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地教语文,需深深地扎入生活
2020-10-09李香玉
李香玉
“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你是挺拔的,你的课堂就是正直的;你是端庄的,你的课堂就是高雅的;你深刻而有涵养,你的课堂就隽永悠远;你朴素又不失文艺,你的课堂就芬芳却不妖娆。爱语文,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就丰富、发展、超越自己。”浙江省特级语文教师肖培东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浅浅地教语文”。
从教整整30年的肖培东,现任职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文教学研究上,他喜欢课堂,不愿远离课堂,他把课堂作为自己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一方阵地。他常到全国各地上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可以说,他的课堂是“游走”的,他人在哪儿,课堂就在哪儿,唯一不变的是他的语文教育初心——“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心里的肤浅,我相信,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眼里的低矮,我相信,矮到能扎根的思想,真切地凝聚起来,就是厚度。深刻和睿智,其实都是在清浅的眼里、纯真的心里。”
一堂真正的好课,一定是思维碰撞的课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主要是通过“师讲生听”完成信息传递。随着教改的深入,课堂教学开始重视思维过程,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一堂真正的好课,一定是思维碰撞的课,一定是精神成长的课。肖培东认为,语文看起来是文字、语言,到最后一定是思维、灵魂和精神。一堂课如果缺失思维的教学,一定会走向浅表化、碎片化教学。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课堂如何让学生经历思维的流程,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肖培东说:“首先,教师要读出文本蕴含的思想,获取自己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教师如果没有思想,课堂也一定沒有思想。其次,教师要设计出有思想力的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下打开思维的大门,引导他们进入文本的深处。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关注学生的思维碰撞,为学生的学习建构一个能够训练思维、建立思维的学习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而不是机械地学和记。最后,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得到一个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是不是真正地思考过。”
肖培东通过一堂堂精彩的课例,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在他执教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尝试创作》一课时,肖培东选择了秋天最具代表性的“秋叶”,紧扣教材建议,把这一写作难度高、思维复杂的诗歌创作活动划分为几个小步骤,引导学生一小步一小步地跨越诗歌创作的思维高度。
首先,他指导学生学写一句诗,即以一首小诗《秋叶》为内容:“坡上/坡下/___/散落一地”,隐去第三句“秋天的微笑”,让学生填写。
第一个学生回答是:“坡上/坡下/秋天的叶子/散落一地。”肖培东从诗歌创作的独特思维角度加以引导:“诗人写秋叶的诗,他会不会说‘秋天的叶子散落一地?”学生若有所思地回答:“不会。因为标题就是‘秋叶,不该重复。”
他进一步引导:“题目是‘秋叶,第三句就不会直接用‘秋叶,那同学们想想看,一首写秋叶的诗歌,要表达秋叶满地的情景,但又不能直接用上这个词,诗人该用怎样一句诗来表现呢?散落一地的在诗人心里究竟是什么呢?”
