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看见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看见自己
2020-10-09李香玉
李香玉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什么是真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强调,真教育要关注生命的质量与价值。從教近30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夏昆认为,教育就要“回到常识,一意孤行”。什么是教育的常识?夏昆说:“很简单,教育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行走在探索真教育的征途上并不容易,但他却笃定前行:“我坚信自己是在做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不需要解释。”
给学生“开窗”,让他们看见生命的美好
“我想打开那扇窗户,让孩子们看见世界的美好,看见生命的美好,我希望成为窗前的守望者。”
夏昆曾经无数次对学生们说过一句话:“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教做人。我的想法就是把大家从男孩教成男人,从女孩教成女人。男人应该是博学、宽容、幽默、有品位、有责任感的,女人应该是美丽、温柔、善良、知性的。”在他眼里,纯粹为了应试而存在的教育根本不是真正的教育。在他的课堂里,学生们不仅学习语文,还鉴赏诗词、音乐、电影,甚至分享吉他、骑游、动漫……他说,所有的目的,是以文学之美充盈生命,以音乐之美滋养心灵,以电影之美教化人情。
1992年,夏昆大学毕业到学校教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前面几年所走的基本上是一条循规蹈矩的路。不过他始终没有停止的是阅读和学习。他深爱读书、热衷音乐,刚刚工作时哪怕工资再少,也会省出钱来买书、买磁带。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中,他的教育观念也随之更新、变化,越来越贴近生命与真实。
夏昆说,自己在教学工作上的突破与尝试始自1998年。那年,他从高一开始带一个新班,这是他喜欢的,因为他希望跟孩子们一起成长。那年,高考语文改革加入诗歌鉴赏题,为了丰富学生的诗词积累,他专门设置“课前5分钟”,让学生走上讲台作诗词赏析。夏昆说:“孩子就像是火山,被点燃之后,他们的创造力是异常强大的。”一段时间后,学生们提出,除了古诗词,还希望鉴赏他们喜欢的现代诗、外国诗。再后来,还有学生提出鉴赏歌词、宠物、城市、手账,等等。夏昆是一个心软的老师,这些要求他都一一答应了,起初应考而生的“诗词鉴赏5分钟”,终于发展成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分享课”。“教育是一件需要非常心软的人来做的事情。身为一名教师,如果心太硬,受害的就是一个个学生,而且他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啊。”夏昆真心怜惜并用实际行动守护每一个自己所教的孩子。
在孩子们的分享中,夏昆惊喜地看到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或者说他们非常渴望五彩缤纷的世界。只不过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过程当中,有意无意地将这些‘屏蔽了,仿若学生的世界里就只有学习。我希望给他们创造一个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世界。”
夏昆分享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高大帅气的逸东成绩很差,不过在一次鉴赏课上,他与大家分享了一部日本动漫,并悄悄将事先收集好的樱花花瓣藏到教室吊扇的扇页上,当教室里音乐响起,一片片樱花花瓣从缓慢旋转的扇页上片片飘落,像一阵美丽的樱花雨。直到许多年后,学生们还能回想起那次难忘的经历。”那一夜的晚自习分享课,那一片樱花雨,属于那个春天,属于那份青春记忆,也属于枯燥学习中的一抹亮色,更让成绩不好的逸东看见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有信心成为美好的自己。逸东毕业的三年之后,曾给夏昆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他到大学后经常负责一些社团活动,后来因出色的策划能力和丰富的实干经历,在与众多研究生和博士生竞聘某奢侈品牌的高层管理时,竟脱颖而出。
