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秀从勤奋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0-10-09梁国胜胡春华
梁国胜 胡春华
编者按:生命在于运动。习近平总书记谈到青少年健康问题时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
在足球之乡梅州市,有这样一位体育老师,一生热爱体育,孜孜不倦。他叫李应聪,是梅县区华侨中学办公室主任广东省首批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嘉应学院兼职教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工作者、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广东省优秀团干部、梅州市首届嘉应名师、广东省李应聪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获广东省体育教学比赛特等奖、广东省体育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最高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个人先进事迹多次被《梅州日报》、梅县区电视台专题报道。
您认为的体育精神是什么?贵工作室在此精神下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体育精神是一种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一直遵循这种精神;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我更希望工作室的团队人员也能遵循体育精神,团结一致,共同努力。2017年,工作室成立,一切都是未知数,我当时的第一想法是“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于是,我带领工作室团队人员积极开展了中青年教师的研修培训工作,努力让团队人员成为当地的骨干教师、名师,并逐步成为卓越教师、省级名师、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长路漫漫,道阻且长。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工作室制定了四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扬长补短。帮助工作室团队人员及时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短处。
第二,多方引领。制定长远和近期目标,有意识地引引领团队人员一步一步实现目标;布置不同的任务,进行任务引领;主持人和专家现场教学进行示范引领;举办专项培训与研讨活动,进行培训引领;实施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进行创新引领;开展比赛与实践结合的系列活动,进行实用引领等等。
第三,积极进取。培养团队人员勤奋、积极,上进的习惯,践行“名需苦中来,利要勤中获”的思想。无私地帮助学员成长并找到合适的路,提高培养效率。
第四,创新提高。教育要重视从创新中下功夫,要求团队人员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提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创新型方法,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并积极实践和应用这些方法。
经过这几年的培训与学习,工作室团队人员在迅速成长。体育专业虽然是小众学科,但无论什么学科,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小学科也能大出彩。因此,我建议教师们找到自己擅长的或有兴趣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保持勤奋刻苦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看、多学习、多钻研,多实践。
据了解,工作室多次举行研修、培训、“送教下乡”等活动,请问您当时举行这些活动的初衷是什么?能否分享一下活动取得的成果?
人员进行研修、培训、“送教下乡”等,都是源于工作室的理念与目标。目标与理念是工作室发展的动力。目标我前面已经说过,理念是“求是、创新、付出、情怀”。
“求是”是要从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碰到问题要多调查研究,及时找出问题的关键,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创新”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付出”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地付出行动;“情怀”是要热爱教育、关爱学生,保持教学激情,多方面了解学生、欣赏学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抱着这样的信念,工作室的研修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省内与省外相结合,自主与合作相结合,专家指导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方法。比如,工作室每年组织培养对象开展集中研修活动15天以上,组织网络学员开展网络活动5次以上。2019年,工作室组织培养对象到浙江省嘉兴市教育学院集中研修7天,为300名师生上了6次体育教学专题讲座;组织网络学员进行“中小学生排舞”的培训;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均为梅州市梅县区华侨中学的380多位教职工举办“中小学生排舞”校本培训等。
多次到肇庆市、四会市、梅州市、梅县区、平远县、兴宁市等地进行“送教下乡”活动,此外,还带领工作室人员去嘉兴市的中学送教交流,这些活动受到了当地学校老师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每次活动结束后,工作室团队人员会和当地参与单位积极地进行评课及教研交流活动。我作为工作室“送教下乡”的带头人,极力倡导工作室的老师在工作岗位上高标准地要求自身,上好每一节课,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也要为下一次送教做好准备。还要重视集体备课与磨课,这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的条件,同时名师的指导也不可或缺。“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工作室集体的力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成就更多体育名师。
