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前沿热点
2020-10-09邹吉玲章碧玉李军姜桂萍
邹吉玲 章碧玉 李军 姜桂萍
摘 要:为了解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的动态发展历程与前沿热点,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1999—2019年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国民体质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 Space v5.3 绘制知识图谱,对国民体质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国民体质研究发文量呈增长趋势,经历了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成熟稳定期三个阶段。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类高校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科研能力较强是高产机构,但机构间缺乏合作。研究热点集中在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成年人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和体质健康促进等方面。研究经历体质现状描述、体质研究深入和体质健康促进三个阶段。未来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和科学健身指导研究、不同群体体力活动和运动促进体质健康研究、体医融合和生活方式转变增强体质健康研究等横向、纵向追踪实证研究将是研究的前沿热点。
关键词:国民体质;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发展态势;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20)05-0014-06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frontier hotspots of the national constitution research in China,the paper takes the national constitution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CSSCI journals from 1999 to 2019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draws the knowledge map using Cite Space V5.3 to visualize and analyze the national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Result: The amount of research papers on national physique in China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which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slow growth stage,rapid growth stage and mature and stable stage. Sports universities such as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such as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St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have strong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but lack of cooperation among institution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students physique and school sport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dult Physique Health and the promotion of physique health. The study went through three stages: the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condition,the in-depth study of physical condi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health.In the future,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monitoring system and scientific fitness guidance,different group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sports to promote physical health,physical integration and lifestyle change to enhance physical health will be the frontier of the research.
Key words:National constitution; Map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Research hot spot; Development trend; Visual analysis
2014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1],但超重与肥胖问题突出,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2-3]。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慢性病发病率攀升等导致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体质健康也不乐观。然而,我国学者有关国民体质的研究多集中在学生体质[4-5]、体质健康[6]、全民健身[7]等方面,这些研究更加准确的呈现了体质研究的现状及发展。但运用Cite Space对国民体质开展研究的极其匮乏,且有关国民体质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梳理和总结。采用可视化分析法,对我国国民体质领域的发展历程和前沿热点等进行分析。以期为国民体质研究深入推进提供参考。
1 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源,采用高级检索,选中期刊,将检索年限设定为“1999—2019年”,检索主题为“体质”,类别选择“CSSCI”,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5月20日,共檢索到1 648篇文献。经过逐一审视比对筛选后,删除“中医体质”“政党体质”“会议纪要”等无效和重复文件150篇,得到有效文献1 498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利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网站,大量阅读有关国民体质研究的国内外期刊论文,通过归纳、整理、分析了解国民体质研究的前沿知识和动态演变过程,从中获得启发,为本论文撰写提供理论指导。
