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农村供水水质监测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2020-10-09石艳
石艳
【摘 要】饮水安全是民生问题的根本,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期,农村饮水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区为例,探索璧山区当前农村饮水监测现状,为今后农村饮水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重庆市璧山区;农村饮水;监测
1.现状
重庆市璧山区位于重庆市西部,属长江上游地区,下辖6个街道、9个乡镇,幅员面积914.55平方公里,呈叶片型。2014年人口普查显示,璧山区户籍人口63.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7.69万人,农业人口35.91万人,农业人口占比超过50%。从璧山区扶贫办的最新数据了解到,全区现有建卡贫困户1631户,贫困人口4319人,绝大多数属于无劳动能力者。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璧山区地貌的总轮廓是“两山夹一谷”,有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三条河流,无大江大河过境。因此,璧山主要靠天然降雨为水源,水库和山坪塘则是饮用水水源地。目前,全区共有3162口山坪塘,建成完工并验收蓄水的水库93座,其中,作为饮用水源地的水库15个,10个规模化供水工程,31个农村供水工程。
在璧山区委区府的高度重视下,从2014-2019年,区水文水质监测站严格按要求对全区所有山坪塘以每季度5%的抽样率进行抽检,监测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氨氮等。2020年,按要求对千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监测1次,千人以下饮用水水源地每半年监测1次,监测项目包括溶解氧、pH等29项指标,山坪塘和水源水水质均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
考虑到农村饮水水质标准和区水文水质监测站的指标资质情况,规模化供水工程出厂水每月监测1次pH、耗氧量、色度等10项基础指标;每季度监测1次挥发酚类、氰化物、铬(六价)、阴离子合成洗涤劑等37项全分析指标;2020年,规模化供水工程管网末梢水的监测频次由每季度1次更改为每月1次,监测指标和出厂水一致;管网末梢水全分析指标的监测由每半年1次改为每季度1次,监测指标比出厂水少化学需氧量、粪大肠菌群等15项指标。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评价,超标项目主要是余氯、耗氧量等。
2020年,新增了对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出厂水的监测,每季度监测1次基础指标,每半年监测1次全分析指标,监测指标同规模化供水工程出厂水一致。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管网末梢水的监测频次不变,监测指标同规模化供水工程管网末梢水一致。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评价结果可知,超标指标主要是余氯、耗氧量和细菌等。近年来,随着监管到位、管理完善等原因,超标指标逐渐减少。
当前,全区涉及脱贫攻坚的分散式供水共54处,主要集中在丁家街道、八塘镇、三合镇、健龙镇、正兴镇,每年监测1次pH、色度、浑浊度等9项指标,2020年的分散式供水已全部监测完成,合格率为100%。
2.存在问题
通过监测发现,部分镇街的农村饮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认识不到位
农村饮水涉及到农业农村问题的方方面面,从行政、技术到行业监管,从前期建设到后期维护,每一个过程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前期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加强宣贯文件指示精神,提高各位参与农村饮水建设管理人员的认识高度,让百姓的饮水安全问题上升到政治大局观,不能仅局限于群众有水吃的狭隘意识,要从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的角度来开展工作,要以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来干好工作。
2.2宣传不到位
开展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以来,我们不管从工程建设,还是从水质监测各方面都进行过系统宣传。每年4月份举行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区水利局各科室站所都根据各自职能职责安排工作人员进小区、进镇街、进村社,对水质监测、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宣传,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反馈情况来看,群众饮水安全意识还没有普遍提高,饮水安全常识还没得到普及,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从细枝末节处入手,从和农村饮水安全直接相关的因素着手,从宣传层面上普及农村饮水知识。
2.3培训不到位
一直以来,区水文水质监测站承担了全区农村饮水的监测工作,但管理工作属于镇街,并下放到村社。由于镇街村社人员缺乏相关的水质专业知识,对管理农村饮水具有一定难度。区水文水质监测站定期组织人员为镇街水厂、农饮水管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但培训效果甚微,后期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取得良好的培训成果。
2.4水源地保护不到位
在拦水坝、蓄水池等敞开式水源工程,具备封闭条件的未加盖,导致水源污染;不具备封闭条件的,未在取水口设置饮水安全保护设施。部分山坪塘水质较差,未经加药或加药量不够就直接排放至管网末梢,影响饮水质量。
2.5建设管理不到位
在采集水样过程中,发现部分镇街的农户安装了自来水,但日常生活并未食用,原因是水压不够等问题。针对因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工程性缺水,应按照“能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原则推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在水质、水量、饮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障率等方面保障群众供水饮水安全。
3.意见及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关之年,农村饮水问题是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璧山区的农村饮水还存在一些问题,区级各部门、镇街等应高度重视,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单位协同抓的格局,层层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以上率下,巩固前期取得的成绩。
3.2细化工作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从认识、宣传、培训、保护、管理等角度出发,理清思路,找出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发现一处解决一处,将建设、管理、维护等规章制度上墙上榜,对思想认识不深刻、执行任务不到位、解决问题不彻底的人员通过调整岗位或其他方式给予一定处罚,抓细抓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3.3提升水质监测能力
水质监测是评价水质的决定性环节,在要求不断提高、参评指标不断增多的前提下,水质化验人员要从理论和技术上提升自己,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相关规定,秉持独立、公正、诚信的监测宗旨,提供科学、公正、准确的监测数据,理性对待样品的异常值,按程序上报异常情况。镇街、村社应加强对水质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对pH、余氯等常规指标的监测能力,缓解区级部门的监测压力。
3.4加强日常监管
水质的好坏与饮用水源地、管网长短、管网材质、日常管理维护等因素息息相关,要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安排专业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形成农村饮水安全责任制常态化。区级行业部门要及时传达市级部门的指示精神,督促镇街做好工作落实,定期收集工作进度,及时汇报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