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研究型学校,为师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2020-10-09王梦茜
王梦茜
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名单。全国共确定了32个示范区和99个示范校。其中,湖北省武汉市被确定为示范区,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常青一中”)被确定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去探索新型的课程、新型的教与学、新型的师资建设以及新型的管理机制。基于对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思考,2017年9月,常青一中校长魏义华提出建设“研究型学校”的发展思路,通过创设研究型课程,培养研究型教师,培育研究型学生,打造研究型文化,探索研究型教育教学新路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营造研究型文化,拉动教师教科研的“内需”
如何让教师从“教学型”转变为“研究型”,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切实拉动教师教科研的“内需”。魏义华认为,应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文化层面切入,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让教师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
构建研究型学校的理念文化。学校以“精研尚思”校风,引导教师在工作中勤于反思、善于研究,以“成就教师,成长学生,发展学校”的建设愿景引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研究型学校建设实践,发现研究之美、欣赏研究之美,促进自主发展。
创建研究型学校的组织文化。学校积极组建参与广泛、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如青年教师学习团队、学科教研团队、集体备课团队等;将挖掘内部人才与拓展外部师资相结合,为教师培训拓宽师资渠道,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培训机制。
打造研究型学校的制度文化。常青一中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构建研究型学校的制度保障体系。首先,尊重教师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的个性和差异,为教师营造一个氛围和谐、制度严明的研究环境;其次,发挥好制度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努力营造“人人善于学习”“人人善于研究”的良好研究氛围。
创新教研协作方式,培养研究型教师队伍
当教师已初步具备研究意识后,学校如何为他们“搭桥铺路”,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水平?魏义华表示:“为培养精研尚思的教师队伍,学校正在组建多类别研究型团队,搭建多样化的教科研平台,设立三个系列九大名师工作室,并进一步建设常青一中‘校本数据中心,为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组建多类别研究型团队。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组建导学案、导练案研究团队;以项目式教学为平台组建跨学科融合研究团队;以教育教学实证研究为抓手组建科研骨干团队等。通过组建多类别研究型团队,鼓励教师通力合作,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并使研究方向更为精准、具象,形成支持教与学的氛围。
搭建多样化的教科研平台。在“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理念下,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广泛的教研活动,构建“基于问题、课例跟进、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模式。在课题运行机制方面,学校以校级课题和省市规划课题为依托,积极组织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實际问题开展课题研究,着力构建教师个体研究机制、同侪互动研究机制、聚焦问题研究机制等多样化的课题运行机制。在上述过程中,学校注重强化教师的理论思维和成果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学术水平。
建立教师成长促进机制。首先,学校在进一步完善“名师工作室”培养机制的基础上,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团队,通过增加名师工作室的门类,提升名师工作室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其次,发挥“青桐计划”的师承作用,形成“师徒型人才链”,调整此前“一师一徒”的结对模式,发挥“转益多师效应”。再次,建立多元校本培训体系,加强研究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涵养思想,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常青一中尤为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名师工作室、青桐计划、岗位练兵等措施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培养出了一批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教学能手。例如:体育教师黄艳武荣获全国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地理教师胡利梅荣获全国优质地理数字资源评选特等奖、武汉市中小学教师五项技能竞赛一等奖;生物教师汪琴获国家级赛课二等奖,在2017年教师的五项技能竞赛中获得中学组第一名。2017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全国科学实验汇演展演活动上,汪琴作为唯一的一名高中教师代表,和来自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同台竞技,凭借出色的实验技能摘得二等奖。
变革教与学,从课程体系到课堂建构
在课程体系方面,常青一中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大板块的建构为载体,逐步完善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类别和主要内容,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型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主要安排国家课程中的必修和必选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拓展型课程是指学科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研究型课程主要是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与探究的过程中夯实文化基础,促进自主发展。
在研究型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具体到每一堂课,又应如何将“研究”的理念渗透其中?魏义华希望通过打造研究型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课前备课环节,教师通常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方式,每周开展两次集体备课,以编制课堂导学案和导练案为重点,整合资源,研究教法,优化手段,夯实过程,形成校本备课特色。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逐渐构建起高质量的校本备课资源库,教师能够带着研究的心态走进课堂,让教学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课堂教学环节,学校要求教师立足探究性,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核心,构建讲究合作、任务明确、以实践为主线、有具体情境、批判性思维介入的深度探究性学习形态。这种探究性学习利于培养学生谨慎谦虚的态度、乐于学习思考的品质、交流讨论的习惯、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品质;也促进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尝试研究性学习、专题式学习、任务群教学、跨学科融合学习、学习共同体式学习等多种方式。
课后的训练与巩固环节,常青一中正在探索“精准训练”的实施路径和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建设了校本数据中心,为教师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诊断服务,为学生提供自主纠错服务。通过训练,把资源提供给学生,强化学生的研究意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与自我持续学习的能力。
STR课堂教学模式是常青一中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有效路径。“STR”中的S和T分别代表学生(Student)和教师(Teacher)两大课堂主体,R既表示课堂的研究(Research)特色,也表示学校数据中心为课堂教学提供的资源(Resource)支撑。“STR”课堂教学模式包含五个环节,即自主学习(质疑存难)—小组合作(互教互学)—展示交流(答疑解难)—尝试应用(形成技能)—达标检测(总结反馈)。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强化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理科班学生李仁青表示:“这样的教学方式教会我如何进行深层次研究、如何发挥团队的力量,上讲台展示的环节更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课前到课后,激发学生“研究力”
为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发展与落地,常青一中积极开展研究型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凸显专业性,以研究性课题为载体,积极发挥专业实验室的功能,依托科研水平较强的学科教师团队,在化学、生物学、数学和通用技术等方向上进行深度探索,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全程指导,提高學生的科学素养。研学旅行突出层次性,整体规划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校本课程,以“本区域植物多样性的考察”为突破口,分年级设计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高一重在职业体验,高二重在磨砺意志,高三重在社会责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学习。
2019年5月,武汉市启动中小学自然生态课题研学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突出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校外行业机构,针对某一课题,组建导师团队、带领中小学生开展深度研学。常青一中李仁青等5名学生组成课题研学团队,前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生物技术和生物能源研发中心参观,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等,并通过团队讨论,撰写研究报告。李仁青认为这次课题研学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她学习与研究的兴趣:“科研人员看似在做一些很小的事情,但实际上对我们的生活、健康、环境都很有帮助,希望我以后也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今年,李仁青负责课题的汇报工作,向导师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导师则根据项目参与度、完成度以及现场答辩表现进行评选。他们团队所承担的“奇妙的微藻世界”这一课题获得一等奖。
从2001年建校至今,常青一中实现了从一所普通高中到市级示范高中、再到省级示范高中的跨越。葆有一所新学校的锐气与活力,常青一中仍走在探索育人模式变革的路上,推动建设研究型学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十年栉风沐雨,二十载春华秋实,走过了艰难而光荣的创业历程,常青一中即将步入新的发展时期,肩负着教育的使命,不忘来路、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