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高考启示录
2020-10-09
高考一年一度,今年却非常特殊。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高考时间从6月推迟到7月,今年又是北京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从而备受社会关注。本期,我们特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各区教研部门教研员及北京市特级教师共同解析今年的高考试题发生了哪些变化,重点考查了什么,对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又具有哪些导向和启示。
语文:注重贴合实际,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点评专家
夏 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田 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纪秋香(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徐南南(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何 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语文卷体现以下特点:
多文本阅读:选取一组关于“嫦娥四号登月”的材料,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科技创新动向。客观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主观题考查在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文言文阅读:测试材料体现稳定性、育人性,如测试材料取材于《史记》《资治通鉴》和《论语》,都引导考生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测试内容具有稳定性、基础性,6道试题的考查均指向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测试形式稳定中有创新,凸显应用性、综合性,如第11题需要考生运用较长的思维链思考问题。
古诗阅读:注重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分析”的能力。新增必考文学经典《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考查,引导考生理解经典文化的内涵。
文学类阅读:文学类阅读《从音乐和美术认识生命》,取材学生熟悉的“音乐”“美术”两个文化素材。试题体现出新高考背景下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文本认知情境的阅读体验的考查。
表达与运用:大作文题中的议论文,引发考生对社会、人生等的思考。大作文题中的记叙文,以“一条信息”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观察、体验生活能力和叙述描写技能。
微写作中名著阅读的题,考查考生对于名著阅读价值的思考。生活技能介绍的题则响应中央关于劳动教育的要求。为快递小哥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性文字的题,考查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能力。
教学启示:加强素材情境与社会现实、个人生活和学科特点密切贴合,注重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强调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数学:突出基础 关注应用 体现教育价值
点评专家
张许合(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孙秀平(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蒋晓东(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黄 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青霞(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数学卷体现以下特点:
保持稳定和连续性,稳中有进,适度创新。数学卷在题量分布、分数设置等方面均有变化。在考查内容上也有所调整,删减了一些历年常考的内容,如线性规划、算法和程序框图、参数方程和极坐标等。在题目呈现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第17题,由考生自行选择设计问题并解答,凸显考生分析和解決问题的能力。
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夯实基础,强调综合。整份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对主干内容重点考查。例如,选择题的前5道题和填空题前3道题,涉及内容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解答题中重点考查了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概率统计、导数、数列综合等主干内容。
考查数学方法及数学本质,能力立意,凸显素养。试卷突出了数学学科素养,强调数学方法和数学本质的考查。例如,第6、18、20、21题分别考查了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数据分析素养、数学运算素养、逻辑推理素养等。
重视数学应用,渗透数学文化,体现数学价值。应用问题在素材选取上,源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考查学生数学应用素养、理性思维素养,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如第18题,考查概率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启示: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教学的同时,突出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英语:强调思维,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
点评专家
窦 飒(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景 鹏(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梁亚平(北京汇文中学)
张艳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口店中学)
陈新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英语卷在考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过程中,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知识运用:第一节是语法填空题。试题注重基础,突出主干。试题体现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第二节是完形填空。完形填空的文章主题鲜明,选材注重立德树人。试题考查考生在对语义、语境、语篇的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对常用词汇的准确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坚持立德树人,体裁题材多样,如C篇选取了一篇体现工匠精神与现代科学结合的文章,对于学生的认知和视野会有很大提升。注重理解能力,体现思维品质,如D篇和七选五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此外,试题设计科学,能力考查全面。
书面表达:坚持立德树人,关注学科素养:应用文要求解决复学在即,外教无法按时到岗的问题,情景作文要求解决中学生居家学习自律性差的问题,考生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反思自己的居家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英语的应用性:应用文中,考生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合理地用英语写出被推荐人的条件和要求,情景作文要求考生写一篇以“自律”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过程。体现开放,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应用文需要进行合理的、有逻辑的思考才能完成,情景作文需要展开想象,提供合理的细节内容。
教学启示:强调思维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能用英语,会用英语,学以致用,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真正实现英语教学的语言交流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社会文化目标。
政治:坚持素养导向 落实立德树人
点评专家
张 莉(北京中学)
冀通宇(北京市第四中学)
李 岚(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杨从立(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刘 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坚守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试题紧扣时代脉搏,凝眸疫情防控,聚焦脱贫攻坚,关注社会发展,情系民生福祉,如第2、9、16题。
关注思维方法,聚焦关键能力。试题以情境为载体,以学科任务为依托,以灵活多样的设问方式综合考查考生辨识与理解、阐释与论证、探究与建构、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如第5、6、17、21题。
坚持素养导向,培育时代新人。试题聚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真实的情境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发展,思考现实问题,如第17、18、19题。
紧扣时代主题,彰显首都特色。试题凸显北京特色,关注人与城市的发展,考查考生的思维特点、国际视野和责任担当,如第1、3、6、17题。
教学启示:坚持素养导向,注重学科任务、问题情境、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关注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物理:立足基础 注重思维 强调能力
点评专家
