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76年以来黄河口泥沙淤积与扩散分析

2020-10-09师长兴

人民黄河 2020年9期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摘 要:河口泥沙沉積与扩散过程是海陆交互作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三角洲开发以及以其为出口的流域治理规划的科学基础。主要利用1976—2015年4期黄河三角洲水下地形测量数据,根据三角洲地貌发育特征,确定不断变化的三角洲前缘坡脚位置,计算清水沟和刁口河岸段分时段三角洲平原与前缘沉积量和侵蚀量。发现在1976—1981年,即河口改道清水沟初期,因河口河道一段时间内分股漫流,泥沙向远海扩散比例较大,清水沟亚三角洲沉积量占来沙比例约为70.9%,低于近几十年的平均比例。虽然黄河入海泥沙输沙率1981—2007年比1976—1981年降低近一半,2007—2015年进一步减少三分之二以上,但清水沟现行水河口三角洲淤长岸段保持了较高的泥沙沉积比例,1981—2007年达到84.2%,2007—2015年仍有73.0%。1976—2015年清水沟亚三角洲比刁口河行水时期亚三角洲滞留泥沙的比例大,而且1981—2007年清水沟亚三角洲比已废弃刁口河亚三角洲年均向海扩散泥沙量还小。计算得到从刁口河至清水沟岸段向外海的泥沙扩散量1981—2007年年均为1.75亿t,2007—2015年降低到1.10亿t。未来如果入海输沙量仍保持较低的水平,随着废弃河口岸段岸坡侵蚀速率的降低,从河口及三角洲岸坡向远海的泥沙扩散速率仍将趋于减小。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三角洲前缘边界;泥沙通量;泥沙扩散

中图分类号:P343.5;TV148+.1;TV88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0.09.008

Abstract:The processes of sediment accumulation and dispersal in estuaries are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study of land-sea interaction and also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deltas and the management of river basins upstream. Using subaqueous topographic data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recorded at four times from 1976 to 2015, this paper determined the position of the moving delta front slope foot according to delta land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calculated the sedimentation and erosion of the delta plain and delta front of the Diaokouhe and Qingshuigou sub-delta lob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1976-1981 when the Yellow River was firstly diverted to the Qingshuigou course and had a wandering channel for some years, the proportion of sediment dispersed offshore was larger, so the Qingshuigou sub-delta arrested only about 70.9% of terrigenous sediment input. Although the mean sediment discharge of the Yellow River reduced by nearly one-half from 1976-1981 to 1981-2007 and was further reduced by over two-third from 1981-2007 to 2007-2015, the sediment retention ratio of the active Qingshuigou sub-delta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reaching 84.2% in 1981-2007 and 73% in 2007-2015. The sediment retention ratio of the Qingshuigou sub-delta in 1976-2015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wing Diaokouhe sub-delta in 1965-1974, and the amount of offshore sediment dispersal from the abandoned Diaokouhe sub-delt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Qingshuigou sub-delta in 1981-2007. There was a mean volume of 0.175 billion tons was dispersed offshore annually along the coast from Diaokouhe to the Qingshuigou sub-deltas in 1981-2007, and it declined to 0.11 billion tons annually in 2007-2015. In the future, if the amount of terrigenous sediment input remains low, the rate of sediment dispersal of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will tend to decrease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erosion rate of the regressive coastal slopes. The findings are of reference value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nd coastal changes and sediment dispersal in other estuaries.

Key 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boundary of delta front; sediment flux; sediment dispersal

1 前 言

河流挟带泥沙入海后,随着入海水沙量、泥沙特征以及河口外海洋动力的变化,泥沙是沉积还是扩散,以及沉积和扩散数量都会变化[1-4]。沉积少的河口形成河口湾,沉积多的则发育成不同规模的三角洲。由于泥沙在河口的沉积与扩散过程关系到河口营养元素和污染物的迁移、生态系统的存续与发展[5-7],影响三角洲发育、海岸的蝕淤过程[8-10],三角洲的淤长还将反馈于其上游河流河道的演变[11-12],而这些自然过程对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河口泥沙沉积与扩散问题长期以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黄河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年输沙量超过亿吨的河流,河口海洋动力较弱,在河口发育了巨大的三角洲体。针对黄河口来沙有多少沉积在河口参与了三角洲建造,又有多少泥沙扩散远离河口和向什么方向扩散,以及其变化过程等问题,已经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分析探讨[13-18]。能够对黄河口泥沙扩散和沉积量进行定量分析并给出可信度较大的结果得益于黄河口几十年来基本上连续的每年一次的水下地形观测,据此数据也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14,19-25]。但由于不同学者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的沉积物容重不同、水下三角洲边界的差异,因此得出的河口泥沙沉积量和扩散量不尽相同,这将影响人们对黄河口泥沙扩散和三角洲发育规律的正确认识,不利于对未来三角洲演化的准确预测和制定合理的流域治理规划。

