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听觉活态化路径研究
2020-10-09江之乔
江之乔
摘 要:声音设计一词最早出现在1979年默奇的电影《现代启示录》中,为了强调声音的设计对这部影片做出的巨大贡献,在片尾字幕中首次使用了“声音设计师”这个称谓。笔者将声音设计的概念引入博物馆领域,就展示空间中的听觉活态化塑造方式展开研究,从概念和形式的角度进行讨论,并就声音设计无法逃避的数字化问题进行了扩展,为听觉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创新趋势做些许铺垫。
关键词:声音设计;博物馆展示空间;听觉感官;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TU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09-00-02
今天的博物馆,除了搜集和保存文化遗产外,还是对历史文明进行传播和推广的现代化平台。国际博物馆协会在2007年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但许多博物馆在面对新角色时,缺乏主动转变和适应新社会职能的动力。正如博物馆学家迪克斯的解释:尽管博物馆声称它们是启蒙大众的工具,但大多数博物馆仅满足于提供最基本的标签和公共信息,而未积极地考虑观众的需求。[1]静态的、无声的博物馆展示空间已经很难满足多样化参观人群的体验需求。比起保持“安静”的博物馆,拥有多感官体验基础的博物馆场所,更加受到青少年人群、社会大众和国内外文化爱好者的青睐。
一、不再“安静”的博物馆展示空间
听觉是仅次于视觉,对外界信息进行获取的重要感官。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成熟,有声博物馆的建设逐渐在教育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开始以有声“陈列”的方式对展示内容打通活态化互动体验的基础,塑造比单一视觉形式更深刻的沉浸感和临场感。
(一)“以人为本”的多感官互动体验空间
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自20世纪末,从“以物为本”的储藏理念,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互动体验理念,强调以身“体”之、以心“研”之的亲身实践。[2]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以仓库的方式来保存人类记忆,它不在乎参观者是否看到、听到,它更像是一个不在乎有没有观众的表演者。而今天的博物馆更像是期待互动的表演者,它积极地表现,以求与观众建立可能的沟通。博物馆学家科特勒认为:传统博物馆是“收藏导向”,重视文物本身;但今天的博物馆是侧重参观者感受的“体验导向”,除了收藏和教育功能外,着重研究参观者的动机、需要、期待和体验。正因如此,“会说话”的博物馆成为情势所需下的必然发展轨迹,国家领导人在2014年参观首都博物馆时提出:“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在随后的数年中,博物馆在保护藏品的同时,也改变了因为“珍贵”和“稀有”等标签而被迫保持“安静”的历史文化,让藏品以有声的方式成为博物馆中“会说话”的展品。
(二)需要声音的博物馆展示空间
声音作为时间的艺术,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表达具有快速将参观者与展示环境建立主动联系的优势。心理学家格里格认为:听觉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听觉是路径最短、最直接的认知通道。[3]同时,恰当的声音元素能够有效激起参观者对展示内容的兴趣,并能在特定的场景中利用听觉感官勾起回忆、情绪、感受等心理反应。拉斯姆森在其著作《建筑体验》一书中表示:声音在建筑空间中的反射和吸收会干扰到人们对所处空间产生的心理反应,且应该注重声学在空间的理解及感知上表现出的影响。对于多感官体验的需求,声音参与博物馆展示空间,有利于增强展示内容自身及其背后文化渊源的亲和力和说服力。但若要将声音有效的应用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如同视觉一样,还需经设计而获得准确的表达。
二、声音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听觉活态化形式
声音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出现,是创造以活态化体验为基础的沉浸感和临场感的关键所在。如同一场电影的配乐或对白,声音对于塑造展品的角色至关重要,当它以段落、篇章、对话等形式加入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时,严肃的、乏味的、单一的和不可接近的博物馆形象,便能通过声音的活态化塑造而有所缓和。
(一)声音对于展示环境的氛围营造
通过声音渲染的环境氛围,可以帮助参观者建立参与者的情景,从而获得反客为主心理转换过程,提高对展示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度。以中国武钢博物馆中“钢铁是这样练成的”展厅为例,其中大量地运用了烘托主题的环境声,通过模仿“矿山采掘”“高炉出铁”“转炉炼钢”“硅钢轧机”等声音效果,参观者得以在蒸汽的“呲呲”声、铁轨的“轰隆”声、采矿的“哐啷”声音中感受钢铁生产工艺的炼制过程和艰辛,让静态的物件更具表现力、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并且,控制良好的环境声不仅不会造成空间的干扰,反而能起到控制噪音保持专注的作用。日本声景学家服部正解释:设计良好的声音不仅可以解除紧张状态,同时还能对呼吸、脉搏等生理上产生影响,平衡心境的同时提升专注度,从而有效减少闲聊的现象,强调人与环境通过合理的声音作为媒介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和交流。[4]
