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介的温度
2020-10-09蒲彦霖
蒲彦霖
摘 要:伴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图像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一种崭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以多种技术手段与视觉表象相融合的,难以准确定义的革新姿态出现在艺术史的洪潮中。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进化,数字媒体艺术已经逐渐融入大众生活的各个与艺术接壤的领域。通过科技的高速发展和艺术家们的不断尝试,作品的“美”可谓轻而易举地达到了;但由于技术更迭过快,距离观者过近等因素,“一味追求吸睛”“作品欠缺情感”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寻求观者更强烈的情感共鸣、让作品充满可被切实感受到的“温度”就成为数字媒体艺术作品需要攻克的宅重要问题。
关键词:数字媒介;视觉表象;情感温度;多重感官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9-0-02
一、“数字媒介”的衍生及发展期间的含义演化
(一)“数字媒介”的起源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整个艺术门类来说,很难从单一线状时间上找到它的起源。只能可以笼统概括为伴随“信息处理技术”的出现而融合了影像,网络等多元创作手段的一种本身极具多样性和从“信息处理技术”逐渐完善至今都极具突破性的艺术门类。
艺术首次与“数字媒介”这概念融合后被提出,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的“Video Art”。“Video”可单纯直译为视频、录像或者录影,除作品的载体为录像带或胶片,也指作品的制作是由摄像机拍摄或录制而成的。所谓“Video”也是人们在通过“数字媒介”创作艺术作品之后最直接也是最强烈的感受,即作品动了起来。
(二)“数字媒介”的含义演化
“Video Art”在中国早期发展的这二、三十年来,一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文词汇来准确反应“Video”这一词。其最初被直译为“录像艺术”,后来随着“电子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家们着眼于将“电子图像技术”与传统艺术形式巧妙结合,甚至是将重心完全放置在“电子图像处理技术”上,追求更深层次的自我意识传达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探讨。逐渐从追求“电子图像处理技术”到利用其本身固有属性进行更丰富的艺术创作。尽管如此,在当时,数字媒体艺术仍是一个试验性的、欠缺完善性的概念域。
二、“融媒体”时代下以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进程
(一)“融媒体”的产生契机及该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在艺术领域中地位变化
网络时代到来后,艺术的传播从原来的人与人,较为封闭的“中心式”模式逐渐转向互动化、全球化的“多元式”模式。“媒体”与“媒介”的概念也逐渐融入进来,有关“数字”的艺术创作打开了新的格局。大量艺术家开始涌现,且因其革新性和灵活性,使其在于社会各个与艺术接壤的领域都得到了极其迅速的传播。至此“数字媒体艺术(Digital Media Arts)”才正式从“录像艺术(Video Art)”中分离出来,“数字媒介”形成了能与电影艺术,绘画艺术,概念装置等多种艺术门类融合的,可编辑,剪辑,重组,解构的独特的艺术门类。比较典型的代表作有安迪·沃霍尔在1964年创作的《帝国大厦》以单一固定机位拍摄了纽约帝国大厦从傍晚到清晨的变化,摄影机无聊地转了一个多小时后,帝国大厦突然灯火通明,随后的六小时又一一熄灭。那唯一的一次变化却是最梦幻也是最令人欣喜若狂的体验。也从侧面证明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与传统艺术形式一样,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和独特魅力,并在艺术史上逐渐站稳脚跟。[1]
发展至今日,随着新型技术的不断产生,对“数字媒介”的掌控能力越来越成为艺术家们成功的要素之一。崭新的媒介也层出不穷。顺应时代,如今的艺术作品不应仅仅是被用来“看”,而应该是带领观众真正进入作品中。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艺术形式就无法引起人更高层次的精神共鸣,而是“数字媒介”借由科技,更容易调动人们全方位的感官来“感受”作品,这种从“Behind”到“In”以及“To Watch”到“To Feel”的转变正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融媒体时代”革命。
(二)“融媒体”时代下以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进程
而伴随着这一波“融媒体”艺术的革命,“数字媒介”供给了艺术家越发丰富、多样的创作手段,也为观者提供了更优越的审美体验。但由于其建立在以信息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在艺术情感的表达上易显得匮乏,同时,由于与观者距离拉近使得部分作品极易大量复制,模糊了艺术与商业的界限。在视觉震撼之余又易缺少心灵共鸣,让人感觉作品缺少“温度”成了当下部分“数字媒介”艺术作品的遗憾之处。因此,在这项艺术门类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工作者们应该再向前跨出一步。[2]