2 研究区概况

自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注入渤海以来,以宁海为顶点,以支脉沟口和徒骇河口为南北两端,在河口堆积形成陆地面积达5 000 km2的三角洲,其中新淤积3 000 km2。黄河三角洲由围绕多期河口河道发育的亚三角洲组成。1934年以前河口改道围绕宁海,之后围绕渔洼,如图1所示。现河口河道是1976年由刁口河改走清水沟后的河道,已行水40多a,其中1996年在渔洼以下49 km处人工改道,河口由向东南流改向北流。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 据

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进行一次河口外水下三角洲地形测量,本文收集到1976年、1981年、2007年和2015年共4年(期)测量数据。尽管数据不连续,但跨越时间长,可用于分析揭示黄河口三角洲多年冲淤变化情况。以往每年完成水下三角洲地形测量需要较长的时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不同,覆盖的范围也不同,在本研究收集到的4期观测资料中,1976年未能完全覆盖刁口河岸段,观测时间为9月份,后3期覆盖了从刁口河到清水沟的全部岸段,观测时间分别为1981年8月、2007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2015年8月上中旬。4期水下三角洲地形观测覆盖面积1976年为4 489 km2,1981年为6 792 km2,2007年为12 354 km2,2015年为12 168 km2,观测点的密度分别为0.25点/km2、0.50点/km2、1.36点/km2、1.68点/km2,测点高程精度为0.1 m。

为统计计算利津至河口河段淤积量,收集了从利津至河口的河道大断面观测资料。为得到渔洼以下三角洲的来沙量,进行三角洲泥沙收支平衡计算,收集了1976年以来利津日均输沙率数据和利津—渔洼河段月引水引沙数据。

3.2 方 法

在用4期地形测量数据生成4期三角洲岸滩和水下三角洲DEM时,采用1980年10月航测、1981年9月调绘的1∶50 000地形图,补充了东经118°52′以东或北纬38°以北三角洲沿岸陆地部分的高程,其中渔洼以下黄河南北大堤间清水沟亚三角洲陆地地面高程数据用同期河道大断面高程取代。地形图和河道大断面测点高程精度为0.1 m。在ArcMap上用Kriging插值法生成空间分辨率为100 m的DEM。

为定量揭示黄河三角洲泥沙堆积与扩散现象,需要界定三角洲的范围。由于三角洲沉积相构成是泥沙沉积与扩散的结果,因此合理并客观地界定三角洲范围的方法是按三角洲的沉积相边界进行划分[22]。一般三角洲的主要沉积环境为平原相、前缘相和前三角洲相,其中平原相与前缘相以低潮线为界,前缘斜坡与前三角洲间可以以坡度的突然减缓为界,前缘斜坡与前三角洲间坡度突变与两地貌单元泥沙堆积速率不同有关。前缘斜坡是来沙在三角洲沉积的主要场所,这里存在入海高密度异重流堆积和低密度漂浮流中粗颗粒泥沙落淤,堆积速度较快;大范围的前三角洲只能接纳能够被海洋动力搬运的较细泥沙,堆积速度较慢。从搬运和沉积方式看,在前三角洲堆积的泥沙属于扩散出三角洲的泥沙。前缘斜坡与前三角洲间坡度转变的显著程度存在时空变化,而且随着三角洲淤长与蚀退,边界位置不断变化,需要依据每期的地形观测数据确定前缘斜坡的外边界。为精准地确定坡度的转折点,采用大致垂直于前缘斜坡走向的包括前三角洲和前缘斜坡的水下地形剖面,计算剖面上各点至剖面两端点连线的垂直距离,以距离最大的点为坡度转折点。确定前缘斜坡外边界的过程分几步:①按等深线大致绘制出边界线;②沿这一边界线,等间隔生成垂直穿过边界线的线段,将每个线段转变成等距离分布的点,得到沿岸分布的剖面线点位置序列(xi, yi),其中xi和yi是第i点的大地坐标;③用剖面线点序列从水下地形DEM采集每点的高程hi;④将每个剖面线点位置高程序列(xi, yi, hi)转换为点的距离和高程序列(di, hi),其中di为第i点距剖面一端端点的距离;⑤确定每个剖面的坡度转折点,利用转折点的位置序列,连接相邻转折点,生成前缘斜坡外边界。由于存在局部不规则水下地形起伏,部分坡度转折点可能不代表前缘斜坡坡脚,因此需要根据大多数转折点构成的边界线走向判断并删除有问题的转折点。前缘斜坡的上边界为低潮线,但依据现有地形和遥感影像数据很难准确确定其位置,因为可以将三角洲平原沉积和前缘沉积合并作为入海泥沙在河口三角洲的沉积,所以将从遥感影像上勾绘出的水边线作为前缘沉积区上边界。至于前缘斜坡两侧边界,需要依据水下地形结合时段沉积厚度确定。

