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甘肃省精准创业扶贫模式分析
2020-10-09吴冬华
吴冬华
【摘 要】随着精准扶贫进程的不断深入,创业正成为贫困地区脱贫和促进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扶贫开发模式符合甘肃省当前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论文分析总结了甘肃省精准创业扶贫实践模式,并提出完善精准创业扶贫模式的政策建议,希望以此进一步推动甘肃省的精准扶贫工作发展。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cess, entrepreneurship is becoming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for poverty-stricken areas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promote thei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rien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meets the current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Gansu Province for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mode of targeted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 in Gansu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policy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argeted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hoping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in Gansu Province.
【关键词】精准创业扶贫;扶贫模式;甘肃省
【Keywords】targeted entrepreneurship poverty allevi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mode; Gansu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323.8;F24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8-0047-03
1 引言
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下国家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也是甘肃省近年来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精准扶贫进程的不断深入,鼓励贫困地区人们进行自主创业正成为扶贫脱贫的新道路,也是推动貧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2 精准创业扶贫的内涵
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是当前中国政府工作提出的两个重要主题,目前两者在多领域中都出现了交叉甚至融合。精准扶贫是相对于传统的“漫灌式”式的粗放扶贫而提出的。粗放式的扶贫模式容易忽略各个贫困区域的差异性,从而导致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甚至出现浪费的现象。而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仅能解决贫困地区的短期需求,但难以可持续地解决贫困地区人们的深层次脱贫需求。为了调动贫困地区人们自身的发展动力,精准配置扶贫资源,精准创业扶贫模式应运而生。
精准创业扶贫的内涵核心是强调扶贫工作中识别、帮扶、管理都要做到精准。同时,要以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为出发点,精准有效地结合贫困地区创业资源和相关政策,并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创业的方式使得贫困人口能够达到自我脱贫的目的,并能保证扶贫效果的可持续性[1]。
3 甘肃省精准创业扶贫的实践模式分析
目前,甘肃省在精准创业扶贫实践工作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扶贫模式。
3.1 “示范园/基地”模式
“示范园/基地”模式是政府依据贫困地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由政府牵头,由支持贫困地区创业人员的个人和企业投资兴建,协同科研和教育机构提供支持,共同开展一些项目,并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建立新技术、新成果、新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并且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培训,优化和调整贫困地区的生产结构,从而带动贫困地区人们创业脱贫(见图1)。
典型代表有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技示范园区位于秦州区西南部,采取“科技+生产+加工+销售”的现代农业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中药材、林果、畜牧四大支柱产业。自园区建设以来,示范带动脱贫作用明显。其中,2018年杨家寺镇士子村在金土地合作社的带动下共种植辣椒275亩,每亩收益6000元,扣除成本及管护费用预计净收益5000元,带动13户贫困户脱贫,解决劳动力就业500余人。
3.2 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主导模式
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主导模式是在创业扶贫活动中,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把企业运作与扶贫工作结合,突出特色产业,与农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贫困户提供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服务,增强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户促增收的能力,使得贫困地区和人口尽快脱贫(见图2)。
如甘肃省渭源县将产业培育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之举,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民建立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园区)+农户”的“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助力全县产业脱贫攻坚,实现贫困群众收入稳增长。
3.3 “扶贫车间”模式
“扶贫车间”又叫“社区工厂”,是指由政府牵头,在乡、村设立加工车间,以企业模式运作,以带动脱贫为宗旨,解决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见图3)。
平凉市庄浪县的“扶贫车间”模式就是其中典型代表。2018年以来,平凉市庄浪县采取“党组织+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模式,积极采用不同建设类型,将扶贫车间分为厂房式、合作社式、居家式、“互联网+”等模式。全县共累计建设扶贫车间41家,通过扶贫车间的建立吸纳了大量的当地劳动力,大大缓解了农村贫困人口就业问题,初步完成了以就业、创业带动当地脱贫的目的。
3.4 科技特派员模式
