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唯善“自省”,方能“外观”
2020-10-09李香玉
李香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侵扰着我们的生活,却无法改变我们对知识的求索。2020上海书展于8月12日至18日如约而至。今年的讲座聚焦人文、历史、文学、艺术、城市、科技等方面内容,多位专家学者担纲主讲。在此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著名人文学者陈平原,以期看到更美的“读书风景”,探讨人文教育的意义。
纵有疫情起,读书依旧是最美的风景
《教育家》:今年8月,您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并带去几本新作与读者分享。能否谈谈在与读者的互动中以及在书展上,您看到了怎样的“读书风景”?
陈平原:上海书展宣传册上刊有我的短文《读书的风景及趣味》,其中提及15年前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在重视学历的现代社会,读书与职业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大学里,只讲修心养性固然不行,可都变成纯粹的职业训练,也未免太可惜了。理想的状态是,不只习得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养成高远的‘学术志向与醇厚的‘读书趣味。”
书展期间接受某电视台采访,要我谈参加上海书展的感受,我就说了一句话:“佩服上海人的胆识与教养。”疫情尚未完全过去,各地政府及官员全都如履薄冰,这个时候,不出事是第一要务。如期举办上海书展,即便已做了很多预案,也还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政府有政府的考量,上海民众的素质与教养更值得表彰。这个时候办书展,防疫措施很繁琐,需要读者认真配合。既要限制人流,又要保持氛围,分寸不太好把握。
对于读书人来说,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并与之结缘,是件很幸福的事。一般情况下,我不喜欢在书展里推广新书,感觉是在利用读者的从众心理;况且,书展里人来人往,演讲者需要“目不斜视”,我没有这个定力。但这回受邀参加上海书展,我一口就答应。这个时候,政府及民间,需要同心协力。今年我带到上海书展的有三联书店版《想象都市》《记忆北京》《当年游侠人》《学者的人间情怀》,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我在上海图书馆以及上海中心52层朵云书院所做的两场讲座,听众提问热烈,让我深感欣慰。
今年的上海书展,不再有“摩肩接踵”的场面,但众多有备而来的热心读者,还是让人很感动。看来,读书依旧是最美的风景。
《教育家》:全球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反思,让我们看到在风浪面前,人们更需要人文精神的充实。上半年疫情期间,您录制了音频节目“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也写了好几篇原本就想写的文章,算作一种自我纾解。能否以您的经历谈谈,风浪来临时,人文教育能给人带来怎样的精神力量?
陈平原:平日里以书斋阅读写作为主,课堂讲授之外,不太喜欢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普通话不标准,加上缺乏表演才华,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坚信,稍为深入的思考与表达,无法借用“道听途说”的途径。专业著作追求研究的深度,理想状态是千里走单骑,很难做到雅俗共赏。写人物的《当年游侠人》相对好读些,于是接受三联中读的邀请,姑且试试。希望能让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略为停下脚步,思考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与人生,顺便清理一下自己跌宕起伏的心情,并因而有所收获。但说实话,对着录音机演说,我还是不习惯,只能说是疫情期间所做的有趣且有益的实验。
在音频节目的导言中,我谈道:“在专业领域之外,还有自家的阅读兴趣,还能对社会发言,还敢写无关升等的文章,这种‘业余选手的架势,或许不被方家看好,我却十分倚重。以‘中国人的精神与命运为题,谈论二十位现代名家的言行与风采,虽也谈人,但不是传记,更像侧影,包含作者的个人感怀或学术发现。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讲起承转合,如此‘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要求听众有较好的文化修养,能主动补齐作者没说出来的背景知识,方能明白你的‘一得之见。……让诸多有趣味有神采的文人学者,走出专业的小圈子,方便大众欣赏与崇尚,这是本讲座的小小野心。”
专业文章不说,引一段之前的答问,更为切近当下的心境:“具体到每个人,年长的与年幼的,富裕的与贫穷的,企业家与公务员,受疫情影响很不一样。昨天是全国高考日,朋友圈里转不知出自何方的横幅,上面写着‘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看得我热泪盈眶。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困境,也都有自己的突围之道,作为经历万千坎坷的长辈,我对年轻一代不敢轻言教诲,只有深深的祝福。”
好的中学老师,不以高考为最高目标
《教育家》:《六说文学教育》凝结了您20多年对文学教育的思考与感悟,书中也涉及有关基础教育的话题。您将研究视野延伸至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是出于怎样的考量?您曾说,今天的中国,大学的问题有很多,而很多问题在中小学里面已经隐藏了。这些隐藏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陈平原:我教过几年中小学,深知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也明白难处在什么地方。大学课堂与中小学不一样,没有统一的高考作为指挥棒,比较好自由发挥。我能理解中小学校长及教师的困境,你立意高远,想为孩子们一辈子的读书习惯及趣味着想,可家长很实在,更看重的是高考分数。基于公平的良好愿望,民众要求大学录取时“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使得中学校长们的任何雄心壮志,都必须在高考成功的前提下,才可能顺利推进。压力小的大学课堂尚且不太理想,我们有什么理由指责中小学教师?这也是我虽偶尔介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但出言谨慎的缘故——深知人家不容易,你别站着说話不腰疼。
大学教授谈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兼及中小学老师的趣味及立场,否则很难让人信服。唱高调容易,说坏话、怪话、俏皮话也不难,难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何重记诵而轻体会,那是因为阅卷时强调标准答案,而不鼓励独立思考。这不仅仅是中小学的问题,大学何尝不是如此?再扩展看,这其实是文化传统及社会氛围决定的,怨不得具体的大中小学老师。上至教材编写,中则高考制度,下到阅卷标准,都是这个立场与思路。我曾经感叹:今天的大中小学生,其知识水平普遍比二三十年前大为提升,但意气风发的特异之才少了,别出心裁的批判眼光也大为减弱,长此以往,不是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