定量分析河口泥沙沉积与扩散过程,还需要将沉积体积转换为泥沙质量,结合河流来沙量,进行泥沙收支平衡分析。进行体积与质量转换的参数是沉积物(干)密度。有研究根据大量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密度测量数据以及沉积物密度与粒度组成和埋深的关系[22],将三角洲体的平均密度定为1.36 g/cm3,本文采用这一密度值。

4 分期三角洲沉积量

图2显示了4期水下地形测量所界定的3个时段三角洲前缘沉积区的边界,每时段的边界由其前后两期的最外侧的前缘坡脚线及最内侧水边线组成。因为1976年测量范围不能覆盖全部刁口河岸段,所以1976—1981年时段只涉及清水沟岸段。1981年后两个时段则包括刁口河岸段(包括神仙沟晚期向东出汊的岔河岸段)和现行水的清水沟岸段,清水沟岸段又分为现行水汊道岸段和废弃汊道岸段。

用相邻两期DEM相减得出时段冲淤高度DEM,再按分区范围可得出各时段不同分区的冲淤量,见表1。其中陆上部分用河口河道大断面分时段冲淤面积和断面距离计算得到,也可从DEM陆地部分数据得到,两者结果相近。由黄河三角洲来沙量(即渔洼以下清水沟来沙量,可由利津输沙量扣除利津至渔洼河段河道淤积量及引沙量得到)和河口淤积量可以计算得到来沙在河口的沉积比例和扩散远离河口的比例。按表1中渔洼来沙量和时长计算,3个时段河口来沙量逐渐减少,平均输沙率从22.9 t/s减小到3.6 t/s,来沙淤积在三角洲平原及前缘区的比例从70.9%提高到84.2%,然后又降低到73.0%。如果按整个清水沟岸段统计,则1981—2007年三角洲平原与前缘总沉积量为86.7亿t,占来沙量的82%,2007—2015年的总沉积量为4.5亿t,占来沙量的47%。

原刁口河河段一直处于侵蚀状态,其中:1981—2007年(具体时段见表1,下同),总侵蚀量为25.9亿t,年均侵蚀量为1.01亿t;2007—2015年总侵蚀量为4.14亿t,年均侵蚀量降至0.50亿t。清水沟岸段中废弃汊道前缘斜坡也处于侵蚀状态,其中:1981—2007年清水沟北侧废弃汊道岸段总侵蚀量为2.47亿t,年均侵蚀量为0.10亿t;2007—2015年清水沟现行水河口南北两侧废弃汊道岸段总侵蚀量为2.43亿t,年均侵蚀量为0.29亿t。这些侵蚀下来的泥沙与由河口直接入海没有沉积的泥沙构成三角洲向远海扩散的全部泥沙,其中清水沟岸段1981—2007年年均0.75亿t,2007—2015年年均0.60亿t。清水沟至刁口河整个岸段1981—2007年年均1.75亿t,2007—2015年年均1.10亿t。