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情绪调动
(一)主观引导观者进行自我引导
在融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介”艺术作品,在高度审美与格调的基础上能否充分调动观看者的物理感官和心理活动就成了创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为了让“观看者”转变成“感受者”,需要人们能沉浸在作品中,即“沉浸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用巨大的屏幕 包围住人们这样简单,而是应该能协调人们的多维感官、视、听、味、嗅、触中多个或以非第一感官(视觉)为主导的多位一体的呈现效果。如德里克·贾曼的《蓝》。《蓝》全片从头至尾画面上,只是一片电子故障一般的蓝,没有剪辑和叙事性的情节,76分钟的背景音乐、医院走廊中的噪音、海浪声以及主角独白。极力弱化了视觉对于情感温度的传达。但又通过这种手段让观者有了更强的心灵震撼。《蓝》记录了贾曼与疾病共存的最后日子和他幻想中的蓝色天堂,是賈曼面对死亡时自身体验的直接呈现。《蓝》是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视觉文本”,在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举行世界首映之时,便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它放弃了传统的技法和视觉语言,企图让电影回到被发明以前的形态,引发观众进入冥想的状态。贾曼并不希望通过影像控制任何观众,他只对自己和自己的合作者负责。正如贾曼所说,我献给你们这宇宙的蓝色,蓝色,是通往灵魂的一扇门,无尽的可能将变为实。[3]
(二)利用多种感官的多重调动
另一部符合“融媒体”概念的典型作品是日本艺术家赤松音吕的系列作品《地磁水琴窑》。相较于《蓝》在该作品在视觉表象上更加脱离“数字媒介”的通俗概念。赤松音吕利用地磁、水、玻璃器、磁针这些自然界中的客观实在,将观者的视觉、听觉同时调动起来,借用日本文化语境中对于自然的敏锐感知力,扩展了水磁场的细腻音效。含蓄而深刻地传达了日本的“绥靖”这一概念,“绥靖”是日本传统园林的音响装置,发明于江户时代。水滴穿过埋在石盆下的倒置陶罐的声音通过中空的竹管产生共鸣。针头打在玻璃上的微弱声音在四周的空间产生共鸣。而据赤松音吕本人所说:我没有添加很多不必要的元素,如许多颜色、LED灯、放大的声音等,这样声学声音就会突出,观众可以集中精力听它们然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注意到地磁正在影响针头的运动。不仅形式和感官美感上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而且颇具艺术家情感的温度,同时,它更代表一种观看方式带动情绪沉浸的进步。虽说没有在表象上利用屏幕、网络、声光电等传统意义上的“数字”的形式,但其仍然符合“融媒体”艺术革命的内核。可以称其为集合了美与温度的高水准艺术作品。[4]
(三)多种情绪传递模式联动
很多人试图去解读艺术作品中所发生的一切,寻找艺术家的逻辑。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曾说过这一切只是一个梦。所以我们不一定要让观者完整的体会我们作品中的精神内核,或者把自己的想法明明白白的坦露而出。融媒体的时代下,我们要做的仅是,让每个人去观看,去体会有感情,有温度,可触及,可置身其中的作品中,然后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当作品调动了观者非第一感官(视觉)或多重感官后,更容易唤起人们生理上甚至心灵上的感受和注意,这就能将观者“招揽进门”,让人们有“感受欲”,这也是作品情绪把控力高低的首要因素,作品的美感也会在这一层面上直截了当的体现出来。而被称为美的第一目的达到了之后,如何让作品更有“温度”就称为第二个中心,也可以说是作品的重心。
四、结束语
基于这种融媒体时代下的视觉表象与感官体验,艺术家们应更注重对自己作品精神温度的营造,把原本冰冷的,单纯刺激视觉或晦涩的视觉设计作品向融媒体下的带有充沛情感,温度的方向转型。并且在作品与观者距离极进的情况下,与其耗费精力保留二者之间距离不如将问题直接抛给观者,由艺术家主观的來引导观者进行自我引导,让观者在多种感官的共鸣下或循序渐进地慢慢体味其中的情感层次与维度、或如醍醐灌顶般将情感砸向观者,而不只是将作品停留在第一步——“美”的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邱晓岩.试论数字媒体艺术的新美学特征[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2):84-88.
[2]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形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
[3]贾晓芳.数字媒体语境下视觉艺术的创新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9(22):46-47.
[4]李星.从内容到形式—德里克·贾曼电影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