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实施全人养成教育提高办学品质

2020-10-09刘俊莲

教育·校长参考 2020年9期
关键词:办学学科习惯

刘俊莲

天津市北辰区秋怡小学创建于2013年,是天津市保障房配套的一所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45平方米,设施齐备。目前在校学生1060人,27个教学班,55名教师。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全人养成教育”。2018年9月,笔者被调入秋怡小学,成为一名秋怡人,由此走进了“全人养成教育”,与老师们一起实施全人养成教育,提高办学内涵品质。

凝练“全人养成教育”内涵

学校的“全人养成教育”,是2014年天津教科院刘金明院长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帮助确立的。刘院长为其确定的内涵为:人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几方面,全人养成教育遵循“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体艺为基”的原则,突出习惯养成和行为训练,使德智体美的发展要求具体化。

我想,“全人养成教育”字面含义,是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全人教育;养成教育。

全人教育  360百科认为,全人教育的智慧来自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们的思想是全人教育的智慧之源。孔子、孟子、蔡元培、陶行知、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裴斯泰洛齐、杜威、马克思、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等,蕴含着全人教育思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生孙军对全人教育作如下界定:全人教育以儿童为核心,是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共同参与实施的整体的、系统的教育,该教育面向全体儿童,通过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家长学校等途径,致力于儿童的心智与体魄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我想,“全人养成教育”应该着重突出教育的主体——人。这个“人”字,一撇一捺,一撇代表品格,一捺代表能力,两者互相扶持,互相支撑,才形成一个完美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是德与才的和谐统一。

我的认识应该说与刘院长的诠释不谋而合,刘金明院长将其更加具象地进行了细化。如图所示:

刘院长的细化,给我们指明了实践工作的方向。

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最佳时期。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讲:教育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行为方式的自动化,是不需要思考和意志力的行为方式。当一个人形成了某种行为习惯后,是不需要别人提醒和督促的。并且,习惯是需要天长日久的养成,才可以固化。因此,养成教育是我们小学阶段工作的重点。刘院长的图解中,对于“全人养成教育”清晰地指出了应该注重学生“人格、智能、体能、体态、体形”的养成。

全人养成教育  定义:全人养成教育,是以儿童为核心,注重习惯、品格、能力的养成,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引领学生向着幸福进发的教育。

内涵:一是教育核心为儿童。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将孩子的立场作为教育的原点,以儿童作为核心。

二是终极目标为“幸福”。“引领学生向着幸福进发,教师向着幸福的教育前行”,这是我们的办学理想,也是我们的教育宣言。

三是培养焦点为习惯、品格、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聚焦习惯、品格、能力三个方面。

四是本质特点为提升素养。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它是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支撑。因此,全人养成教育的本质特点在于将习惯、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素养。

架构“全人养成教育”文化系统

朴素的教育思想作为校训引领办学追求  学校的教育思想,代表着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在我校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在追随着一种最朴素的教育思想,那就是校训“蒙以养正,立己达人”。校訓内容分别取自《易经》和《论语》。取义为:蒙童时代应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自己树立仁德的同时也帮助他人。这两者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蒙以养正”才能“立己达人”;“立己达人”又是“蒙以养正”的一个体现,而且促进“正”的深层次发展。

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确实,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其本源意义就是健全人格,激发人真善美的情感。可见,我校在建校初期已经在关注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从中构建最初的全人养成教育思想,并用这这一校训来诠释对教育本真的理解。

构架全人养成教育文化系统  理念文化——“构建怡人校园,奠基幸福人生”,知识的积累从这里开始,习惯的培养从这里起航,人格的塑造从这里起步。

主题文化——“五彩枫叶黄,片片放光芒”,老师的呵护是成长的摇篮,孩子的笑脸是永恒的追求,温馨的校园是隐形的课堂。

校风文化——“春华秋实,健康怡人”“求真务实,勤奋成才”。渊博的学识需勤奋努力,高洁的品行需求真务实,身心的健康需积极舒畅。

建构工作框架,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在开展“全人养成教育”过程中,建构工作框架,从而保证工作有原则,有方向,有效果。

工作框架:

原则: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体艺为基,突出习惯养成和行为训练。

德育:以“理想信念、生命、习惯、感恩、仪式”构成主要内容。

智育:以“习惯、阅读、思考、书写、表达” 构成主要内容。

体艺:以“习惯、兴趣、体能、审美、创新”构成主要内容。

实施“全人养成教育”