夏昆相信有些东西是可以翻越教室的四面墙,穿越高中的三年时光而陪伴孩子一生的。所以,他还利用晚自习给学生开设了音乐和电影鉴赏课。1998年刚刚接手高一新班时,英语老师向夏昆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些差,希望作为班主任的夏昆能帮下忙。他想到自己当年学英语的一个秘诀,于是,夏昆把吉他带进了教室,利用每星期的班会课教学生们唱英语歌。从《雪绒花》到《昨日重现》,从《无心快语》到《此情可待》,十几首歌教下来,学生的英语水平果真有了提高。“此时,我自己的英语歌曲库也差不多粮尽弹绝了,最后一次,我宣布英语歌学习告一段落,学生们都深感遗憾。当时有个男孩说了一句话:‘要是能继续下去就好了,音乐多美呀!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想,为什么一定要把音乐作为一个提高成绩的手段,为什么不干脆开成一门音乐鉴赏课?关乎灵魂的艺术,如果只有在对高考有价值的情况下才有存在的意义,这是怎样的哀伤。”于是,他带着学生们从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中感受与命运的抗争,从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中感受最美好纯洁的爱情,从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中感受信仰的神圣……“我不是音乐家,也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音乐爱好者。我希望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知道窗外有这样的景色,如果有学生能从此与音乐结缘,那将是一份额外的美好收获。”
电影鉴赏课也有它的来头。“高二语文课本中有一个戏剧单元,包括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以及莎士比亚的作品。通常老师都会在讲这个单元时给学生放相应的视频。我个人非常喜爱电影,大学期间曾组织过关于电影评论的社团。电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集合体,涉及文学、历史、地理、天文、音乐、化妆、道具等,一部好电影不亚于一本好书。我就想能否不限于课本,把鉴赏范围扩大些。而且还可以将电影作为教育的方式,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往往比一般的说教更起作用,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更为深刻。”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晚自习,整幢教学楼的其他孩子都跋涉在书山题海中,夏昆的教室却关着灯,老师和学生一起沉浸在光与影的世界里。后来,一本由夏昆和学生共同创作的《教室里的电影院》也在众多期待中付梓出版,这不仅是他和学生分享电影的真实记录,更是他们一起走过时光的美好见证。
“当了老师之后才发现,我们的教育不是什么麦田,而是一间屋子,里面关着学生,也关着老师和家长。我想打开那间屋子的窗户,成为窗前的守望者,让孩子们通过这扇窗看见世界的美好,看见生命的美好,对生活多一些信心,也能学会更多的方法与这个世界美好地相处,让他们的生命更加平和、快乐。这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事。”夏昆相信,不管是音乐还是电影,或者诗词,只要是美好的东西,都是个人成长中最宝贵的养料。
这样的老师给学生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的课堂效果究竟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一名早已大学毕业的学生小宇,这样回忆着夏昆老师:“其实最早对语文老师是失去信心的,因为从小到大遇到的语文老师不过就是喜欢照着书念,然后逼着我们背诵,我都私下怀疑过,你天天逼着我们背诵,你可都记得?……可是夏老师常年不带书,因为课文大多倒背如流,无论文言文还是白话文。上他的课一直很劲爆。”
还有一名学生曾在毕业前写道:“请不要忘记我们的课堂。没有过多严肃,只有搞笑轻松,没有老师划出的重点,只有每个同学的精心准备。一路上,我们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我们见到了更多,了解了更多,认识了更多。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经历了风格迥异的老师和他不同的讲课方式、兴趣爱好。大家一起互动,共同学习,在学习中体味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如果不是亲自体验,怎会知道沿途风景有多美好!”
