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朴素而深沉的情思:刘亮程散文《通往田野的小巷》漫谈

2020-10-09朱丽

成才之路 2020年26期
关键词:刘亮程情思散文

朱丽

摘 要: 土地不一定处处有美妙的景色,但正因为如此,它才能以开放从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清晨和日暮,并且永久留存。我们人类,才是大地上的异乡人。而在作家中属于另类的刘亮程从泥土里发现了它的哲学。

关键词:刘亮程;散文;《通往田野的小巷》;情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6-0080-02

刘亮程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年少的时候生活在新疆的一个小村落里,这个村子接近沙漠的边缘。长大以后,他干了许多年的农活,后来尽管在城里生活了很多年,但依旧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民。这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散文和别人不一样,语言朴实,却又充满哲思,引领人们回归到生命最为本真的状态。他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根,在作品中构建一处心灵家园,给予奔波的灵魂以休息的地方,而《通往田野的小巷》就有这样一条通往心灵家园的路。

一、灵性与智慧并存的老城

《通往田野的小巷》选自《驴车上的龟兹》,是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读本第三模块“是什么让我们感动”中的一篇散文。对刘亮程来说,库车这座城就像家乡的村庄一样亲切,在这座宁静的老城里,他写下了一个个故事,倾诉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这里有热闹非凡的“逛巴扎”集市,有鬼斧神工的古城遗址,有目光沉静、蒙着面纱的维吾尔族妇女,有暮色里安静的街巷,有几代人还在坚守着祖传手艺的铁匠……我们无法走进他们的生活,只能偶然间掠过。

作者别具一格,没有替这座老城说什么,而是让库车老城自己开口,那些沉默的事物迟早会自己说话。这是他一辈子想要去的地方,是他灵魂领地的缩影。

二、田园牧歌式的原生态生活

这篇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座独特的库车城,这座老城充满了灵性与智慧,这里的田野自由繁茂、和谐共处,这里的人们生活缓慢从容。在库车的田野里,一切都是杂生的,麦田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野草与麦子一样茁壮成长,鸟不怕人,树不需要担心自己长错位置。地里长满了草,并不是农民懒惰,这是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连动植物都如此悠闲自在,更不用说库车人了。

笔者在写人之前,写了驴这种动物,库车就是由成千上万只毛驴拉着的大驴车。作者在《龟兹驴志》中曾对库车的驴有过极为细致的描写。在库车几千年历史中,出现多种动物,如牛、马等,人们也都使用过,但最后只有毛驴保留下来了。现在的库车已经是新疆极富盛名的毛驴大县,每逢巴扎集市日,成千上万辆的驴车挤满街巷,没有缝隙,没有哪种动物能活出驴这样的状态。维吾尔族人是禁止吃驴肉的,库车的驴可以放心大胆地活到寿命的终点。在这座城池里,自然万物与人相齐,共享一切。

但并不是所有地方的人和田野都像库车一样,文中另一类人的生存状态和库车人完全相反,他们只顾自己利益,试图消灭一切对他们没有用处的事物,漠视土地的权利和其他生命的权利。如果库车人也和他們一样生活,老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刘亮程在文末写出了他深深的担忧:“在绿洲之外,就是荒无人烟的沙漠。”通过沙漠与绿洲这两种自然景观的强烈对比,更加凸显了库车人顺应自然、守护自然的生存态度。不远处便是荒无人烟的沙漠,警示人们应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与万物共享自然。正是因为这片绿洲,老城才得以一直留存,它是库车老城跳动不停的心脏。库车老城像一位老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的头总是高昂着,他的手背在身后,伛偻着腰,脚埋在泥土中。这位老人有心脏、头颅、手臂、双腿,而题目中的小巷就是他身体里的血管。小巷除了在地理位置上起着连接作用,还是人与自然的情感纽带。库车城的每一条巷子都通向田野,麦田和果园的气息从弯弯曲曲的巷子吹进来,带来杏花、杨花、麦穗的味道,更重要的是保护人们不受沙漠的侵袭。人顺应土地,土地才会回馈人、呵护人,田野里的事物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章花了大量笔墨在人与田野上,却以“小巷”为题,具有深刻的含义。当人们逐渐被现代生活操纵时,也要寻找那条通往田野的小巷,回归简约,诗意栖居。

三、朴素而深沉的情思

刘亮程对琐碎的细小的事物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这源于他的人生经历。多年前,他的家乡遇到了饥荒,一家人迫不得已开始逃荒。他们来到一个偏僻的村庄,在这里,他一直与土地为伴,让自己像草木一样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地,从泥土深处获得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那些卑小的生命,让他看到一生中那些迟来的美好景色。

文本中的植物、动物、库车人都是朴素的,但在这看似平常的事物与情感中却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思考。作者以乡村视角为主,从自然万物中获得了生命的哲思,一棵树、一株麦子、一头驴、一只鸟,都是历尽沧桑的智者,都在反抗着城市现代文明的掠夺,这是生态意识的觉醒。这种自然朴素的情感,最有穿透力。

贫瘠的土地丰富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他用独特的思维和视角抒发这种思想情感,讲述真挚的乡土情怀。林贤治先生说:“他活得太久了。才过而立之年,却经历了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世事沧桑。多少庄稼人,牲畜,田野,小麦和树木,在他的眼中化入化出,生死衰荣。”而他自己却这样说:“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用了那么漫长的岁月,去经历那么一点点东西,怎么忍心写出来,写出一句话都觉得心疼。”

作者对语言的把控是别具一格的,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他洗尽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刘亮程在文中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透出一种从容优雅的自信,包含了深沉的哲理情思。他是一个怀旧者,更是一个探寻者,在他笔下,生活是一种哲学,是个体生命大彻大悟回归本真的哲学。如“无论多长的路、多要紧的事,驴车上的人总是笃悠悠的。”再如“人已经远远地走到其他生命前面了,要停下来,脚步要放慢些。”这些语言,朴素、冷静、博大、隽永,只有对生命和语言有着深刻体悟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在生活中,许多景象频繁出现,沙丘吞噬了良田,洪水淹没了家园,雾霾遮住了阳光。繁华喧嚣的都市,走动着忙忙碌碌的人们,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这些曾经触手可及的美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正如文中所说:“人只有慢下来,才会思考自己之外的事情。”这篇文章蕴含着刘亮程从容思考后的情思,希望我们也能向库车人学习,停下脚步,去聆听大地田野的声音。美好的事物给人永久的喜悦,这种美好不会消失,而是不断增加的。

土地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体,它孕育了生命,传承了精神,传递了文化,这些都藏在泥土的深处。在某一天,刘亮程发现了土地里的哲学,在错综复杂的巷子有数不清的小路通向过去、现在和未来。希望来自泥土深处的呼唤,能唤醒沉浸在忙碌中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邵屹禾.刘亮程散文的教学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曹泽双,张天娇.刘亮程散文中的故乡意象[J].名作欣赏,2018(30).

[3]向守富.高中语文现当代散文的“文本细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9(10).

猜你喜欢

刘亮程情思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潜在的共鸣与对话——论雍措与刘亮程的乡土书写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十月情思
冬天,与刘亮程有约
当归寄情思
丝路情思
拗九粥情思