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文言文教学
2020-10-09周文燕
周文燕
【摘要】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的的重要板块,也是一大难点。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将文言文提前下放到三年级。两篇文言文虽短小精悍,文质兼美,但对于初涉文言文的学生而言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三年级已有学情,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实施恰当的方法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关键词】文言文;诵读;理解;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在新一轮的教材改革中,统编本教材从多个方面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古诗文学习量增大,日积月累中出现的俗语、成语、歇后语等,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丰厚的载体,而在小学2011年版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例很小,只有四篇,分别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六年级下册的《学奕》《两小儿辩日》。而统编本教材首次出现文言文是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选自《宋史》的《司马光》。文章篇幅短小,讲述的是小时候司马光破翁救友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聪明机智、遇事沉着冷静的优秀品质。三年级下册则是安排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两则文言文都是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前“入驻”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又该如何进行呢?
一、目标导航,明确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考察重点是学生的记诵积累,以及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诗文大意。统编本教材虽然将文言文提前编排到三年级,但教材对于三年级文言文的学习也有准确定位,从课后练习题中就可以确定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全国小语学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就小学文言文教学曾说过:“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让学生见一下,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就不陌生。”所以,针对于三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我们首先要关注学生已有的学情,明确教学目标,不拔高要求,这样才能采取正确得当的教学行为。
有关课后练习题在朗读方面的要求,三年级上册是“跟着老师朗读”,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三年级下册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朗读文章时,能正确断句,读得流利,初步获得语感。从课后练习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统编本教材对朗读的要求,从跟读到自读断句,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循序渐进的,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主要是要让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两篇文章都要求能借助注释,理解故事大意。三年级上册引导学生迁移运用之前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文注释了解文章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三年级下册则是迁移、巩固、运用、借助注释,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能读懂“为宋国笑”的原因。
从课后练习题中,我们可以确定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无论是在朗读还是理解文意上都体现了统编本教材基本遵循着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在与文言文的首次见面中可以成功握手,甚至畅谈欢言。
二、多样诵读,感受韵味
怎样教好文言文?对于这个问题,温儒敏教授在一次统编教材培训会上是这样说的:“把诵读作为学习文言文基本的最重要的环节与手段。”对于文言文教学来说,诵读是最重要的法宝,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三年级上册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首先要“读通文言文”。学生能读准字音,但在正确断句上却存在一定难度,为此,可以先听听教师范读,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对诵读产生期待。再通过跟读、自由读讲课文读通。其次要“读好文言文”,就是要读出文言文的味道。古人学文,摇头晃脑诵诗文,为此在教学时亦可效仿古人,让头部帮助停顿,读出句子长短不同的节奏,从而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美。
《司马光》一课寥寥数语便将群儿游戏时的快乐,一儿足跌没水的紧张,司马光沉着冷静破瓮救友的故事娓娓道来,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时语气、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为学生再现故事场景,展示文言文语言的精妙,感受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与文言文的语言美与动态美。教学时,教师范读全文后,让学生半句半句跟读、到一句一句跟读、再到全文跟读,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跟读让学生学会正确断句,体会文言文的韵律,之后再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如,同桌互读、分组读、比赛读等,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障碍,初步掌握文言文断句的规律。
在三年级上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有了初步读文言文的感觉,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根据文章大意尝试断句,学会停顿,再通过教师的范读,验证自己断句的停顿是否正确,让学生以此获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和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渗透方法,激发兴趣
三年级的两篇文言文都以学生熟悉的故事为插入点,呈现故事的原先表现形式,降低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使得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且通过多次诵读,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生活经验,理解文章大意并不是难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一)借助注释
在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的学习中首次出现了注释,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难懂的词语,了解诗句的意思。所以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迁移运用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方法读懂文言文。《司马光》中借助注释理解“皆、迸”的意思,消除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障碍,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守株待兔》中“因”字的意思是“于是”,与現代汉语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借助注释,学生才能理解词语意思;另外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耒”并不了解,通过注释,明白耒是古代耕作的一种农具,才能理解故事的关键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意思。学习古诗文,借助注释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二)活用插图
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统编本教材在插图方面的变化巨大,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色彩丰富,种类多样,画面形象生动,插图内容与文本内容一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赵志祥老师在教授《司马光》一课时,有学生就“瓮”与“缸”的区别提出疑问,在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瓮是口小肚大的容器后,出示课文插图与“缸”的图片,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别:瓮是口小肚大,缸是口大肚小。再如“迸”字,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水流了出来,再看注释,对“涌出”的体会则更深了。学生对《守株待兔》一课中“株”字比较陌生,可以通过教材上的插图理解“株”就是“树桩”的意思。文中的插图是一个农夫戴着斗笠,在一截树桩旁作者,脸上是一副“冀复得兔”的表情,耕田用的耒倒在地上。画面直观地呈现“释其耒而守株”的场景,图文对照,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借助扩词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多单音节词。所以在《司马光》一课的教学时,让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内容的时候,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中出现的单音节词语大部分可以转化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理解,如“群儿戏于庭”——群小朋友在庭院玩游戏。运用扩词法,可将文中出现“没、石”等字组成“淹没、石头”等词语;又如,《守株待兔》中的“耕”是“种田”,“株”是“树桩”的意思。
理解文章内容,并不是要求学生“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这样容易伤害学生学习兴趣;而是在将文章读通读好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一些文言词汇的意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方法学习理解文章,教师则要引导帮助学生做适当的方法总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觉得陌生的文言文也并不难,从中得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拓展阅读,厚积薄发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朗,提高阅读品位。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在习得学习方法之后,进行几篇小古文的推荐阅读,让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更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拓展阅读文章方面,可以从单元的语文要素着手,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了解人物美好的品质”,那便可选择体现中华民族美好品质的难度适中的文章——《孔融让梨》《曹冲称象》《香九龄温席》等;三下第二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寓言,《守株待兔》与《语文园地二》的日积月累出现的寓言故事进行整合,拓展文言文版寓言故事阅读。通过多方面的补充阅读,让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韻律的美妙,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炼,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的阅读兴趣以及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浓缩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将文言文下移至三年级,有利于领略古文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语言感受力,促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奠定作为一名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