回到常识,一意孤行
“教育的常识,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不是相反。一意孤行,则意味着我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如以前一样。”
夏昆说高中学生苦,他说青春应该丰富。作为高中语文老师的他坚定地认为:“语文从来不是割裂开的文字,不是试卷上的分数,不是教学的任务。语文在生活中,也在人生中。语文是美学,是中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这样的美,应该值得欣赏,并且一定有魅力。”所以直到今天,20多首世界名曲、10余部电影,在学习高度紧张的高中阶段,依然在夏昆所教的一个个班级里上演着。曾经一位同事酒后吐真言:“我比你大一些,也快退休了,就算是个老大哥给你些建议吧。不少领导巡视晚自习的时候都看见你的教室里一片漆黑,学生没有做作业,也没有考试,尽是在放歌。学生抓得不紧,成绩是不可能起来的,还有,对学生不能太心软,如果下手不狠,对学生纵容了,学生就会骑在你头上,根本不把你当回事……其实我经常替你不平。我以老大哥的身份还是要劝你,学生要以分数为主,没有分数,一切都白说。”
其实,夏昆并没有告诉他,自己曾经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应试高手,也曾经有过凭借学生优异的高考成绩获得各种荣誉的光辉岁月。只是有一件事将他彻底改变了。
“她是1998年我教的那届学生,小名叫可可,一个非常可爱的姑娘,齐耳短发,非常懂礼貌,曾经考过语文单科全市第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2001年她考上了瀘州医学院(后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但考上没多久就因不喜欢那所学校而回来复读,插班到高二,2003年再度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发布的那天上午,有人给我带话,说可可想找我聊聊,但当时我手里正好有事,也有顾虑她当时并不是我班的学生,就说改天再聊。结果,中午就听到了可可服毒自杀的消息。那是到今天为止我人生中巨大的震撼之一,很多年后提起这件事情我都止不住大哭,这么一个美好的生命在分数面前竟然毫无意义。悲痛之后我开始反思,可可陷入分数的执念,难道我们每一位老师不都是参与其中的吗?虽然我们没有明说,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暗示和强化着分数是多么重要。事实上是我们把她送上了绝路。”从那时开始,夏昆试图回到教育的原点,对教育进行一系列思考:老师到底是做什么的?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有可能选择的话,我会做什么样的教育?在面对生命的时候,成绩的地位在哪里?到底是教育为了生命,还是生命为了教育?“如果我们不改变,还会有更多的可可会走上绝路。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不能再这样当老师,成绩固然重要,但授业之上我们还要传道,在面对未成年的学生时,我们要更多地去呵护,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正在跌跌撞撞地摸索这个世界。”夏昆幡然醒悟,从此不唯分数是从,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方向。
“我无法改变大环境,但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一些事情,让孩子们少一些劳累,多一些休息,多一些阳光。至于我个人的得失,只要在我能承受的范围之内,又有什么重要的呢?更关键的是,我坚信我是在做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不需要解释。”
“回到常识,一意孤行”是夏昆始终秉持的教育理念。“所谓常识,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命的美好而非相反。一意孤行则意味着我愿意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如以前一样。”2016年,荣获中国诗词大会擂主的夏昆,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去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愿不断壮大的名气,可以带给他更大的底气,或者他本就不需要这些,因为他早已有了最终的选择。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地祝福你。”《外面的世界》,是夏昆在每届高三的最后一节课送给学生们的歌——孩子,愿你此去,桥梁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我不愿做”的背后是“我想做”
夏昆曾写过“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
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以为学生的成绩就是学生的一切。我会告诉他们,人生其实很长,每个阶段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使现在成绩不好,只要你能好好做一个人,你就会获得很多。
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看见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图办,就“恨铁不成钢”。我会告诉自己:铁就是铁,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变成钢?除了钢和铁之外,还有金、银、铜、锡、铅,只要他们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个世界就会精彩。
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除了教材教参之外几乎不看别的书,除了上班上课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做。我会告诉自己,想学写诗的人,诗歌之外的功夫其实更重要;我还会告诉自己,世界其实很精彩,不要让自己的世界变成灰色。
后来,夏昆又写了“我想做这样的老师”——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追求教育的本性,用最真实的心来从事教育。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高居于应试和分数之上,并且愿意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用温和的坚持来表明我对教育的认识,以现实功利的损失来换取教育的良知。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坚定自己的立场,即使这是一条只有我一个人走的路,我也要在这条路上一意孤行。
我想做这样的老师,因为我坚信智慧和美是教育的最高原则,其他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