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口语测试的实践探索
2020-10-09陈雪瑶
陈雪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关于美术知识素养的考查,教师一般采用统一的方法,单一的通过一张画或者一张试卷的方式去考察。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传统的考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经过长期观察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口试模式,笔者发现“口试”同样适合美术学科,美术口试的参与形式和评价方式能够有效补充笔试的不足。
“美术口试”主要是想通过设计一个灵活宽泛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情感参与。通过这些主动行为,大大提高他们在美术口试和美术课堂上的情感参与。在进行口试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学生前期工作的准备状况、思维活跃程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备感染教师等综合素养和能力。因此,美术口试是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实现了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更是让每个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去表达,去体会,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下面笔者将基于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美术口试考察的经验,简单论述如何实践多元化的口试形式及其意义。
选题——考查形式和内容
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我们主要采用三种考查形式。一种是教师根据每一册教材最后一课的赏析课为载体,去设计相关口试主题。这种考察题目简单清晰,学生兴趣浓厚,全员参与,适应于小学中低年段,效果良好。
第二种考查方法针对高学段学生,如假设你是美术馆的讲解员,讲解某一个画家的个展;假如你是带旅游团参观故宫博物馆的导游,或者可以化身为美术教师,向学生介绍某一个特定的艺术家和某一件艺术作品。这种考察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提前准备。这一类型的题目强调对美术鉴赏知识的运用,在口试过程中,教师负责在美术教室创设情境,安排一部分同学扮演观众或者学生,可以对口试者提出问题。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和感染能力、对作品的解读和情感把握以及时间的把握等等。
第三种考查方法则是强调学生宏观思维和理性分析整理的专题报告,适用于初中学段。如在人教版《各具特色的欧美艺术》一课中,学生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出欧洲美术史各个时期的人像特点,进行深度研究,在班级进行简短的陈述。这种口试形式考察得不仅仅是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作品解读,更是在历史上的宏观把控,具有一定的难度。经观察发现,学生的能力往往超乎我们想象,经过这种形式的考察,有助于他们对艺术作品更深度的挖掘。
悟题——提高情感参与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我们在常规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努力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然而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努力培養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比如有学生在做艺术家梵高的专题时,发现他所创作的向日葵是有一个系列的,被保存下来的一共有六幅。学生深入去了解梵高创作向日葵系列时的背景,发现这和他与高更的友情相关。他们从彼此欣赏到分道扬镳,对梵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这六幅作品在细节上有诸多变化。有学生这样说,“他的一生几乎都在命运的边缘挣扎,但是他反而在逆境中鞭策自己去寻找阳光。通过对梵高苦难坎坷一生的了解,我再来欣赏他的《向日葵》时候,我发现眼前的不仅仅是一株株植物,而像梵高本人。他用他炙热的画笔向世人展示了他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瞧,他说得多好啊!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仅仅是通过分析《向日葵》的形与色,能打动学生吗?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吗?通过这种美术口试的形式,在他们的主动行动上,一切答案自然而然就清楚明了了。我们也达到了美育的基本目的,他们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也增强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种内在驱动力会促使他们上好每一节美术课,画好每一张画,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评价标准——张弛有度
其实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口试,学生的热情度往往高于笔试。虽然每个学生参与的时间短,但是要求学生完全脱稿而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借助的展示道具可以是图片、PPT、思维导图,有些学生甚至带来自己临摹的名画。在讲解时,要求声情并茂,在自身理解的基础去进行讲述,并且逻辑清楚,对主题握准确。所以学生都在课余进行非常充分的准备进行深入学习,对于自己要讲述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面前展现出个人精神风貌,起到正面的积极示范作用,达到常规笔试难以取得的效果。
举手投足皆有意,一言一语总关情。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一件艺术品,作为一个艺术家情感的载体,不仅需要我们去理智的解读和把握,更需要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同身受的鉴赏。或许,美术口试作为一种新的考察方式呈现出来的还像是一个新生儿模样,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去做,一定会绽放别样的精彩。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