5 河口泥沙沉积与扩散变化特征与原因

由表1可以看出,3个时段中,清水沟行水河口最早的一个时段来沙在河口的沉积比例较小,为70.9%,中间时段最大,为84.2%,最后时段又有所降低,但仍高于第一时段。3个时段平均输沙率分别为22.9、13.0、3.6 t/s,从3个时段平均输沙率与沉积比例对应情况看,来沙输沙率变化不是3个时段沉积比例不同的主因。在刁口河行水时期,也存在早期河口三角洲沉积比例相对较小的现象[26],这种现象的形成可能与入海水流含沙量大小有关。含沙量大,入海泥沙以含沙异重流形式沿水下前缘斜坡流动,并大多以粗细俱下的方式沉积在前缘斜坡上[27-29],泥沙向外海扩散的比例减小。然而,在一条河口流路行水的初期,往往会分汊漫流[30],一部分泥沙在三角洲平原上沉积,分散入海的水流含沙量降低,低含沙漂浮流发生概率提高,泥沙向远海扩散比例增大,亚三角洲发育初期的泥沙沉积比例较小。至于2007—2015年河口沉积比例比1981—2007年小,两个时段相差较大的输沙率可能是原因之一,这是因为无论来沙量大小,三角洲沿岸岸坡都将有一定量的泥沙被侵蚀并扩散入海。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个时段行水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量及沉积比例可能被低估了,因为计算前缘相沉积量是按前后两期地形数据得到的,但是此时段前缘相沉积体有一大部分分布在前一时段前缘沉积体以北厚层细颗粒组成的前三角洲相沉积物上,这层沉积物受其上新沉积的前缘相沉积重压而发生沉降,使得新的前缘沉积层底界下沉,造成新的前缘沉积物体积被低估,但是准确估计其误差较难。不过,即使按现有结果,近一个时段的河口泥沙淤积比例也只比其前一时段低11.2%,而近一时段河口输沙率只是前一时段的28%,这表明黄河口泥沙沉积比例对于来沙量的变化有较高的稳定性。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在黄河输沙率显著减小的情况下,河口的泥沙堆积范围也明显减小(见图2),泥沙向外扩散的通道,即岸段宽度减小,这有助于行水河口泥沙淤积比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按照河口来沙量和沉积量计算结果,整个清水沟岸段1981—2007年沉积量占来沙量的比例约为82.0%,1976—2015年年均为77.0%。根据对黄河口行水刁口河时的泥沙沉积与扩散量的分析[22],1965年6月—1974年9月刁口河亚三角洲平原相和前缘相沉积量为71.00亿t,与同期河口来沙量96.60亿t相比,其所占比例约为73.5%,可见清水沟亚三角洲滞留来沙的比例相对较高。究其原因,可能与清水沟口靠近原神仙沟口外无潮点,沿岸潮差小而潮流强有关,其次是因为刁口河的河口靠近三角洲相对突出的中部,面向该区风力相对较强的东北风,受浪蚀作用较大。研究发现,同样黄河入海输沙率条件下清水沟比刁口河的河口河道延伸速率大[31],这里揭示的清水沟相对刁口河河口滞留泥沙比例较大应该是原因之一。

表1中刁口河岸段以及清水沟废弃汊道岸段侵蚀量代表了这些岸段向远海的泥沙扩散量,利用行水河口的来沙量和三角洲沉积量可以得到正在建造三角洲岸段向远海扩散的泥沙量,由此可以探究不同情况下河口泥沙向远海扩散的变化特征。首先,关于刁口河岸段,2007—2015年年均侵蚀量或扩散量比1981—2007年降低了约50%,这反映了侵蚀过程中由于泥沙粗化,抗侵蚀能力提高,以及岸坡比降逐渐减小,亚三角洲岸线突出部位逐渐蚀退等,使得侵蚀作用逐渐减弱的现象。再者,关于建造中的三角洲岸段,由表1数据可得到,3个时段扩散出三角洲前缘的年均泥沙量分别为2.10亿、0.65亿、0.31亿t,第一个时段远远高于后面两个时段,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上述河口河道改道初期分汊漫流,入海低含沙漂浮流发生概率高,泥沙向远海扩散比例大。至于最后时段比其前一时段泥沙扩散量小,应该与入海输沙率前一时段明显高于后一时段有关。如果按单位岸段长度的泥沙扩散量计算,则两时段每年单位岸线扩散量约为0.015亿、0.019亿t,代表了清水沟岸段行水河口外泥沙的扩散速率。这里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上面提到的最后一个时段行水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量可能被低估了,所以向外海的泥沙扩散量被高估了。最后,计算刁口河岸段和清水沟岸段的单位岸段长度的年均泥沙扩散量,得到刁口河岸段1981—2007年和2007—2015年两个时段的值分别为0.015 0亿、0.007 6億t,清水沟岸段分别为0.012 0亿、0.009 0亿t,其中废弃岸段分别为0.006 1亿、0.005 7亿t。可见,1981—2007年27 a间已废弃的刁口河岸段泥沙扩散率平均值超过1981年后清水沟岸段的泥沙扩散率,比清水沟废弃汊道岸段的泥沙扩散率更大,再次说明刁口河外海洋动力较强。对比上面的清水沟现行水河口岸段和废弃汊道岸段外的泥沙扩散速率,前者明显比后者大。

