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教融合,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2020-10-09闫顺林
闫顺林
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再次将“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如何切实提升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摆在教育人、体育人,乃至全社会面前的紧迫任务与重要课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青少年身心健康存在三个实际问题:一是身体素质和机能不强;二是个别学生心理素质与适应不良,社会性情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不够;三是在面对复杂环境挑战时,过度焦虑,甚至有反常过激或极端行为。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可以从五个方面着力。
1.统筹规划区域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要明确区县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实施举措与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区县规划要引导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做到回归本来、回到人人、回应现实。回归本来,就是遵循体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考虑体育的独特性;回到人人,就要摒弃只抓少数、只重成绩、只顾特色的一些做法,让人人参与、人人受益;回应现实,就是积极回应现实问题。比如,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些优秀的体育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云平台、穿戴设备,指导师生居家锻炼,进行个别化的锻炼辅导、心理疏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2.优化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及教学实施
围绕融通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评价,构建衔接贯通的“体育与健康”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可选择的课程体系,严格执行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严禁挤占体育与健康课时。要改变体育课堂碎片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体育课程教学“松、软、空”的现象,解决体育课存在的无运动量、无比赛、无战术、无身体素养等问题。以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为载体,创设应用型、情境化、挑戰性、激励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锻炼与比赛,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如通过“伟人先贤锻炼修身”体育主题研学,培育学生的自律品格与浩然正气;通过体育礼仪“射礼”实践研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发而不中、反求诸己”的道理。在抗疫期间,开发适宜居家锻炼修习的小挑棍游戏、少儿太极拳等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线上与线下自主研习,促进学生身心合一,提升学生免疫力。
3.搭建体教融通资源利用与全员参与平台
学生身心健康的生长点在于生成自组织锻炼的动机与习惯,在于智能互联背景下体教融通优质资源平台的搭建,在于不断完善全员参与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与活动。一方面,要发挥智能云技术信息存储、资源共享、大数据应用的优势,解决优质体育资源不均衡、校际之间差距大等问题,促进体育工作更充分地发展;另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积极心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与主体性,设计与实施体教融合的系列赛事与丰富的活动,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灵活的策略,打通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通道,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体验感、收获感,在互动实践与分享表达中培养自我认知与团队精神。
4.深化体育与健康教育专题协同攻关研究
解决一系列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根据区域和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短板,以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专题跟进,协同攻关。比如,根据《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显示的四、八年级学生睡眠时间普遍不足的问题,组织专题调研;根据四、八年级学生身体形态排名靠后,超重、肥胖学生比例较高的问题,成立中小学生肥胖成因与干预课题组,协同研究;针对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的问题,集中学校、专业医学机构、体育健康机构、社会力量等设立研究专题组,采取集中智能化检测与预防措施等。围绕解决问题,设立学校、社区、家庭等的管理职责与任务清单,挖掘各部门的组织合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
5.注重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职责,为此,要突出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保障体育教师科学地、没有后顾之忧地上课和开展体育活动;二是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提高体育教师生活与工作待遇;三是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发展能力。在对一些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后发现,现在的体育课或课外活动训练,教师不敢让学生上单双杠、做鞍马跳箱动作,足球和其它一些有受伤风险的运动项目,学校和体育教师也都有顾虑,甚至一些常规项目运动量也上不去,这何谈增强学生体质、磨砺学生意志品质?建议加强管理和责任落实,建立第三方处理机制,使学校在处理受伤事件时有章可循,在态度方式上正确引导,不要让教师在工作中处于被动为难境地。另外,从政策上还要保证体育教师的相关待遇,包括统一核算课时与工作量、恰当安排服装费用补贴等。
在体育与健康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建设上,要加强针对性培训、落实校本和片区研究、提供科研辅导与设立定向科研课题,通过提供专业书籍、组织专业阅读等方式,解决近四分之一体育教师没有研究课题的问题,解决部分教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的问题;通过系列能力建设通道,提升职称晋升比例,解决部分体育教师学历与实际能力不匹配的问题,不断提升体育与健康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人能力。
无体育不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学会生存和唤醒生命活力,学校、家庭、全社会要持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从各个方面切实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