张玉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丁庆红(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汤玉林(北京市第四中学)
张春丽(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韩 东(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
物理卷坚持能力立意,重点考查物理学科本质,在解决综合性问题中考查考生的素养。
注重素材类型的多样化。试题结合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既有利于增长考生见识,也有利于厚植爱国情怀,如第5题和第3题。此外,试题还关注社会生活,注重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关注考生自身的学习探索过程,如第1题。
注重考查内容的多角度。重视对考生必备知识及其结构化的考查,如第12、14、20题。试卷以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基本操作为基础,多角度考查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如第11、15题。
注重问题设计多层次。试卷突出基础性,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如第5、10题。试卷体现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如第8、13、17题。
考查学习与创新能力。试卷创设合理情境,引导考生获取并理解新信息,整合新信息与已有知识,建构新知识,或迁移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新问题,如第14、20题。
教学启示:坚持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突出对模型建构、推理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的培养。
化学:重视实践探索 关注思维考查
点评专家
李伏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贾同改(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张 旌(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陈瑞雪(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王 哲(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化学卷体现以下特点: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如第1、9、15、18题等。
基于化学实际问题解决,体现对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如第1、9、13、15、17、18、19题。
关注学科基础,彰显科学探究过程与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第一部分选择题考查考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第二部分的综合题则突出考查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以化学实验、推理论证和建模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如第17、19题。
创新情境与设问,突出对思维过程的考查。试题进行多角度融合,既体现知识模块的融合,又体现知识领域的融合,如第18题;试题注重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第2题;试题展示了化学在新工艺应用、新药物合成等方面的巨大成果,如第1题;基于情境考查考生多个知识内容、多方面能力和立体化的素养水平,如第2、8、9、17题。
教学启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视教材本身挖掘,关注化学实验探究,强调化学思维,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重渗透人文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历史:以史为鉴,培育时代新人
点评专家
李晓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郭井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文龙(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冉 峰(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许连生(北京市顺义杨镇中学)
历史卷强化“铸魂树人”的核心理念和教育目标,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如第8、9、10、17、18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第2、20题;关注与学生学习与生活相关的现实问题,体现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如第5、10、17题。
比较全面和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多方面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试卷整体上充分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典型的如第17、18题;关注对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考查,如第3、4、7、11、20题;关注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如第16题;在历史解释上,大部分试题体现了这一素养。
教学启示:历史教学应注重基础的夯实,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显家国情怀与世界视野,培养现实关怀意识,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生物:回归教材与课堂,突出思维与能力考查
点评专家
荆林海(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乔文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林祖荣(北京师范大附属实验中学)
马九林(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田树青(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生物卷体现以下特点:
聚焦育人选才,发挥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试题体现了对生命观念考查的落地,如第3题;体现了对科学思维考查的设计,如第16题;体现了对科学探究考查的深化,如第4、18题;体现了对社会责任考查的关注,如第11、15、17、21题等。
引导考生从国家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思考疫情防控问题,如第11、15题。
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和课堂教学,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重视基础,通过递进式问题,引导中学生物教学回归基础和科学的本质,如第1、3、5、6、16、21题等。此外,试题还通过“科学阅读”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第19题。
教学启示:关注基础,回归教材,回归课堂,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回归科学的本质。
地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点评专家
陈 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振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邬雪梅(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赵军利(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谷凤芝(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地理卷体现以下特点:
关注国家发展,突出立德树人价值导向。试题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决策、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热点,引导学生将地理学习与生活、社会发展相联系,如第1、5、6、11、12、19题。
融入鲜活情境,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利用真实情境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引导学生将自身体验、社会生活、地理学习结合,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如第3、4、11、14、16、17题。
呈现丰富图像,彰显地理学科思想方法。全卷地理图像共计14组,图像类型丰富多样,涉及区域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手绘图、手机信号定位图等,充分体现出图像在解决地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如第7、16、20题。
创新问题设计,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过程。问题与题目素材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问题情境,充分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如第10、17、18、20题。
依托教学改革,展现地理学科育人魅力。试题从学生学习和认识地理环境的视角设计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发展之美、文化之美、和谐之美,如第9、15、19题。
教学启示:关注生产生活和地理科学发展,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地理學科育人价值;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落实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注重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和有效运用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