因为现行水河口岸段较废弃河口岸段的泥沙扩散率大,废弃初期的河口岸段比长期废弃的河口岸段泥沙扩散率大,所以随着黄河口入海输沙量的减少,建造中的三角洲岸段的缩窄,黄河入海泥沙中扩散出三角洲的泥沙量将逐渐降低。按表1数据,整个清水沟岸段1981—2007年年均有0.75亿t泥沙扩散出三角洲前缘,2007—2015年减小为年均0.60亿t,刁口河至清水沟岸段从1981—2007年的年均1.75亿t减小到2007—2015年的年均1.10亿t。未来一段时间内,即使年入海泥沙量保持不变,随着废弃河口岸段岸坡侵蚀速率的减小,向远海扩散的泥沙量也会继续降低。

6 结 论

三角洲水下地形测量数据是定量分析黄河口泥沙沉积与扩散的重要依据,但是客观地揭示河口泥沙沉积与扩散特征需要根据三角洲地貌发育特征界定三角洲淤积体边界。

通过对1976年至2015年4期清水沟至刁口河岸段水下三角洲前缘坡脚的界定,并计算分时段三角洲平原与前缘沉积量或前缘侵蚀量,发现河口泥沙沉积和扩散表现出以下几点主要特征:①来沙在现行水河口三角洲的沉积比例在河口改道初期较低,与河流分汊漫流、入海水流含沙量较低、低含沙漂浮流发生概率大、泥沙向远海扩散比例大有关;②相对较大的来沙输沙率的变化,现行水河口三角洲泥沙沉积比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③由于海洋动力条件的差异,清水沟亚三角洲相对刁口河亚三角洲滞留泥沙的比例更大,废弃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刁口河亚三角洲比行水中的清水沟亚三角洲岸段的泥沙扩散率大;④由于刁口河岸段岸坡遭受侵蚀,泥沙向远海的扩散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减小,清水沟废弃汊道岸段相对现行水河口岸段的单位长度岸线泥沙向远海扩散率也明显降低,因此在黄河入海输沙量多年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刁口河至清水沟岸段向外海扩散的泥沙量从1981—2007年的年均1.76亿t减小到2007—2015年的年均1.10億t。未来在较低的入海输沙量条件下,可能仍将持续降低。

参考文献:

[1] ORTON G J, READING H G. Variability of Deltaic Processes in Terms of Sediment Supply,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Grain Size[J].Sedimentology, 1993(40): 475-512.

[2] HULSE P, BENTLEY S J. A 210Pb Sediment Budget and Granulometric Record of Sediment Fluxes in a Subarctic Deltaic System:the Great Whale River, Canada[J].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12, 109(8):41-52.

[3] MALONEY J M, BENTLEY S J, XU K H, et al. Mississippi River Subaqueous Delta is Entering a Stage of Retrogradation[J].Marine Geology, 2018, 400(6): 12-23.

[4] WHITE W A, MORTON R A, HOLMES C W. A Comparison of Factors Controlling Sedimentation Rates and Wetland Loss in Fluvial-Deltaic Systems, Texas Gulf Coast[J].Geomorphology, 2002, 44(1-2): 47-66.

[5] LIU Y Y, DENG B, DU J Z, et al. Nutrient Buri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Yangtze Delta in Response to Recent River Basin Human Activities[J].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9(249): 225-235.

[6] DAVIS M J, WOO I, DELACRUZ S E W.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mpirical Habitat Change Model and Decision Support Tool for Estuarine Ecosystems[J].Ecological Modelling, 2019, 410(15): 108722.

[7] MASSUANGANHE E A, WESTERBERG L O, RISBERG J. Morphodynamics of Deltaic Wetlands and Implications for Coastal Ecosystems-A Case Study of Save River Delta, Mozambique[J]. Geomorphology, 2018, 322(12): 107-116.

