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刍议

2020-10-09杨炜祥

成才之路 2020年27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人文素养初中历史

杨炜祥

摘 要: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历史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学习不重视、历史知识与生活联系不紧密、课堂教学不生动等问题,教师应充分转变思维,提高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创新历史教学方法,丰富历史课堂,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教学策略;人文素养;辩证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7-0099-02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应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内容,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所感悟,感受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璀璨魅力,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本研究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问题

1.学生对历史学习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學生认为相比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来说历史是一门副科,对历史学习不重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的时间也相对较少,课堂学习中也没有认真听讲,导致历史学习效果较差。究其根本,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没有重视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教师没有积极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以致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影响了学习兴趣。

2.历史知识与生活联系不紧密

历史知识的内容繁多杂乱,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非常枯燥,想要掌握历史知识不容易,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加上课后不强化练习,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差,影响了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学生对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的记忆总容易混淆。对于这些相似的知识点,如果学生在上课时没有跟着教师一起学习和讨论,没有自己真正思考和理解,只靠自己课后背诵和学习是很难掌握的。学生对历史知识一知半解,无法融会贯通,学起来就更加困难,导致对历史学习渐渐出现了抵触情绪。

3.课堂教学不生动

学生之所以对历史课堂不感兴趣,是因为历史课堂枯燥无趣。如果教师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课堂教学就会缺少吸引力,很难让学生投入其中,遨游历史海洋。部分教师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不生动,对历史知识没有拓展,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比较落后,导致学生容易在课堂上昏昏欲睡,思想开小差,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也不能真正了解历史发展过程和民族优良传统。

二、历史教学有效策略

1.转变思维,提高重视程度

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深知国家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校、教师、家长都应高度重视,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历史教学的效用,让学生以史为鉴,获得核心素养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只有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才能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学生也要转变思想,认识到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思考,明做人,明做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状态。例如,在讲纸的演变过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常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在讲古代发明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发明的过程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短期兴趣,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长期兴趣,使学生热爱历史,而不是仅仅因为教师讲的故事感兴趣才认真学习。为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喜好,根据学生的课上表现和接受程度做出教学方案的调整,让学生在课后依然对历史充满兴趣,从而自发自觉地学习历史知识。

3.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历史教学

历史知识的不易理解和难记忆是历史学习的一大特色,如果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就更难理解。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到秦朝的商鞅变法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案例,帮助学生记住商鞅变法,让学生们能贴近自己的生活去理解历史。又如,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对于一些不同年代同一地理位置的城市名称,教师可以通过对比记忆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如在讲到“汉代疆域”时,可以拿出秦朝和汉朝的疆域图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自主思考,提高认识。

4.丰富历史课堂

仅仅通过语言和文字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历史情节生动再现,将学生带入到历史场景中,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一些古代建筑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精美的气势恢宏的能瞬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建筑图片。而对于一些枯燥难懂的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到历史学习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探究空间,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经典历史事件表演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活跃的课堂气氛能帮助学生深刻了解历史知识,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调动历史学习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总之,历史学科囊括文化、军事、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内容,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应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创新历史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生动有趣地展开教学,丰富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教学方案,让学生跨越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

参考文献:

[1]张伟兵.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8(13).

[2]朱明.初探有效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开展[J].中学教学参考,2017(34).

[3]卢克诚.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2017(21).

[4]徐克荣.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1).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人文素养初中历史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