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杭大运河修建历史变化

2020-10-09王锐

炎黄地理 2020年7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隋炀帝运河

王锐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古代运河,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2014年京杭大运河正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影响着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从某一方面来说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的缩影。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吴运河,后来在隋炀帝时期将大运河的功能发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后期到了元明清时期运河的主要功能是货物运输,运河又被称为漕河。到了近代运河逐渐失去了航运功能,2002年的南水北调工程再一次使运河获得了繁荣。

京杭大运河的介绍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最长的古代运河全长1794千米,始修于春秋时期。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贯穿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个水系,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枢纽。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将全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连接起来,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经济文化的沟通。运河在隋朝到清朝民末之间一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清朝民末随着火车的修建,交通形式多样化,运河渐渐失去了贯穿地域联系交通的重要性。京杭大运河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影响并孕育着运河周边的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京杭大运河周边的建筑例如会馆、码头、漕运衙门等都是为了运河而修建的。艺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是在现实生活上的进一步提升,各个地区的民俗体现着当地的文化历史以及特有的风土人情以及该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物产丰饶、气候温婉的扬州形成了活泼轻快的扬州小调,在贫瘠、千沟百壑的黄土高原形成了苍凉、雄浑的秦腔。运河周边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例如运河渔民的“交船头”“满载会”等独特的民俗,都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展而来的,体现了劳动人民希望满载而归、丰衣足食的朴实愿望。在运河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当地独特的运河号子,运河号子的前身是人们在挑土、下桩、打桩的时候唱的。号子整体的艺术感觉较为粗扩、豪放、雄劲有力,在鼓舞士气的同时也可以振奋精神。

京杭大运河建设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方面的意义,另一个是社会方面的意义。在经济方面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贯穿了南北,在运河周边发展起了数十座繁荣的商业城市,促进了古代社会的商业繁荣。运河的修建促进了当时社会的物产交流,古代社会北方普遍种植棉花,而发达的纺织生产在江南。利用运河的交通便利将棉花等原材料运往南方生产加工,将布匹运往北方销售,棉布产业在运河一度十分繁华,太湖区域被人们称为“衣被天下”,棉布和织品在运行和发展的几百年间一直以来都是以运输货物为主。杭州、扬州、淮安等运河周边城市,因为便利的交通成为了商品的集散地,城市经济和运河经济相互关联在一起。《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运河周边城市的繁荣“码头最为繁盛的时候积水潭舳舻蔽水,盛况空前”。运河的繁荣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发展,在元朝最繁华的城市是运河周边的积水潭,元代著名的杂剧主要都活跃的积水潭周围。积水潭繁华的贸易经济,食肆、勾栏等发展十分迅速,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激发了剧作家的灵感,元杂剧发展鼎盛。京杭大运河在社会方面的意义在于,它维护了古代社会稳定。在古代社会地方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遇到灾瑾之年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将灾地对于人们生活的破坏性将至最低。在古代社会后期,统治者熟练的运用运河漕运进行社会资源的调控,消除灾祸以及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运河的社会功能除了赈灾之外还有物产资源的调控。宋代和籴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调度方式,用来调节社会不同区域粮食的生产情况以及粮食价格之间的差异。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化

京杭大运河修建最早的源头是吴(古)运河的开挖,在春秋时期伍子胥开挖了吴水道、泰伯渎等江南运河,之后开挖了长江附近的运河“邗沟”。吴国出于水路丰富的江南,而吴运河修建最早的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吴运河的修建也使得水路更加高效、便捷。在强大的交通运输的支持下吴国成功打败了楚国、越国。吴运河的开挖促进了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到了东汉末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了中国。到了隋炀帝时期,隋朝的国力达到空前强盛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隋炀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了迁都便利,开挖了通济渠,在洛水以及原有阳渠的基础上进行扩挖。通济渠整体的工程量非常巨大,但是从施工到竣工仅用了半年的时间。隋运河建设的工程之大,效率之快是世界运河史上的一大奇迹。但是奇迹的背后是无数民工的血泪,据记载,在隋运河开挖过程中征用了百万民工,其中有四五十万人为运河的修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隋炀帝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通济渠修建完成后隋炀帝又着手扩挖吴运河,不到一年的时间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宽、加深。组成了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线路,推动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同时也因为隋炀帝的急功近利,为后来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到了元明清时期运河的主要功能是作为漕运的,因此运河也被称为漕河。元明清的首都都位于北京,后来隋运河中的通济渠、永济渠的交通重要性逐渐消失。到了明朝时期开始水害泛滥,为了应对水害开始修建泇运河,解决了从微山湖到台儿庄所产生的近20米的水位差。李化龙在修建泇运河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泇运河的开挖进一步增强了苏浙鲁地区的商业繁华。到了清朝末年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在京杭大运河两岸钱庄发展繁茂。在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社会模式下,徽商商帮开始形成。手工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丝绸、茶叶、食盐等主流商品流通,同时茶马古道开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走向历史舞台。到了近代,我国经过8年的抗战斗争,国力衰败,工业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百废待兴。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我国采取经济封锁,以此限制我国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工业、农业共同发展的国家,对于煤炭的需求非常大。运河周边的城市邳州紧挨着徐州、枣庄这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国家对邳州进行了巨大的投资,将邳州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中转站,全国最重要的煤炭枢纽。2002年通过审批并投入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进行河道输水,大规模的水调工程不仅调整了国内资源均衡,同时大运河也在水调工程中获得了新生。

京杭大运河在古代作为国家生命线,推动着王朝的繁荣发展,近代以来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京杭大运河的宏伟程度让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为之赞叹、自豪,它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作者單位: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隋炀帝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历史课程中京杭大运河的相关教学实践
京杭大运河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京杭大运河历史演变和文化遗产价值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隋朝“江都之变”风云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