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几点思考
2020-10-09侯利亚
侯利亚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停课不停学”活动开展已经有段时间了,老师们在经历了各种网络难题后,终于可以比较顺利地使用网络平台来开展教学了。许多老师上网课的情绪和态度也有所转变,由最初的抵触变为接受,甚至在有些方面还大受赞扬。我结合自己的网络教学实践,来谈谈网络教学利与弊。
网络平台教学的优点
学生课堂参与度更广 从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数来看,传统课堂上的提问一般分两种:群问、单独提问。群问往往意义不大,而单独提问由于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次数也是有限的。而网络平台就不一样了,除了可以像上课一样叫学生回答问题外,还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区直接回复。这样的话,同一个问题出来以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第一时间在交流区回复,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的广度。
网络平台中交流区的使用打破了传统课堂时间线性的限制,将时间真正交给了每一名学生,课堂不是某几个好学生的舞台,也不是某几个成绩稍差学生的“小灶”,而是真正属于每一名同学的。这样大大提升了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学生参与感强了,课堂实效性也就提升了。
学生课堂的气氛更活跃 网络平台教学,拥有多种辅助技能,不仅大大提升了课堂实效性,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选择“抢答”“随机答”等多种形式,回答完毕后,还可以给予学生鼓励的掌声。“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上课时精神更紧张,课下的时候,有的学生感慨“上网课就是拼手速啊”,有的学生会兴奋地在朋友圈晒晒自己在网课上被老师表扬的截图。而“随机答”也让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升了。
此外,同学们在交流区的发言,不仅仅有答题内容,还会有对其他同学答案的点评。有时候,学生也会在交流区为优秀的答案“点赞”“送花”等。课堂上,适度开放交流区的“公聊”功能,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活跃。看到别人的发言,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
总之,利用好网络平台的相关辅助功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提升课堂实效性做好铺垫。
教学评价更加及时有效 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做随堂检测,学生完成后,后台就会生成检测报告,每个学生所用时间、所错题目、班级平均分、优秀率等一系列结果就都会统计清楚,大大减轻了教师阅卷、分析试卷的工作量。教师可以根据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再加以调整。
另外,语文等文科课上,有时候需要写大量的文字,这时候,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收上来批改,第二天课上再根据主要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因为时间的间隔,难免有学生会遗忘;而且也不能面面俱到,解决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而网络平台就不同了。我一般会课上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写作,然后让学生写完发在语文学科的微信群里。我会及时点评学生的作品,学生也会根据我的意见,再进行修改。而且,学生在班级群里可以见到其他同学的作品和老师的点评意见,相互间也是一种学习和促进。
网络平台教学的不足
当下网络平台教学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老师们耗费很多精力学习相关技术,花很多心思来备课,前面也提出了这种教学方式的很多优点,但是,无庸置疑,也有不少不足之处。
有些学生开小差,教师不能随时监控到位 因为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教师很难像在教室中一样,将学生尽收眼底。传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课上犯困的,教师只要是发现了,都会提醒学生,以便提升学生课堂听课质量。而网络平台上,虽然有丰富的辅助手段,但是,几次课下来,教师会发现,每个班中都会有几个课上不积极的同学,“交流区”也见不到他的回复,“连麦”也经常有故障,甚至是课上检测题目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些迹象都表明他并没有专心于课堂,很可能是在挂机中。所以,很显然,网络平台的学习,对于一些自律性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学生两极分化更加明显 网络平臺教学实际上给了好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我在上课时注意观察过,一组10道题的基础知识的选择题,有的学生5分钟不到就可以完成,有的15分钟还无法完成。有一些平时在学校很不起眼、甚至是稍差一点的学生在线上的学习状态反而更好。课上积极活跃、课下作业质量高,积极和老师交流问题。和他们私下交流过后,他们认为这样线上的课更加自由一些,能不受别人干扰,也没有特别繁重的课业负担。而那些不自律的孩子,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会更大。网络平台的学习实在是一块试金石,试出真金,淘汰砂砾。
虽然,非常时期,讲台上的老师被迫成为“线上主播”,闹出了很多笑话,也“翻了好多次车”。“无声课堂”“找不到相关按键”等等,几乎每一位教师都亲历过的。他们没有网红主播的颜值,没有培训机构教师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一个接着一个的搞笑段子,有的只是一颗朴实的心。尤其是一些年龄大的教师,更是克服了很多困难。和学生的相逢,不过是送他一程,但是老师们愿意竭尽全力。网络一线牵,这一“网”中却有广大老师们的无限深情。一“网”而情深,愿你知我心。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