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功能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空间设计探索

2020-10-09尹良伟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高校图书馆智能化

尹良伟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空间设计展开研究,探索其功能需求下的建设措施。首先,阐述了图书馆智能化空间的特征与价值分析。其次,对功能需求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空间建设需求展开分析,主要包括信息获取环境智能化、信息资源需求特色化和服务提供需求专业化。最后,阐述了功能需求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措施,主要包括智能化与技术支持、开放多元的文献信息和专业化智能服务体系。

【關键词】功能需求;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空间设计

目前,数字网络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在图书馆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高校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并且能够深度挖掘高校图书馆的潜在功能,以此满足智能化建设的需求,促进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创新与升级,确保图书馆管理的高效率,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对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图书馆应如何进行智能化空间设计以满足用户需求,本文基于此展开探索,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士提供参考。

一、图书馆智能化建设特征与价值分析

(一)特征。图书馆智能化空间建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内部的核心技术方面,图书馆智能化是以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技术,将现代先进的技术设备及系统软件有效地的整合应用于空间建设中,同时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空间资源、馆员等资源的有效融合,以此完成图书馆智能化空间设计和建造,从而为用户营造智能化的服务环境、提供优质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价值。1.多元化服务空间。大数据时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使图书馆空间资源的利用被业界关注,图书馆实体空间已从单一的借阅场所拓展为多功能场所,集文化知识、信息资源、交流沟通、休闲娱乐、创造创新等功能为一体,图书馆创新服务关注空间再造、资源融合的转变与创新,在服务理念上由传统、被动的“到馆服务”应转变为新型、主动的“多元化服务”。因此,图书馆必须做到布局科学合理、功能有效多元,可采取空间间隔、色彩搭配、气氛烘托等手段,使空间要素更具个性化和多元化,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泛在信息服务环境。2.信息化搜索文献。信息化技术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能够确保图书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和海量文献资源,打破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有效节约仓储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对文献资源进行挖掘、整理,进而建立集成的一站式文献检索平台,向用户开放更加具有个性化的、便捷的文献检索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整合的方式分析用户的阅读偏好,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文献检索和利用服务,而用户能够利用馆藏电子平台根据个人喜好对文献数据进行检索和利用。3.智能化管理体系。各种智能化硬软件的出现可以针对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服务手段进行整合,为用户开放更具有多元化的文献检索平台和获取渠道,同时能够有效节约劳动力,加强图书馆的管理能力,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对馆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另外,图书馆智能化空间建设能扩展文献数据的发展前景,使文献资源更趋数据化和电子化,有效提升文献资源的检索率和利用率。另外,工作人员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建立微信群或QQ群,对广大用户进行调查访谈,有效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4.网络共享体系。传统的纸质文献因本身的特性限制而难以进行有效的共享,加上各年度文献购置经费紧张等原因,图书馆无法利用纸质文献满足所有用户的借阅需求,图书馆的文献保障率低,无法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而智能化图书馆体系能够打破传统的限制,利用网络信息本身所具有的传播性和共享性,加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将纸质资源数字化,获取更多的数字资源,积极开展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积极参与文献资源的开放获取工作,促进不同高校之间的学术和教学资源交流,促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等,进而提升自身图书馆的馆藏价值,提高图书馆的资源数量和质量。

二、功能需求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营造智能化空间,通过空间再造、资源融合与创新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以及优质的信息服务,让信息服务与用户的工作、学习紧密关联,构建不同形态的服务体系,而“以用户为中心,因需改变”依据用户个性化、专业化、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对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进行有效再造,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创新服务,满足师生用户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一)信息获取环境智能化。高校师生用户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无论从专业学习还是个人兴趣,对新技术研究、使用都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尤其是高校学生用户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利用图书馆获取大量的学习参考资料,图书馆成为他们的第二课堂。因此,图书馆应该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升级,畅通服务渠道、完善服务内容、优化服务环境、持续进行图书馆资源与信息服务智能化。比如,学生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图书借阅、空间预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借阅图书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了全新的图书馆体验。为图书馆用户创造良好、智能的学习环境和信息获取渠道,需要借助智能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空间以及环境方面的优化,优化后的图书馆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信息资源需求专业化。每所高校都会具有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从而具备所需信息资源专业化的特点。每所高校的图书馆都应该将自身的重点与优势发挥出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自特色文献信息资源,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才能为学校与科研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成果与职能服务的效益。图书馆要进行精准的信息资源建设规划,依据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用户信息行为特征,制订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方案,统一采编流程和整合标准,持续向特色资源数据库补充信息资源,并做好网络资源、电子资源、影像资源等的管理工作,实现馆藏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向信息资源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信息服务需求多样化。高校师生用户到图书馆学习、检索和利用文献资源、获取信息服务,他们对图书馆的使用需求是多样化的,为教学、为科研、为毕业设计和为考研等,他们需要科技查新、需要查收查引、需要查询参考书籍等等,他们到图书馆不仅仅是书刊借阅,还希望能获取信息服务来帮助他们进行创新性的学习、研究,当下图书馆的工作目标就是不断满足师生用户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三、功能需求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空间建设措施