1.2.2 可视化分析法
借助 Cite Space,v.5.3. R4(64-bit)科学文献分析工具,将1498篇文献题录数据输入,时间跨度为1999—2019,绘制我国国民体质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民体质研究的发展历程
为了解我国国民体质研究发展历程,对文献年发文量进行统计,形成年发文量分布,见图1。
由图1可知,我国国民体质研究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且经历了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成熟稳定期三个阶段。
缓慢增长期:1999—2004年,发文量呈缓慢增长趋势。2000年发文量减少,可能与2000年我国首次开展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有关。大量科研人员开展监测系统调试、监测方案制定、培训、测试等工作,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科研,因而研究数量下降。
快速增长期:2005—2009年,发文量剧增,2008—2009年出现研究高峰。200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始全面实施,学生体质研究成为热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和国民体质研究得到广泛关注,发文量剧增。
成熟稳定期:2010—2019年,发文量在较高水平上稳步发展。这一时期,我国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国民体质健康,出台了大量的利好政策。2014年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2016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利于促进我国学者深入开展国民体质研究。近年来,核心期刊的发文量逐渐减少,2022年冬奥会即将到来,许多期刊增加了冬奥版面,因而2017年以后,体质研究发文量稍有下降,又因数据采集截止到2019年5月,因而这一年度的文章数量较少。然而,国家各部门和科研人员都十分关注国民体质健康问题,使国民体质研究工作不断向纵深方面发展。
2.2 研究机构分析
2.2.1 研究机构计量分析
高产机构通常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学术实力和研究能力较强,有成熟的学术研究团队。我国国民体质研究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机构共发表200篇论文,仅占总发文量的13.43%,见表1。且除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中心性值在≥0.1之外,其它机构中心性值均小于0.1,说明目前国内研究机构分布广泛,高产机构没有形成绝对性优势,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数量。
2.2.2 研究机构聚类共现分析
我国国民体质研究机构分布广泛,但机构间缺乏合作,合作网络尚未成立。仅形成5大共现网络,见图2。
最大的共现网络是以北京体育大学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天津大学体育部、成都体育学院构建的共现网络;排名第2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构建的共现网络;排名第3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天津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构建的共现网络;排名第4的是吉林体育学院和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构建的共现网络;排名第5位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等构建的共现网络。而其它大部分科研机构处于独自研究状态,缺乏密切合作,不利于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妨碍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2.3 国民体质研究关键词分析
文献关键词是对文章主题的高度凝练,通过分析关键词,可以了解国民体质研究的热点问题。国民体质研究领域关键词共出现201个,总体频次出现由多到少依次是体质、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大学生、体育教育、青少年等,见表2。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出体质研究热点集中在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成年人体质影响因素和健康促进等方面。
2.3.1 学生体质研究数量最为丰富且成果显著
大学生是国之栋梁,民族希望,该群体体质健康尤为重要,但我国大学生体质水平呈下降趋势,引起学者高度重视。张业安提出通过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传播、学校教育效果、家庭影响效果、社区促进效果等“四位一体”的方式增进学生体质健康[8]。章建成提出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体质健康教育模型促进我国学生体质健康[9]。潘娣,王荣辉等通过对山西省8所大学385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每周3~4次,每次30~60 min的有氧训练和/或力量训练能有效改善学生体质[10]。孙双明等研究发现国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关注适应现代生活和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政府、学校、社会、学生和家长等评价主体共同参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11]。李玉周等人研究发现我国学生体质研究热点从“学生体质”逐步转变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出应加强运动干预方法手段和生活方式等研究[12]。
综上,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内容最为丰富,但多数研究仍集中在政策层面和体质监测指导层面,通过实证研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数量不足。通过国家社会等政策干预、学生体质监测评价和科学锻炼指导、学校改革体育教育方法手段、丰富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活动、给予学生良好生活方式培养等方法解决大学生体质下降是学生体质研究热点。
2.3.2 成年人和少数民族体质研究成果数量有限且深度仍需加强
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使我国成年人的体质健康受到威胁,王丽研究发现我国成年人的体脂量呈持续增长趋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综合体质较差[13]。张艺宏研究发现20~69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合计高达45.24%[14],严重影响我国居民体质健康;张彦峰、江崇民等对4城市市民体质总体水平进行比较,发现上海市市民体质水平最好,其次是北京、天津、澳门[15],说明经济水平和可支配收入對人体体质有一定影响。万利研究发现在2000—2010年间,湖北省武陵山区20~59岁少数民族居民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出现了下降[16]。