政府根据贫困地区创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经一定程序选派科技特派员到创业者中去,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指导、信息科技服务等帮助。通过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去支持贫困地区人们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创业促脱贫(见图4)。
典型代表有定西市临洮县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助力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全县共有201名科技特派员,选派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44个共562人,遍布全县14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助力创业脱贫。201名科技特派员联系贫困户404户,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为当地贫困人口提供帮助,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甘肃省还多举措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以助力精准创业扶贫,有效发挥了引领作用,发挥了带动贫困户共同创业、脱贫增收的作用。
4 完善精准创业扶贫模式的政策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甘肃省实施的精准创业扶贫的各种模式都注重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甘肃省在推进精准创业扶贫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政策落实不到位、创业资金缺乏、创业者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较低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作为政府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确保精准创业扶贫发挥实效。
4.1 精准落实创业扶贫的相关政策,保障创业扶贫的良性发展
政策的规范和落实是实施精准创业扶贫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甘肃省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创业扶贫的发展。但要想取得实效,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落实精准创业扶贫的政策。首先,政府要搭建好扶贫创业平台,重视贫困地区创业品牌的建设。帮助贫困地区提高创业品牌的知名度,通过品牌的打造,进一步帮助创业者拓宽市场。由此来吸引更多有责任、有实力的企业与人才来创业。其次,政府要建立与创业者的良性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精准了解创业者的需求与创业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并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协同助力贫困地区创业。最后,为了确保精准创业扶贫的实效,政府应建立精准扶贫创业目标绩效管理体系[2]。对甘肃省创业扶贫项目进行监督审查,对发展良好的创业项目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奖励,同时,也要对未达标的项目根据情况进行分析,并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警示,促进甘肃省创业扶贫工作的良好有序发展。
4.2 精准识别创业扶贫项目的资金需求,破解创业的融资瓶颈
解决好资金问题,是关系到创业扶贫成败的关键要素。政府部门要规范和灵活应用好金融政策,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帮助贫困地区创业者解决相关资金困难。
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对贫困人口实行金融贷款与税收优惠政策。同时,也要注意扩大帮扶资金的来源渠道,如可通过设立创业互助资金,解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创业农户进行资金支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贫困户创业资金需求的精准识别。盲目地给予资金扶持,不僅不能起到扶贫的积极作用,还会滋生一些不良行为,也会造成一定的资金浪费。要依据贫困户地区的实际情况,精准掌握每一位贫困户的资金需求和信用状况,才能有效地进行资金帮扶,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突破农民创业贷款和融资的瓶颈。
4.3 注重创业者的精准需要,不断增强扶贫创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多年扶贫工作的开展已经证实,目前的贫困问题更多的是由于受到了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扶贫对象自身具备脱贫致富能力,才能真正地实现脱贫。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扶贫根本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强劲的内生动力”[3]。因此,精准创业扶贫工作中,作为政府要真正了解创业者的精准需要,帮助创业者不断增强扶贫创业的持续发展能力。
政府提供精准满足创业农户需求的培训就是一种提高创业者持续发展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方式。要根据创业农户特征进行分类,不同的类型要精准选取培训类别,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培训。与此同时,政府应构建完善的创业培训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机构之间多主体合作与交流,以达到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4 塑造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精准创业扶贫的社会支持环境
思想引领是政府进行精准创业扶贫的根基和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中提到“移风易俗,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4]。因此,只有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才能帮助贫困地区人们树立创业的信心,增强创业热情。因此,政府要加强宣传,树立榜样,通过创业者讲述真实创业情况,让更多的人了解扶贫创业活动,关注并参与到扶贫创业活动中,逐渐形多主体协同态势推进精准创业扶贫的发展。同时,还要坚持创业扶贫与文明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改变贫困地区一些人们存在的“等、靠、要”的消极想法,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贯穿于精准创业扶贫的整个过程。逐步转变人们的创业观念,开阔创业者的视野,提升创业者的创业格局。
【参考文献】
【1】彭华涛,林琳,谢鹏凯.精准创业扶贫模式运行机制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动态,2018,19(07):69-76.
【2】李双.民族地区政府精准扶贫与村民自主创业——广东连南县连水村的经验与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8(02):106-111.
【3】洪乐风.人民网评:总书记为何一直惦记赤溪村?[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222/c1003-28138091.html,2016-02-22.
【4】刘强.习近平的“三扶”脱贫论[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11/c_128220460_2.htm,201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