[8] JALOWSKA A M, RODRIGUEZ A B, MCKEE B A. Responses of the Roanoke Bayhead Delta to Variations in Sea Level Rise and Sediment Supply During the Holocene and Anthropocene[J]. Anthropocene, 2015, 9(3): 41-55.

[9] PRATELLESI M, CIAVOLA P, IVALDI R, et al. River-Mouth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over >130 Years (1882-2014) in a Small Mediterranean Delta: is the Magra Delta Reverting to an Estuary[J]. Marine Geology, 2018, 403(1): 215-224.

[10] MARCHESIELLO P, NGUYEN N M, GRATIOT N, et al. Erosion of the Coastal Mekong Delta: Assessing Natural Against Man Induced processes[J].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2019, 181(15): 72-89.

[11] 谢鉴衡.关于黄河下游河床演变问题(上)[J].黄河建设, 1957(6): 4-11.

[12] SHI C X. Causes for Continuous Siltation of the Lower Yellow River[J]. Geomorphology, 2005,68(3-4): 213-223.

[13] 成国栋.黄河三角洲现代沉积作用及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77-93.

[14] 臧启运.黄河三角洲近岸泥沙[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152.

[15] LI G X, WEI H L, YUE S H, et al. Sedimen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Part Ⅱ: Suspended Sediment Dispersal and Deposition on the Subaqueous Delta[J].Marine Geology, 1998, 149(1-4):113-131.

[16] 王崇洁,张世奇,曹文洪.尾闾河道及海域整体冲淤数学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 2007,38(6):654-660.

[17] YANG Z, JI Y, BI N, et al. Sediment Transport of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Delta and in the Adjacent Bohai Sea in Winter and Seasonal Comparison[J].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2011, 93(3): 173-181.

[18] 胥维坤,陈沈良,李平,等.黄河三角洲近岸沉积物和悬沙的分布特征及其冲淤指示[J].泥沙研究,2016,41(3): 24-30.

[19] 黄世光,王志豪.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域泥沙的冲淤特征[J].泥沙研究, 1990,15(2):13-22.

[20] 孙效功,杨作升,陈彰榕.现行黄河口海域泥沙冲淤的定量计算及其规律探讨[J].海洋学报,1993,15(1):129-136.

[21] 胡春宏,吉祖稳,王涛.黄河口海洋动力特性与泥沙的输移扩散[J].泥沙研究,1996,21(4):1-10.

[22] 师长兴,章典,尤联元,等.黄河口泥沙淤积估算问题和方法:以钓口河亚三角洲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1):49-59.

[23] 王开荣,李平,郑春梅.黄河河口泥沙输移分布特性及其回归计算[J].海洋科学,2004,28(12):22-25.

[24] 彭俊,陈沈良,李谷祺,等.黄河三角洲岸线及现行河口区水下地形演变[J].地理学报,2012,67(3):368-376.

[25] JIANG C, CHEN S L, PAN S Q, et al. Geomorphic Evolu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Quantification of Basin-Scale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Impacts[J]. Catena, 2018,163(4): 361-377.

[26] 師长兴.黄河口泥沙扩散规律分析:以钓口河流路为例[J].地理科学,2009,29(1):83-88.

[27] 庞重光,杨作升,张军.黄河口汛期泥沙分布特征及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J].泥沙研究,2001,26(4):47-52.

[28] WRIGHT L D, YANG Z S, BORNHOLD B D, et al. Hyperpycnal Plumes and Plume Fronts over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delta front[J].Geo-Marine Letters, 1986(6):97-105.

[29] WRIGHT L D, WISEMAN W J, BORNHOLD B D, et al. Marine Dispersal and Deposition of Yellow River Silts by Gravity-Driven Underflows[J].Nature,1988,32(14):629-632.

[30] 尹学良.黄河口的河床演变[J].泥沙研究,1986,11(4):13-26.

[31] SHI C X, ZHOU Y Y, LIU X F, et al. River Base Level Change in Mouth Channel Evolution: the Case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China[J].Catena,2019(183):104193.

【责任编辑 张 帅】

猜你喜欢

黄河三角洲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
黄河三角洲芦苇、盐地碱蓬单生与混生群落生长差异分析
旱稻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鉴定评价
基于WebGIS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黄河三角洲湿地柽柳灌丛周围有机质富集及水分运动研究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氮的差异研究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预测
生态视阈下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与保护
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历史之鉴
黄河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格局与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