综上,成年人和少数民族体质健康研究多集中于某个省市居民的体质水平现状描述或不同省市体质水平对比研究,纵向跟踪的体质研究虽有涉及,但研究的指标相对较少,研究的内容相对浅显,方法和研究手段还有待于提高。
2.3.3 老年人和婴幼儿等特殊群体体质研究数量极其匮乏且需重点关注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剧增,有关老年人体质健康问题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涂春景等人发现,未来10年,我国城镇老年人体质总体水平变化速度趋缓,但肥胖、平衡能力、握力等继续下滑[17]。程其练发现中老年人参加“健身气功.易筋经”新功法锻炼有助于提高神经系统动态反应速度、身体形态、平衡能力、柔韧性、呼吸机能、握力等[18]。赵婉婷经12周以FATmax为强度的运动处方的干预,使肥胖老年人心血管机能和体质有了显著改善[19]。杨斌研究发现我国幼儿体质健康促进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组织、政府与市场等多方力量的联合支持以提高幼儿体质健康水平[20]。
综上,老年人体质健康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这与老年人数据的样本采集较为困难和老年人慢病发病率高,运动实验的风险评估和医务监督更为复杂有关。而且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低龄老年人,对于高龄老年人的运动干预研究较少。婴幼儿研究可控性较低,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因而研究内容相对较少。
2.3.4 体质健康促进研究,理论研究内容丰富,实证研究匮乏
体质健康促进问题非常重要,但缺乏实证研究。李冲等人研究发现通过政府主导推进精准治理理念传播、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体质健康数据库建设等提高体质健康水平[21]。王政淞发现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有重要意义,指出应对儿童青少年的动作能力进行科学干预,以促进其体质健康[22]。
综上,我国学者对体质健康研究关注度很高,但研究多限于理論研究层面,多限于政策、法律、制度等保障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纵向跟踪研究,缺乏有大数据支撑的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运动实验研究。虽然我国自2000年开始,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国性最大规模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大多数的体质检测与科学健身指导动作依然脱节,缺乏系统的跟踪研究,而且对于年龄低于3周岁,大于69周岁的人群体质健康测试并未被纳入其中,而且缺乏对于各种慢病人群和残疾人群的体质健康测试和运动干预体质健康实证研究。
2.4 中国国民体质研究趋势
我国国民体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对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发现国民体质研究趋势共分为三个阶段,见图3。
1999—2004年,体质现状描述阶段。研究多集中在对学生、青少年、成年人等不同群体体质现状描述上,同时涉及对中外、城乡、不同民族、不同省市间体质比较研究,体质评价标准的研制、实施和应用,涉及对体质下降的因素和对策分析。
2005—2007年,体质研究深入阶段。在前期现状描述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体育锻炼、体力活动、饮食、营养、睡眠、心理健康、身体成分与体质的关系研究,出现通过健步走、有氧健身操、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改善体质的实证研究,对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学生体质水平、体质监测标准等对比研究。
2008—2019年,体质健康促进阶段。体质健康研究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入,对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出现体质与环境的关联分析,中外体质监测对比、国外体质健康促进系统对我国的启示,运动干预促进体质健康研究,运动处方与体质促进,体医融合促进体质健康研究,婴幼儿体质健康促进、全周期人群体力活动量研究等。
综上,虽然我国体质健康研究发展速度很快,研究内容不断向纵深和广阔领域扩展、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者已经开始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不同维度探究体质健康促进问题。但研究选题过分集中于学生、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有关成年人、婴幼儿、老年人体质研究相对较少,不同地区人群体质研究,特殊人群体质研究更少。因而在研究选题上应“恶补”老年人、妇女儿童、婴幼儿、残障人士等人群体质健康研究短板,积极开展不同人群、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质健康促进研究,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国民体质健康促进。
3 结论与研究展望
3.1 结 论
我国国民体质研究起点高,发文数量较多,先后经历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成熟稳定期三个阶段;研究机构分布广泛,但缺乏合作,体质研究合作网络尚未建立。体质研究经历体质现状描述、体质研究深入和体质健康促进等三个阶段。研究热点集中在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成年人体质、体质影响因素及体质健康促进等方面。
3.2 研究展望
注重增强有大数据支撑的体质健康实证研究。
应借鉴国际先进的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开展有氧运动、抗阻运动、高强度间歇训练、多模式训练、不同项目训练手段对不同群体的体质健康干预实证研究。加强对体质健康促进开展实证研究。
开展全周期、全地域、全覆盖的国民体质研究。
加强全方位、全周期的面向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群体开展体质研究。继续关注学生、青少年体质,加大力度开展成年人和老年人体质研究,在选题上应重视高原地区、高寒地区、沿海地区等不同地区人群体质特征研究,兼顾工人、农民、办公室职员等不同群体的体质特征研究,积极开展贫困地区居民、妇女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体质健康研究。
强化“体医融合”与科学健身指导研究。
以“体医融合”为切入点,加强体育与医疗部门之间的合作,重视体质指标、医学指标等客观指标的变化和关联,鼓励开展合作研究。
参考文献:
[1] 江崇民,张一民.中国体质研究的进程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2008(9):25-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