(二)声音对于展示内容的叙事表达
纯粹的体验不是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表述目的,将展示内容以准确的、生动的方式表达给目标受众,才是设计多感官体验方式的目标。“讲故事”和“听故事”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传递历史文化和推动文明精神的习惯。博物館学家法尔克在其研究中表示:所有文化中的人类都以某种叙事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身份,故事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绘画艺术作品和大多数作品都在讲述故事。例如,故宫博物院在展出的“清明上河图3.0”中,借助4D动感影像、立体环绕声等技术实现了以宋时气息为故事情节的沉浸式体验叙事,让《清明上河图》中的街道、河流、树木、人物都有了声音和动作,形成了用自身语言吸引参观者驻足倾听观看,用鲜活的叙事情节对话参观者的表达方式。这种声音的叙事表达,打破了观众与静态展品之间长期的对立,并借助听觉感官的互动拉近了二者之间的距离,帮助参观者走入展品创造的多感官语境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和记忆。
三、数字化语境下声音设计在博物馆听觉塑造中的问题与应对
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语境创造了便捷的、经济的传播渠道,使声音和图像得以通过各种数字化方式铺天盖地而来。声音和图像带有明确的目的找着耳朵和眼睛去听、去看,它们常以“争奇斗艳”的方式博得关注,并不断提升其表达的感官吸引力。但因为使用过度等原因,出现了基于感官互动的低品质泛滥现象,“数字强迫症”带来的新问题不得不进行反思。
(一)避免“喧宾夺主”的技术形式造成的理解误区
“喧宾夺主”的声音从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表达意义上看,破坏了本应突出的展示内容。由于过分追求技术上的展现和形式上的表现,使得浮华不实的体验模式取代了切实的信息交流,让参观者仅停留在形式快感提供的感官刺激中,而得不到对具体知识的关注。要避免这个问题,声音设计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声音表达的内容选择,对声音的呈现提出高质量的要求,在准确了解主题所需要的交流目的上,明确其作为展现历史意义和推动文化的实际价值,而非技术上的炫耀;另一方面,确定声音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介入程度,以有利于展品描述为目标,避免声音的过度包装而造成的沟通障碍。
(二)改变“千篇一律”的听觉刺激带来的沟通疲劳
“千篇一律”的感官刺激,会因为审美疲劳而无法调动参观者的热情。多媒体的使用因程序共享、来源相似等原因,出现了大量一致的多媒体展示语言。这让观者对声音输出的信息产生了固定的思维模式,降低了听觉在交流过程中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尤其是在博物馆领域,因缺乏对感官艺术表现的认识和投入,仅在对其他领域的表现成果进行少量优化后,对不同的展品进行相同展示语言的套用。博物馆在声音设计中可从两个方面去改善这一现象:一方面,对展示内容的特殊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建立对展品历史背景、民族特征、文化特色等方面的认识,寻找相关主题的闪光点加以原创性的刻画;另一方面,针对参观者提供个性化的声音设计,在面对同质化现象造成的感官依赖和趣味贫乏时,强调互动体验过程的独特性。
四、结束语
博物馆展示空间需要的是可以帮助展示内容用自身语言同时代、同参观者进行对话的表达方式,而博物馆中的多感官互动体验模式所能塑造的活态化有声展示空间值得引起关注。声音设计作用于听觉感官,借助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办法,可以让文化资源成为“会说话”的文化財富,无论是在操作软件还是实践技术上,其主导的听觉传播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都有着不逊于视觉传播的优势。虽然目前大部分博物馆仍保留着安静的“藏品”,但有声博物馆的建设将随着发展和需求的增长趋势而逐渐成熟,同时,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多感官活态化表达也将为新的传播方式带来技术上、观念上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英]贝拉·迪克斯.被展示的文化:当代“可参观性”的生产[M].冯悦,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王一川.审美体验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王苏,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日]服部正,著.环境音乐美学[M].司有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