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译”识小

2020-10-09杨全红陈俊宏

英语世界 2020年9期
关键词:书局商务印书馆重庆

杨全红 陈俊宏

什么是“编译”?《现代汉语词典》所给释义如下:“编辑和翻译;做编译工作的人。”比较而言,《翻译学辞典》(商务印书馆,2019)的解释更为丰厚一些:“编译也着眼于译,是在摘译的基础上译者加了‘编的功夫,以更适合于特定译入语读者的阅读口味和习惯。……编译是翻译中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就其实质而言,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并没有超出翻译的范畴。”从前一定义看,“编辑”和“翻译”相对独立;从后一界说来分析,“编”是“译”的有机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是“编译”?它可否只有“编”而没有“译”?又或只有“译”而没有“编”?再或既有“编”也有“译”甚或还有其他?兹对相关问题简作回应,但未必能给出直接或明确之答案。

“编译”二字在我国最早大致何时出现?明朝末年,一些西方传教士来适中土,他们以传教为职志,但也有意无意中参与了“西学东渐”。为了将基督教义和西方学术引来中国,翻译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今人记述当年译者(包括中方笔述人员)的文字中,可以见到“编译”二字。

比如,有这么一段行文:“据传教士鲁德昭说:‘李之藻自从与西士游,以至末年,前后共二十(多)年,他的主要工作,是在编译书籍;不论何时何处,即在轿中,即在宴会,也不停地看阅,写作。”李之藻与西人合作译书甚多,包括《寰有诠》《名理探》《坤舆万国全图》等,而今人也的确习惯说他与利玛窦合译的《同文算指》是中国“编译”西方数学的代表性著作。

又比如,17世纪入华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类思(Ludovico Buglio,1606—1682)曾把《超性学要》从拉丁文译为中文,有论者引利氏为该书所作“自序”道:“旅人九万里东来,仰承先哲正传,愿偕同志,将此书编译华言,以高当世。”《超性学要》译自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所著《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神学大全》卷帙浩繁,利类思“勉完第一支数十卷”,分4册于1654年在北京刊刻。“加增新语”或就是利氏对“编译”的说辞?

粗粗看来,上述引文和分析合情合理,但如果据此而断定“编译”最晚在明末已经有见,那则不免草率。上述两处引文分别来自论文《明末西学翻译家李之藻》(《文史知识》2002年第12期,第30页)和工具书《翻译论集》(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第174页),证之以徐宗泽所著《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商务印书馆,2017,第229页)及《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上海书店出版社,第10、145页),引文中的两处“编译”乃“编著”和“遍译”之误植。顺便补充一句,前一引文中的“鲁德昭”也是“曾德昭”之误写。“曾德昭”即Alvarus de Semedo(1585—1658),葡萄牙传教士,又名“谢务禄”。

就我们所见,“编译”二字或最早见于1819年,而其诞生地并不在中国。当年,马六甲英华书院出版了《地理便童略传》(Geographical Catechism),署名为“[英]麦都思(Walter H. Medhurst)编译”(《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附录一)。“编译”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似乎略晚一些。比如,1848年出版的《地理图说》(Illustrated Geograph)署名中即有之——“[美]袆理哲(Richard Quanterman Way)编译”(出处同上)。

如果说“编译”二字大抵最早出现于晚清之前,而到1900年前后,其在我国已然比较常见,不仅有较多“编译”出版物,也冒出不少“编译”机构来,后者如“科学会编译部”“科学馆编译处”“江楚编译局”“湖南编译社”“上海编译局”“启秀编译所”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编译机构名称并不怎么严谨。比如,蒯光典1903年在上海设立一个翻译出版机构,取名“金粟斋译书处”(简称“金粟斋”),可在实际生活中,该机构也唤作“金粟斋编译社”“金粟斋译书社”“金粟斋译书局”“金粟斋书局”“金粟斋译局”等。从“金粟斋”的多个名称来看,“译”与“编译”并非泾渭分明。

在清末民初的“编译”机构中,影响最大的或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该所成立于1902年,是商务印书馆各项工作的“总发源”。“编译所”的工作包含编译、编辑、审查、校改、发排等事务。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同年创刊的《鹭江报》更把“编译”这一概念杂乱到极致。该报由英国人山雅格(Rev. Jas Sadler)创办,同盟会会员冯葆瑛、龚逸云任主编。报纸设有“西文编译”专栏,其中絕大部分文章皆由山雅各和冯葆瑛以西译中述方式完成。而关于山、冯二人的分工与角色,相关表述足有10多种:“(英)山雅各述义,冯葆瑛撰文”“山雅各阐微,冯葆瑛演义”“口译+笔述”“叙略+敷文”“隶事+属辞”“译+录”“译文+述意”“译文+辑句”“拟词+述略”“口谈+手录”“述文+演说”“译词+达意”,等等。需要说明的是,《鹭江报》之前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1868—1912)却不将“口译+笔述”等和“编译”混为一谈,在该馆所出180余种译著中,有且仅有2种题为“编译”。

说到清末民初曾有不少编译机构,其实,我国抗日战争期间的编译机构(皆明确标有“编译”二字)甚至多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由于平日少有人提及,此不妨“堆砌”些许:南京国立编译馆、北京国立编译馆、上海国立编译馆、长沙国立编译馆、重庆国立编译馆、金华国立编译馆、国立华北编译馆,国际编译社、世界编译社、世界编译所、建国编译社、知行编译社、凯风编译社、大东书局编译所、山川出版社编译所、生活书店编译所、兼声编译社、今文编译社、现代化编译社、战时读物编译社、国华编译社、政论编译社、中国文化事业局编译所、中山文化教育馆编译部、中山文化教育馆战后世界建设研究丛书编译委员会、教育编译馆、文化编译馆,武昌中东书社编译部、汉口战时读物编译社、西安建国编译社、时兆报馆编译部、申报编译室、世界书局编译所、中国图书编译馆、世界丛书编译社、中外出版社编译部、立法院编译处、司法院编译处、海军总司令部编译处、航空委员会军政厅编译处、航空委员会训练编译科、航空委员会训练监编译科、重庆国际编译社、重庆中国编译出版社、重庆北碚缙云山编译处、重庆教育编译馆、重庆应用科学编译社……。我国抗战期间竟然有过如许编译机构,实在有些出人所料。事实表明,上述“编译”机构大都有名无实,而且来得快去得也疾。

说到“编译”,还有一点也颇让人感到意外,即在那么多的“编译”机构中有外语译名的很少,这或许是因为这些机构主要是对内而不对外罢了。不过有一点也还值得一提,即历史上的少许“编译”机构其实有译名但今人似乎闻所未闻。比如,提到当年的“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中的“编译所”,今人多译作The Translation Department、The Editing and Translating Office、The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Division之类。从今天意义上的“编译”来看,上述译文并无不妥,可历史地观照,“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曾用译名(见下文)也许更经得起推敲。而如果将“编译所”和“印刷所”“发行所”三个平行机构的译名(即The Commercial Press Editorial Department、The Commercial Press Works、The Commercial Press Sales Office)并而观之,我们甚至会对其得意忘言式的处理竖起大拇指。其实,不论有关“旧译”好与不好,今人都应该“名从主人”。类似地,我们要英译以往的“国立编译馆”、《编译参考》、《鹭江报》等名称,也只能本分地将其分别“回译”为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Editors & Translators Reference Journal、LAW KANG PO。

猜你喜欢

书局商务印书馆重庆
Stabbing Pain with Words
最有思想的句子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南园十三首·其五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思路创新是成功之母
李小峰与北新书局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