您有30多年千人操(或舞)训练的一线经验,出版过29万字的《中学生排舞》专著,虽然千人的中小學生排舞难度大,但您的排舞却很成功,请谈谈您对排舞的感想,并分享一下训练方法。
一个学校有几千人甚至上万人,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质、个性和品质等都不相同。因此,排好一个舞,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心理。
比如说要排一个千人舞,要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学生各方面存在差异,不能要求学生身体协调性、心理等一致,就必须要求这个项目具有包容性,能适合不同性别、年龄、基础、体质的学生参与运动。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创作和编排舞蹈时可以强调手脚动作的一致性,但也要允许臀、腰和躯干动作的差异性。这意味着基础不好的学生,着重训练好手脚动作,基础好的学生则可增加顶髋、扭腰的动作,追求身体的“S”形曲线美与舞姿本身的美。通过这种平衡差异性的方法,基础好的学生能“吃得饱”,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吃得消”。
关于训练,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我分享几种我常与工作室团队人员探讨并付诸实践的方法。
(1)动作到位训练法,这种方法需要训练学生抓准每一个节拍。教师可以先通过口令训练,口令要短促,學生动作要快速。再通过音乐进行动作训练,在音乐环节,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跳,同时提示动作,可以改善一些学生想跳不敢跳或者害怕出错的心理,也利于排舞动作的整齐与位置的迅速确立。
(2)鼓励欣赏训练法。教师在排舞训练中要多鼓励、欣赏学生,引导学生积极训练,切忌批评或者打击学生。
(3)教师激情训练法。“智慧最大的成就,也许要归于激情”,教师要保持乐观,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情绪与行动会耳濡目染。所以,在训练时,老师要充满激情,以此吸引、带动、感染学生,从而集中学生精力,提高训练效果。
(4)基本动作训练法。在排舞训练中,经常出现手脚或者其他部位不协调的问题,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对手、脚、顶髋等基本动作集中训练。
当然,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微笑参训法、节拍分解法、打点训练法等,工作室已有多名人员能合理运用这些排舞方法。无论用何种方法,千万不能为了完成目标,不注意休息时间,导致学生身心疲劳。教师要有非常清晰的学生立场和学生观,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定,调整教学方法。
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一直是您的追求,请您谈谈近年来贵工作室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您的心得。
工作室这三年确实进步很大,得益于团队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也十分荣幸能和高校专家、教授、院长杜光宁,市教研员、高级教师黄昆鹏,区技术专家陈光明,助手、高级教师郭蔼梅,助手郭艳苹老师等一起为工作室出谋划策,推动工作室的发展。
人才培养方面。2018年至2020年,工作室培养了正高级教师2人(网络学员),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人,梅州市优秀教师2人;省级培养对象10人,市级骨干教师85人;出版专著1部(网络学员),出版市级培训教材2部;培训了2000多人次的教师(干部);网络工作室有学员170人,网络工作室有资源400多份,微课40多节,点击量达5万人次。
课题研究方面。工作室有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6个。工作室的成员和培养对象均主持或参与省市级体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梅州市内有较大影响的成果。2019年,工作室成员的教学成果获得广东省一等奖;2018年,工作室的教学成果获得广东省二等奖,12月获得广东省创新成果三等奖。
教学研究方面。我们积极开展体育教研活动,获得省市级奖励。2018年6月,2人获得广东省体育教学技能大赛广东省一等奖,5人获得广东省二等奖;8月,2人(学生)获得广东省运动会冠军,3人获得广东省运动会奖;2018年8月,2人获得广东省论文二等奖;2019年省报刊发表体育论文11篇。近三年每年组织培养对象开展县级以上汇报课活动。
我一直相信天道酬勤,正因为“勤”,工作室才能在四年内成为名师工作室,取得一定的成绩。著名科学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一次演讲中说:“很多人会谦虚地说‘我的成功完全是机遇,但你千万不要相信。任何人不付出时间,一定不会成功。”教师专业成长应该有方向,有目标,有计划,有反思。专业的教师与普通的教师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总想超越曾经的自己。今后,我们依然会携手共进,继续坚持“求是、创新、付出、情怀”的理念,培养出更多能为学校、社会、国家作贡献的体育人才,打造更高一级的体育名师工作室。
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您觉得工作室的意义是什么?您对自己的成长与思考是什么?
名师工作室是一群有成长意愿的教师群体,是因为共同愿景集结而成的学习共同体。工作室内部有宽松而民主的弹性管理,团队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的需求在工作室活动中能得到满足,在各自成长的同时,也能逐渐实现团队的共同愿景。
我从教34年,我的专业成长之路告诉我:教育需要蓝天的澄净,大海的广博,更需要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者。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自己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经常思考,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在实践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更积极的态度,更真诚的付出,更科学的技术去面对日常工作。最重要的是善于用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胸怀,更广博的视野去理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