图书馆智能化空间的最终建设目标是作为一个协同有机体将图书馆内部的全部要素进行集成,进而完成更具有全面性、互通性、系统性的图书馆智能化建设设施。

(一)智能化空间建设与技术支持。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建设,空间是图书馆面向读者建立的服务渠道和服务保障,同时也是图书馆智能化的核心载体。该空间应当拥有完善的智能设备、智能感知功能,这样才能按照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系统判定与告知,进而达成图书馆之间人与资源的互动,确保工作人员、资源和用户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比如物理空间中的温湿控制系统、24小时动态监控系统、读者座位的实时监控、资源检索分析系统和大数据管控系统等。

智能化技术的使用为图书馆智能空间中的用户提供全面的阅读服务,有效促进图书馆内部空间从传统到智能的转型。比如,可以采用无线接入、人脸识别技术、计算机视觉、情感分析、云计算、局域网定位技术等新型技术,这样能够健全图书馆的技术支持,同时还能加强并优化用户的体验,以此完成人机交互和路线牵引等智能化服务。综上,图书馆智能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各类新型技术,与图书馆实体空间深度融合并创新。

(二)开放多元的文献信息。图书馆智能化空间建设对文献信息资源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技术层面上,图书馆智能化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需求和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必须建设丰富的虚拟馆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虚拟服务,并采取门户网站等方式进行外在展示,进一步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因不同的资源都拥有较强的独特性,为了给用户提供创造性学习氛围,按照其自身阅读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构建出完善的网络数据资源系统,在形态方面将纸质文献与数字化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因此,这种信息资源具有可长久发展的特性,图书馆智能化空间能够为图书馆提供源源不斷的新生资源,并且这种资源能够根据不同高校的教学和资源特色进行再生,所创造的资源更为开放、多元。

(三)专业化智能服务体系。智能服务是工作人员利用智能化服务平台服务,比如,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感知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图书馆内部的数据资源和空间进行整理分类,为用户建立感知化的功能需求服务,其中主要包含智能推送、智能查询、智能检索等服务项目,这些都属于智能服务的范畴,按照用户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还能够满足图书馆对智慧功能的需求,建立多渠道搜索引擎,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标签特点,用户可以选取标签来提交自己的读书偏好度数据。另外,图书馆也可以利用智能机器设备来取代图书管理员进行工作,其具体能够完成资源上架、文献检索、服务咨询等功能。图书馆还可以采取精准化服务体系来面对个性化需求度较高的用户,比如为用户提供面对面的写作指导、针对学校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员等建设完善的机构知识库等。按照不同的高校和不同的指定思维范畴,图书馆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使用户能够在图书馆阅读当中找到对自己学习、研究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有效激发用户的内在智慧,改变用户的思维模式。

四、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图书馆的智能化空间建设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指出了具体的建设措施和设计思路。本文认为,图书馆智能化空间建设期间应当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即高校本身的图书馆文献、空间资源特色来进行技术选择,盲目应用技术,反而会导致图书馆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应当按照用户利用图书馆文献和空间资源的偏好、功能需求和高校的特色资源进行技术整合与图书馆智能化空间构建,全方面考虑各种因素,最终形成激发用户思维模式的高级图书馆服务模式,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空间资源和信息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斐玥,刘安迪.基于功能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智能化空间设计探索[J].明日风尚,2019(2).

[2]陈露,刘羽.信息技术发展推动高校图书馆空间转型[J].汉字文化,2018,205(11):101-102.

[3]李红霞,LIHong-xia.基于Web3.0拓展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9):101-103.

[4]李慧强.利用单片机技术提高高校图书馆人员空间资源利用率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4(04):261+265.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高校图书馆智能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室内空间设计》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SOHO模式下的现代办公空间设计—婚庆展示区效果图》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娜作品——合一园艺空间设计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