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
2020-10-09林雪都怡佩
林雪都 怡佩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微博、微信这样的新兴媒介平台得到了广泛传播,极大地缩小了信息传递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可以说“微时代”正在到来。新兴的媒介平台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影响,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值得认真思考。
关键词 微博 微信 大学生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的宝贵资源,是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的兴起,正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微博和微信的新起,将处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每一个网民个体联系在了一起,这些新兴的网络平台能将世界呈现在眼前,对青年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微博和微信的新起,催生了“微时代”。因此在“微时代”下,找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的挑战,抓住大学生的关注点,因势利导,做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储备人才的关键所在。
1“微时代”的基本介绍
微博最早兴起于国外,如美国的Twitter。2007年国内开始出现类似的社交平台,2009年国内的知名网络运营商开始陆续推出自己的微博品牌。微博用户能够通过网页版或是手机客户端登录自己的账户,通过自己的账号将自己的状态以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分享给其他人。微博用户只要通过关注其他人就能看到别人日常发表的讯息,不用相互关注就能给对方发私信交流沟通。
微信则是由国内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款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发展至今,截止2019年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超过11.5亿。微信用户不仅能通相互间发送文字、语音、视频等讯息。还能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将自己的状态像微博那样分享给自己的朋友。
微博与微信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也为广大网民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信息分享平台,极大地缩小了地理上的差距,即使足不出户,只要登录自己的相关应用程序账户,就能了解自己的朋友、所在地区、国内国外的任何新鲜事,无论是经济、政治、军事等国家大事,还是衣食住行等生活小事,都能通过微博和微信了解到相关的讯息。
“微时代”以微博和微信为主要媒介,通过其新颖的功能和便捷的信息传递模式,受到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甚至拥有微博或是微信账号已成为大学生中的一种时尚。大学生通过使用微博或是微信提供的各种便捷功能,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微信用户甚至还能进行语音和视频通信,还能通过所提供的个性化功能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发布自己状态,或是通过相应的功能来关注其他用户,并且还能通过点赞或是评论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别人发布的讯息的态度或想法,进行交流。这种便捷和个性化的功能不会因为用户的年龄、身份、性别或是社会地位而有所区别,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大学生的热捧。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而辅导员做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 “微时代”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影响。
2“微时代”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以微博和微信为主要媒介的“微时代”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博和微信传播信息高效便捷,功能新颖,而大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吸引到了“微”平台上,他们通过这些应用程序结交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获取信息。在“微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注意力转向网络虚拟平台,甚至沉浸在微博和微信的线上生活,对现实中的思想政治理论以及专业文化知识的学习 和与师生的沟通交流感到厌烦和抵触,造成师生之间的交流鸿沟,极大地削弱了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对于社会经验不足,又热衷于“微”平台的年轻大学生来说,“微”平台上用户数量众多,信息量巨大,个人道德修养及文化水平不同,信息真假难辨,使得大学生在使用时对有关信息难以甄别,造成轻言轻信,很容易上当受骗,在无意间对某些信息的转发可能在无意识下成为了谣言等虚假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成为虚假信息的受害者,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
(3)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和批判精神,尤其以90后大学生为代表,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然而“微”平台上的信息鱼目混珠,甚至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发布一些不实言论,如近年来微博及微信上常常曝出的一些宣扬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大V”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甚至有些账号公然污蔑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企图在“微”平台上散布一些不实言论来影响使用这些平台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以此来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有国内人员,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常常利用“微”平台来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当代大学生做为思想认识相对单纯的一个群体,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看到那些不良信息后很容易造成先入为主,从而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思政教育模式,学生不再一味地接受和遵循,而是会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甚至提出质疑,使得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引导作用下降。
3“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考
面对“微时代”下微博和微信這种主要传播媒介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做为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到及时掌握了解这些新兴媒介的特点,并因时制宜,转变工作方式,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微时代”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微时代”下的思政教育。
(1)“微”平台传播范围广,大学生越来越喜欢通过“微”平台来阅读、讨论、发表观点以及获取信息。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引导大学生合理合法的利用“微”平台,可以利用“微”平台来宣扬相关的网络政策法规,通过网络化的,具有时代色彩的语言和文字,将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发表于“微”平台,并搜集相关的有警示作用的文字及视频案例,提高大学生在“微”平台上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当“微”平台上有社会热点事件或是在大学生中引起较大关注度的事件发生时,应当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对相关的事件进行正确分析和认识,避免大学生受到谣言的蛊惑,或是不良信息的侵蚀。
(2)利用“微”平台的便捷性,搭建与大学生之间新的沟通交流渠道。辅导员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能够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日常心理状态,以及发生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因此,辅导员做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习掌握和使用“微”平台。在“微”平台上信息交流和分享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往往更愿意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喜、怒、哀、惧等状态通过“微”平台发布出来,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微”生活中去,甚至可以通过对学生在“微”平台上的状态进行点赞或是评论与学生进行互动,或是通过“微”平台进行直接交流沟通,密切联系学生,拉近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网上交流促进实际工作中思政教育的开展。
(3)在“微”平台上开辟思政教育的新阵地,将“微”平台做为思政教育的新喉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到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思想引领、价值引领,通过在“微”平台上宣传具有正能量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辅导员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应该调动大学生中团员和党员等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学生,以团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在“微”平台上发声,不仅将团支部或党支部建在班上,还要把支部建在“微”平台上,充分发挥学生先进组织的积极性,踊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同平台上的“杂音”做斗争,让正确的思想价值成为主流。
总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的进步正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微时代”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时代的进步,辅导员做为高校中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群体,只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探索思政教育的新方法,将思政教育与“微”平台有效对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有效的做好新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只有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