。如英美烟草公司的新式日历广告,在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商业目的。还有在上海风靡一时的月份牌广告,上海“月份牌招贴”是现代平面设计进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国内商业环境融合的产物。印刷媒介如报纸《申报》《大公报》和《时报》,画报有《世界画报》《飞影阁画报》和《摄影画报》等报刊类媒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梁启超创办的《时务报》是鼓励大众参与时事讨论的重要平台,其销量高峰期达到了12000多份。[2]

二、中国平面设计史发展初期工业化的推动

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在唐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是处于领先的地位。而到了20世纪前期,传统的社会工业开始逐渐瓦解,在动荡的政治,经济背景下,中国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中国在外来文化冲击之下如何发展自身的传统文化,如何把传统文化转变成让中国或者世界能够接受的文化。就是这个时期是也是中国设计的一个转折,西方文化与东方思想的碰撞,对于当时的平面媒体来说同样是一种转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以来,现代设计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从而具有了新的发展,是它来把传统的手工业方式取代,实现了以机器生产制造为主。机械化不仅仅带来了制造方式的飞跃发展,同时还导致了商业竞争的加剧,从而“设计”的作用开始显现,变得越来越为重要,设计也开始成为商家们为取得利益的法宝,逐渐从制造业脱离出来,成了独立的行业。在20世纪初期,国外的先进机械设备涌入中国,随着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被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取代,国民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开始发生了变化。从印刷业可以知道,大量的机械印刷,改变了国人的资讯获取的方式,各种画报、期刊和书籍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如《北洋画报》《时代》《良友》《真相》等等这些期刊上面大量刊登了广告、照片、海报、趣闻等,这些资讯满足了大家对新闻的追求,同时拓展了民众的视野,一些现代的生活方式也被国人开始慢慢了解到接受。这种文化的植入,不僅打开了商业市场,同时让设计行业变得具有高价值的产业,推动了平面设计进程。“设计”一词,作为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卢耀章在《工艺美术与社会》一文中说道:“欲振兴工业,改良日用品,在抛弃手工采用机械之际,断不可缺少高等的图案师、工程师以及有技艺,和同时达到改良国粹图案的目的”。这些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在工业化生产后开始大规模地推进,也被商业竞争推崇到一定的地位,不可否认这都在当时的社会中,现代设计极具有功利的目的,但是作为推动现代平面设计,乃至设计行业都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设计先驱的探索

当设计被认为是主流意识,同时一些先进分子开始主动去探索中国现代设计之路,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的设计路线。在接受了西方现代设计理念的同时,重新去认识中国的传统工艺,如在教育上接受日本、欧美的观念,并运用于中国的设计,使之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相融合,开辟新的思路,积极去研究探索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特别是一些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经常主动介入平面设计,并用平面设计来变成一种语言和媒介进行宣传,从而进行了文化的传播。

在民国时期,远赴欧洲和东洋日本留学的中国艺术家日益增多,他们学习并接受西方式教学模式,受到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启蒙,在现代设计主义浪潮的影响下在回到中国后,开始结合中国的实际开展了多样的倡导新式设计的活动。[3]雷圭元归国后把西方设计教程引进中国,为中国的现代设计教学做出了贡献。庞薰琹1925年留学法国,受到西方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同时立足于本民族传统,不断地吸收、融合和创新,是我国现代艺术的先驱者,同时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发展的拓荒者之一。陈之佛是中国是第一个到日本留学学习工艺美术留学生,是他将日本的图案设计介绍到中国来,在陈先生的著作里系统介绍了新艺术运动,现代设计主义运动,其中如包豪斯风格、俄国构成设计风格等。

除了一些美术界对当时设计进程的推广,一些文艺界人士也开始涉足设计圈,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不仅在文学上有相当的造诣,也是一名资深的美术设计研究者,同时他也是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的推动者之一。由鲁迅先生亲自参与的书籍封面设计多达60余本,包括其书籍的版式编排、装订等,鲁迅先生的字体设计是他内心里强烈革命愿望的写照,他更加注重书籍的整体设计,对字体大小、内页版式到选择印刷纸张和装订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考虑读者的使用感受出发,为中国五四之后书籍装帧艺术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丰子恺,是一位典型的全才,他涉及了文学、美术、音乐、翻译、教育等诸多领域,同时也是大家熟悉的漫画家,早期留学日本,受到竹久梦二等日本画家的影响,形成丰式画风,以其西洋画的功底,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韵味,并在五四时期设计了许多的书籍封面,如《爱的教育》《我们的六月》《护生画集》等,字体设计上还是采用中国传统书法的形式,结合现代特色,给整个画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钱君匋,君匋先生是一位诗、书、画、印融于一身的艺术家,任开明书籍音乐和美术总编辑。钱先生在当时被称为“封面钱”,足以说明,钱先生在书籍装帧艺术上自己独特的造诣,他主张强调民族特色,结合时代气息,力求简练、质朴的艺术特征影响了一代人。钱君匋先生为巴金先生的作品《新生》小说集设计的封面,一株小草从石梯的缝隙中顽强地生长出来,代表着新生的力量。

在那个时期,许多艺术家都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参与到平面设计中来,特别是书籍、海报,一时优秀的设计作品如雨后春笋一样,印刷行业的突起,这些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迅速地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

四、艺术院校和设计公司的蓬勃发展

除此之外,一些專门的艺术类院校的开办,专业的设计协会和设计公司也对中国近代设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的需求量增加,当时一些有志之士有感于聘用外国人做临时设计或者直接购买外国图样,同时成立了专门研究图案设计的公司,如1925年陈之佛成立了尚美图案馆,专门接办各式平面设计和丝绸、花布图案设计,庞薰琹年开办的工艺美术社,承接广告商业美术业务等。这些设计公司在当时来看,都比较短命,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些有识之士迫切想改变近代中国设计的现状。

五、结束语

20世纪初期中国平面设计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是在新旧交替及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年代,也是中国第一代设计师们把中国传统设计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有机结合的年代,并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设计作品。通过对当时文化发展的寻根了解,让我们知道中国的设计师先驱们对中国设计做出的贡献是多么的了不起,也让我们去学习当时的设计者对待设计态度,把握中国的设计历程。通过研究有助于分析当时是如何解决功能与美观,中西方文化融合的问题,为今天的中国设计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肖东发编.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2]潘君详编.上海通史·第三卷:晚清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张璇.留学生与成都近代美术教育[D].西南交通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书籍艺术设计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BUBA台灯设计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纸的艺术
书籍与少年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