这时,学生豁然开朗,七嘴八舌地进入诗歌的意象创作,使诗句具有诗味——“我觉得应该是‘秋天的颜色吧。”“坡上,坡下,秋天的颜色,散落一地”“秋天的韵味,散落一地”……当发觉后面学生的思维被前面同学所影响,沿着同一路径发展时,肖培东又及时加以引导,促进学生诗歌创作思维的发散:“同学们可以从秋叶的形、色、灵魂和情感等方面去思考。”于是,学生又创作出了以下诗句“秋天的脚步,散落一地”“凉风的身影,散落一地”“秋天的沉默,散落一地”……
作文课上,寻找学生思维的火花并点燃它
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作文课上,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唤醒学生的写作潜能?肖培东强调:“最重要的是打通学生对写作和生活以及观察世界的通道,让学生明白写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我们的眼睛,更离不开我们的心灵。”作家曹文轩曾说过:“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肖培东希望学生通过写作学会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折射生活,反映生活。“其实这个世界会提供很多写作素材,但学生往往忽略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写作思路狭窄,写作素材单一,写作视野偏小。写作首先要求学生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生活品质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并拥抱生活的人,只有如此,才能看到生活中的一草一木,看出一个普通人平凡的言行举止,才可以去倾听、理解和感悟,有感而发。”
肖培东非常重视学生的作文批改,他会用红色笔圈画出学生有个性思维的文字,表扬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立思维。“语文老师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应态度真诚,以鼓励为主,不要因批改而压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更不要因批改而虚假了学生的写作。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更需要靠兴趣来促成。”肖培东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哪怕有的学生只写了一两行字,他都会努力寻找其中所包含的闪光之处,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创造可能性。比如在写初一作文《今天真快乐》时,一名学生只写下了“今天很无聊,好像什么快乐的事情都没发生”。交上这样的“作文”,肖培东并没有批评他,反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们将“无聊”通过各种描写方式写出来,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就写出了一大段表现无聊和迷茫的语段。那个学生就觉得很奇怪,自己不经意的言说竟成就了这么好的一个描写段落,之后他很认真地把那一天无聊的状态写了出来。在批改中肖培东一语点睛:“对你而言,其实今天最大的快乐就是用自己的文笔很真实地记录了今天的不快乐。”有这样的老师是孩子们多大的幸运。
“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努力寻找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且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把火花点燃,形成一束火苗。”肖培东总结道。
“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语文教学内容庞杂,想把语文教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肖培东的课堂上,他着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寻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角度、教学途径。他强调:“我提出‘浅浅地教语文,主要是要守住语文的根,守住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语文,把语文教成语文,教成学生能懂的、热爱的语文。语文教学不能过度地追求深度,忽略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脱离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性质。语文老师要做到心中有语文,眼里有学生,把握语文的教学规律去思考,基于学生的发展去教学。”
肖培东的语文课堂,总是力求贴近语言,努力寻找最细小的语言点。谈及坚持这样做的理由,肖培东说:“语文是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门课程,语文教育有很多内容,但最核心的一定是基于语言的教学。比如阅读時不仅仅要关注情节、内容、思想,还要考虑作品的语言和表现形式。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语言和语文能力,将学生拉回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和感悟当中,让学生重视对文本语言的品析。我们要朝向语言的海洋,眺望精神的天空。”
是什么决定你的语文课堂?肖培东希望是孩子的眼睛,是文章的思想,是文字的魅力,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精神诉求,是我们的灵魂体验,是我们的语文梦想……
浅浅地教语文,不是教浅浅的语文。浅浅地教语文,需深深地扎入生活。语文跟世界有关,跟生活有关,跟爱有关。肖培东用生活、用爱来阐释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当我走上语文讲台,面对孩子们清澈的眼睛,我总会想起我的母亲,那越发粗糙的手,那越发昏黄的眼睛,那记住了儿女们身上每一处脱线的针脚却总是忽略自己衣上补丁的心。习惯了想念,我读文章,都会努力寻找最细小的语言点,一个字,一个标点,如母亲的心。母亲的心啊,尽在我们的细微处,察觉着我们的饥寒,抚慰着我们的惶恐。我想告诉每个孩子,学语文就是在回味我们对世界最初的吮吸。我吃着她的奶长大,我的语文课里还有这样的乳香。”
没有谁从一开始就那么优秀。从任教之初走到今天,肖培东坦言:“教师的教学之路,就像人生之路一样。一条路,最迷人的地方,不是一开始就能发现它的美好,而是在摇摇摆摆之间,在迷离不定之时,慢慢通过自己的行走、观察,寻找到这条路上的美好风景。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路上一定要经历什么,包括挫折、迷茫,才能最终达到一种高度。这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在这个相对浮躁和功利的时代,一定要保持一份清醒,保持对语文的尊重,保持对语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定位。很多时候,我们走得太远却忘记回过头来看看那个起点,只有时常回头望望来时路,你才会提醒自己思考为什么要教语文、语文该教什么、语文该怎样教。时代的特点,使语文教学注定是百花齐放、众说纷纭,一位语文教师必须要定住自己的性、定住语文的性。最重要的是方向正确,否则走得再远都是一种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