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收获看得到的成长
2020-10-09刘慧敏
刘慧敏
如何利用暑假提高学生的时间规划能力,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结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助力家长找到家庭教育的方向,帮助学生在集体中重获幸福,使其成为更好的自己。
1.师长领航伴成长,引导家长找到教育的方向
首先,指导家长做“用心”的父母。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用心”,而并非简单的“用力”。所以,班主任可以在放假前和家长一起提前设计暑假生活,指导家长做“用心”的父母。比如,邀请家长做社团导师;参与学生成长小组的管理;和孩子、老师共读一本书;让每位家长列一张计划清单,把放假后亲子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写下来,再试着想出相应的对策(心理上的、态度上的、行为上的等),积极作好准备。
其次,引导家长做好阶段性设计。暑假期间,教师和家长要注意线上和线下的节奏、内容变化及调控,结合实际情况,争取学习、生活安排合理、内容适度,做到“日日有规律,周周有新鲜”,让孩子在新发现中享受趣味,让未知的日子充满期待。
第三,帮助家长做到“有效陪伴”。教师首先要让家長了解什么是“有效陪伴”。“有效陪伴”的前提是“共情”,一旦家长的陪伴成了孩子的闹铃或沙袋,这样的“陪伴”也就无效了。所以,家长不要过多干涉,要以平等的姿态倾听、沟通,总而言之,心要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人在一起。
2.朋辈互助共情理,帮助学生在集体中重获幸福
暑假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据有关统计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学生居家学习四个多月,由此带来的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可能会困扰很多学生。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发挥朋辈互助的作用,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回幸福感。
复课前的四个月时间,我所带的班级组成了六个成长互助小组,在小组刚刚组建的一周里,我放手让每个组的组长与组员一起利用各种线上方式讨论,制定个性化小组方案,然后大家线上云分享,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几个月来,每个小组的计划都在按部就班地实施着,每天都会有人在小组群中提醒本组伙伴按时起床、上网课以及提交作业,班级学习部的几个学生还制定了自主学习任务提交方案,方便同学操作。朋辈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在学习上共同成长,在生活上互相陪伴,在有序居家学习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交往能力。在这个特殊的暑假,我们依然可以延续这一做法。
比如,暑假前,让学生在期末考试后自由组合成立新的成长小组。先由教师任命有想法、有责任心,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长,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制定小组活动方案;然后,在如何制定作业的进度、如何完成过程中的答疑、怎样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小组活动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小组长的工作特点,给出具体的指导和建议;最后,小组长在班里演讲,招募组员。至于组员的构成,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没必要做到“平均”,因为组员兴趣相投更容易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新的小组成立后,可以让每个小组邀请一位家长助力,协助小组长做好保障工作。暑假期间,班主任可以安排3-4次的线上主题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假期中的收获与幸福。
3.社团活动享愉悦,助力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理论的8个阶段中,12-18岁青少年的积极结果就是“自我统合”,也就是具备“成为自我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暑假,培养学生带有中国印记的精神追求,以广泛导师制(借助社会资源)为基础,开展一些亲子或师生共同参与的社团活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这个暑假,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安排丰富的社团活动,既可以避免多人的聚集,又可以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提升“成为自我能力”一个很好的路径。
在以前的寒暑假中,我们的学生社团曾在导师指导下组织过多次活动:健身社团在景明日到植物园练长跑,发动社员居家自创健身方式并在线上展示;中传社团到仙谷里穿汉服品茶道,去胡同里看院落听故事,到老舍茶馆体验京味文化;戏剧社团写剧本排“三国”,请票友说京戏,去天桥剧场看曲剧;书画社团请画家讲传统美学,往幽静处习书法听箴言,去故宫赏建筑刻印章……在这个暑假,我们还可以增加美食社团、手账社团等,需要注意的是,组织社团活动时,要提醒学生尽量安排线上的活动设计,如果安排线下活动,也要保持适度的社交距离并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这样,用积极健康的状态度过这段特殊的日子,在传统文化的溯源中享受艺术生活,在寻找民族之根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通过家校携手,记录下学生成长的每一步,使其成为学生生命中最好的记忆。2020年暑假,我们一定会让学生收获看得到的成长。
栏目编辑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