“全人养成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着重从环境建设、制度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建设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实践研究。并且,在推进过程中都是从“德育篇”“智育篇”“体艺篇”几个方面同时开展,研究过程中遵循“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体艺为基”的原则,突出习惯养成和行为训练,使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要求具体化。

环境建设  在建校初期,学校的环境建设围绕“全人养成教育”的办学理念,着重进行了大厅、楼道、围墙等主要地域的环境建设。

在后期的“全人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让全体教师和更多的孩子有强烈的归属感、幸福感。

学校每学年初,都会在入楼之处粘贴每个年级组的全体教师合影、优秀骨干教师简介、各类学生活动照片、多种学生作品……让学校的文化显现出校以育人怡、师以敬业怡、生以成长怡的三个层面的追求。

制度建设  在实施“全人养成教育”过程中,学校注重制度文化的建设和落实,积极倡导阳光精神:灿烂、光明、温暖。灿烂,代表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光明,意味着管理的透明和民主;温暖,象征着管理的人性化。

具体措施:一是将“规范、严谨、民主、激发”作为工作准则,努力提升管理效能。

二是将刚性、民主、自主相结合,发挥秋怡文化影响力,彰显自动自发。

课程建设  一是精品课程校本化。学校几年来,着重推出了“纸浆画”“硬笔书法”这两项“精品”课程。分别编写了各年级教材,由美术教师、书法教师、语文教师利用美术课、书法课、午间习字等专用时间保证实施。学校楼道内展出的各种精美的作品,既是肯定孩子们的能力,也为学校创设了浓郁的氛围。目前,“中国象棋”的课程正在开发中。

二是活动课程生活化。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全人养成教育”实施过程中遵循“生活即课程”“活动即课程”的原则,积极组织五大主题活动,努力创设“怡人”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三是素质拓展课程个性化。在素质拓展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努力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采取“点线面”立体育人策略,以期化识成智,以美育人。

若干“点”实现课程多样化。我们所谓的“点”,是指学校素质拓展课程框架分类中的各个具体项目,其中有四个“大点”,即:“非遗资源”点、“中国象棋”点、“国际跳棋”点、“书法”点。

一师一线增强校本化。在素质拓展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引领教师人人做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完善者。每个教师人人做“非遗”的挖掘者、传承者,同时,每位教师开设一门课程。全体教师的努力,再加上家长的参与,社会力量的支持,彰显我校课程的校本化、个性化、特色化。

点线面整体育人。素质拓展课程中,点线俱动,形成了立体的育人面,这个面就是:化识成智,以美育人,课程育人。

課堂教学建设  课堂教学是实施“全人养成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的重点。

一是根据核心素养,确定课堂教学方向。全人养成教育将提升素养作为本质特点。核心素养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显示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等。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那么核心任务就应该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做准备,因此,我们所教的东西就应该让学生“带得走”。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应该是指让学生掌握进行学习活动所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有专家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细细想来,这三种能力恰恰是学生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因此,我校在此基础上,确立我校的课堂教学理念。

形成全人养成教育课堂。全人课堂,自在探索;儿童中心,生活出发;安全期待,活跃飞翔。

全人养成教育课堂公约。预习后会发言;倾听时会思考;有想法会补充;有问题敢提问;有质疑敢争辩。

全人养成教育学生课堂特质。合作有自主有探究;表达有顺序有文采;倾听有修养有思考;质疑有道理有依据;学习有方法有效率。

二是围绕学科特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学科教育的内容和凭借是学科知识,但目的和落脚点是人。即学科是学科教育的手段,人是学科教育的目的。这一点和我们实施的全人养成教育是非常契合的。学科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受过这门学科教育的人所展现出的形象、气质、行为、习惯、能力、素质。我们要通过实施与该学科相关的所有学科和活动,来实现学科与学科的贯通、学科与生活的贯通、学科与活动的贯通、学科与大教育的贯通。

我们通过学科组“一课四上”研讨、备课组交流磨课的方式,不断地进行实践、反思、总结、提升,实实在在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全人养成教育的理念。

三是指向提升素养,全面评价学习过程。我们充分发挥评价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在开展常用的纸笔测试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表现性评价,以此来指引学生素养的提升。表现性评价就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项目的评价:现场朗诵、经典积累、口算达标、英语口语表达、英语朗诵、歌曲演唱、美术鉴赏、体能达标、实验操作。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小学教育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把孩子的立场、感受、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坚持孩子的发展是学校办学的原点。在“构建怡人校园,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 天津市北辰区秋怡小学)

猜你喜欢

办学学科习惯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习惯
上课好习惯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好习惯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